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网络时代,不少学生不爱阅读文学作品,往往是教师“摁着牛头喝水”,而牛头埋在水中,水却未能喝进去。怎样才能让“牛”心甘情愿把水喝进去呢?我们知道,只有当教学过程激起了学生创造的热望,当教师布置的作业与活动相结合而变得有趣的时候,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才会毫无拘束地迸发出富有个性的创造力。青少年喜欢新颖的带有创造性的事物远胜于被动而单调地接受事物。因此,“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瑞伯雷斯),便成了语文教学应该重视的基本思想。为此,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阅读初感是指欣赏者在与文学作品初次接触时产生
2、的第一印象、第一感受。这种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欣赏主体对文学作品分析、理解、体味的角度、思路和结果。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这种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完整的。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为参与;二是精神参与。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是指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精神参与。教育家赞科夫指出:“如果我们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照他的思考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文学作品,就很难做到使他们活跃起来。”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感而发的能力。学生阅读作品后,谈不出、说不清自己的感受,是常见的现象。要让学生有感而发,关键在于学生阅读前的“导”。 “导”的中心是什么呢?“导”学生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的寄寓、
3、抒发的感情的理解。不抓住“导”这个中心,仅把阅读前的“导”局限于字词的查释、课文思考题答案的寻求。把有情有味的文学欣赏变成枯燥单调的形式训练,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具体方法譬如,以诗引文,反复朗读,听范读等。这些方法中蕴含着一个规律,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情感体悟的主要手段是间接引发。因为阅读初感的生命力就在于排除规定性干扰的直观体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无拘无束地驰骋想象,获取对作品新鲜独特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少数同学的独特感受,这些独特感受有时虽然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关系不大,但它代表着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应当爱护这些思考的“火花”而不要不予重视。在教学中尽量避免过
4、早地搬用一些术语、概念,更不要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术语、概念,诸如“典型”、“缩影”、“写照”、“反衬”、“衬托”、“烘托”之类。教育家们曾经告诫说:当学生还不能理解它们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课堂上,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哪怕是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都要以极为虔诚的态度耐心听取,尊重所有的学生以自己特有的个性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在讨论(或辩论)过程中,迸发而出的思维火花远比答案更可贵。不以教学参考书的结论去统一全班学生的思想。对同一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列宁非常赞赏黑格尔的一句格言:“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
5、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具有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怎么能要求学生的认识一下子提高到鲁迅、朱自清、都德的高度呢?黑格尔的这句格言,始终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座右铭。开掘教材中能够展开丰富想象的某一片段。把学生引入具体情境,给予想象以依据。确定想象的思维指向,便于学生多角度地发挥想象力。文学作品中的童话、寓言、小说、抒情类叙事类诗歌尤其能够开掘到展开丰富想象的片段。教师要锤炼幽默的口才。幽默是教学的润滑剂,恰当地将幽默引到课堂上来,能够体现教学的艺术性。苏联教育家斯威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文学作品中就含有不少幽默成分。
6、像故乡中“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阿Q正传里拄着文明棍的假洋鬼子;都要砍头了还羞愧自己画个圆都画不圆的阿Q;孔乙己中孔乙己教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等情节,都含有极强的讽刺意味,令人忍俊不禁,我们要留心挖掘引导,让学生在笑声中进一步领略文章的深意,同时,我们要力争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幽默一些,有趣一些,深入浅出一些,以便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不知不觉间给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看到大海,看到天空,让学生如坐春风,激起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对阅读的兴趣,学生自觉自愿地在课堂上一面听,一面记,一面琢磨。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变换音量、音调和说话速度或配以一些适当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总之,教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正如魏书生先生所说的那样:“任何好方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最好的方法是适合于学生个性的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老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教训”、“灌输”什么教条和现成的死知识是用各种适宜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提高接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