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之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进行“有趣、有益、有用”的教学,学习是一种交流,课堂则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条河。但对于像“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样的化学用语课,如何来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一、教材内容的分析从本节教材内容及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分析可知,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普遍规律后,将这一定律的本质体现在原有的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中,即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的过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桥梁和纽带,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
2、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在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基础上又学习的一种世界通用的化学用语。从本节课开始,所学的化学反应均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显的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已有符号表达式及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知识,所以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原则及配平方法等通过探究的方式自己得出,从而在原有符号表达式的基础上建构化学方程式。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a.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b.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c.了解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d.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e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学重
3、点、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二、教学过程组织的基本策略1 创设情景、设计问题、激发思维。2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概括、归纳,最终自己得出结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3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4 习题设计生活化,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以致用”。三、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化学变化的图片及其化学方程式,用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并提问学生化学方程式与符号表达式有什么区别?提问: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它的优越性体现在哪儿?展示:图片(投影)描述并点题:在生活中见过木炭的
4、燃烧,在实验室也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这一化学变化我们中国人用汉字表达式来表示,英国人用英文表达式表示,日本人用日文表达式表示,这样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了不便,所以化学上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来表示该化学反应。昨天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能以碳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说说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吗?这是从宏观上称量出的结果,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微观的角度,以碳燃烧为例,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共同来看碳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它能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吗?由于左右两边原子种类相同数目相等,所以把中间的箭号改成等号,这种体现质量守恒
5、定律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它的优越性在于不仅便于交流反映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那我们如何才能将符号表达式转变成化学方程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板书:略。第二环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展示:电解水实验的图片提问:如何书写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呢?展示电解水化学方程式的错例并提问:老师这样写对吗?提问:为什么?讲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之一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板书:略。提问:你会怎么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展示:学生可能写出的答案。活动与探究:利用盒中水分子的模型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思考:以电解水为例质量
6、守恒定律的本质是什么?刚才写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对吗?讲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还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板书:略。提问:如何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体现在该符号表达式中呢?讲述:化学计量数及配平。第三环节: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提问:该式子能把电解水中的信息全部反映出来吗?讲述:向上箭头的标注方法。 提问: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吗?板书:略。总结:写、配、注、等。讲述:向下箭头的标注方法。提问:你们认为在四个步骤中哪一步是关键?我们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呢?练习: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第四环节:配平化学方程式提问:你们书写这个化学方程式
7、时,用的配平方法是什么?讲述:配平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板书:略自我评价:配平练习:1用氯酸钾制氧气2铁在氧气中燃烧、3天然气(甲烷)的燃烧4打火机中液体燃料(丁烷)的燃烧第五环节: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提升练习:推断石油液化气的成分第六环节:结课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教师总结:略。作业:见导学提纲。倾听。思考回答 回答回答 回答回答回答活动与探究回答回答学生总结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学生小结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学写化学方程式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兴趣。通过一些错例让学生自己找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之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学生讨论、探究自己
8、得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之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回顾电解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程总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学生在自己练习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运用不同方法进行配平,充分发扬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他们自己得出了配平的方法,更加有成就感,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通过学生自己总结不仅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四、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是让学生用乒乓球、塑料小球及塑料小棒亲自动手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化学变化及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很好的基础;亮点之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从化学用语
9、的角度阐释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价值,很自然地导入课题,使整节课浑然一体。其实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最终得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若干次的修改和再实践。当我用最初的教学设计讲授这节课时,发现学生临下课时还是不会配平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也就是说这节课是失败的。于是“这节课为什么不成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课后我对十几个学生进行了调查提问他们:我在授课过程中哪些表述使他们不明白,我的设计哪里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误导?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发现教师的设计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有时是会错位的,教师对某一知识的表述或某一问题的提法学生并不一定理解,这时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学生能够明白的话语进行阐
10、述,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能够合拍,使自己的教学模式是教会的模式即能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顺利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之后,又一次进入课堂与学生面对面,最终达到每一个设计意图他们都可以领会。这时,我又发现我的教学设计虽然有了一定的实践性,但还缺乏一些理性的思考,如为什么要学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由来是怎样的?等等。于是,我又请教专家给我的教学设计做了理论上的指导,使它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使其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体。通过这一课题的设计,使我真正懂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要分析透彻学生的情况,这样你的教学设计才会和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会有灵动的课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