1、甘肃农业质量年行动方案 甘肃农业概况 甘肃属西部内陆省份,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XX省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区,是我国农业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渭河流域曾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横贯全省的古丝绸之路是我国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的通道。共有14个地、州、市,86个县、市、区,总人口约250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2000万人。全省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资源比较丰富,属温带季风性气候。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大体是“三山三草二沙一林一分田”,其中耕地5200万亩。全省干旱缺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资源丰富。199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87亿公斤,农业增加值20
2、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按经济发育程度,全省大体分为河西及沿黄灌溉农业区、中部干旱缺粮区、陇东粮食基本自给区三大块。河西及沿黄灌溉区经济比较发达,农业基础条件好,科技和单产水平高,大部分地方基本实现了小康,农产品总量充足,商品率较高,目前正率先向市场农业迈进,特别是河西走廊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制种条件好,是全国重要的玉米杂交种、瓜菜制种基地之一。中部地区基础条件较差,受干旱的制约大,目前的主要矛盾是解决农产品的区域自给问题。陇东曾是我省的产粮大区,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土地肥沃,是发展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和多种经营的重点地区之一。全省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300万亩以上,经济作物750
3、万亩左右,其它作物500万亩左右。小麦、玉米、洋芋是我省三大粮食作物,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76%。近年来,优质专用型小麦、高油玉米、双低油菜、加工型马铃薯、酿酒葡萄等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呈方兴未艾发展之势。目前,全省粮食已基本实现了自给,人均占有量345公斤。河西及沿黄灌区已有22个县(市、区)、197个乡(镇)、406万农民基本实现了小康。建成了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及徽成盆地五大蔬菜生产基地和9万亩日光温室及18万亩塑料大棚,已成为全国“西菜东调”的重要基地和西北冬春淡季蔬菜供应中心,年蔬菜外销量已达80多万吨。生产出了一大批名优新特农产品,如河西的啤酒大麦、啤酒花,民乐
4、苹果梨,民勤黑瓜籽,兰州百合,陇东小杂粮、梨枣、黄花菜,天水花牛苹果,中部的蚕豆、豌豆、扁豆、脱毒洋芋、早酥梨,陇南的中药材、食用菌、蚕桑等已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首创了地膜小麦穴播技术,地膜粮食面积已超过千万亩。全省现有各类农技推广机构1704个,农技推广人员1.1万人,农民技术骨干10万多人,科技示范户51.3万多个,每万亩耕地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达到2.11人,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3%。探索出了打水窖、修梯田、铺地膜、搞调整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找到了一条变被动靠天为主动抗旱的农业发展新途径。目前,我省农业正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十一世纪甘肃农业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