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课保障宪法实施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678163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课保障宪法实施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课保障宪法实施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课保障宪法实施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课保障宪法实施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课保障宪法实施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一、根本的活动准则1.宪法的组成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2.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2.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3.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

2、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3)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4.4.中国共产党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4)党既是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5.1.

3、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二、最高的法律效力6.(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4)宪法是

4、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7.3.宪法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何不同(1)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2)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9.一、监督权力行使1.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2)做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10.1.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1 1)加强宪法监督,既

5、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2 2)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3 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二、增强宪法意识11.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1)学习宪法。(2)认同宪法。(3)践行宪法。12.教材第2424页 运用你的经验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拥有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政府必须依法对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13.7 7、教材第2525页 探究与分享本案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

6、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14.11、教材第28页探究与分享结合小华同学的上述行为,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15.4、教材第2222页 探究与分享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6.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17.难点详解1.什么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7、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或了解权,就广义而言,是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是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情况的权利,就狭义而言则仅指知悉官方有关情况的权利。参与权,主要是指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这里的“各种途径和形式”,包括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难点详解 表达权是公民阐述自己观点、发表意见的权利。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监督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监督权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批评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政策失误或个体行为不当提出批评的权利。建议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难点详解 检举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举报的权利。申诉权、控告权是指公民受到国家机关不适当的对待或权益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损害时加以申诉或指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