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1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1稻草人课时1-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叶圣陶的有关资料。教学目标1、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能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作出自己的评价。3、认识“肤、怠、穗、瘪、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穗、勉、喉耕、橘、褐、祸、甸”10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沉甸甸”等词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们见过稻草人吗?它是农民用稻草扎成人的形状,放在田间里用来驱逐鸟雀的。稻草人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本文中,作者
2、赋予了它思想感情,让我们一起开始我们的童话寓言之旅,去江南水乡拜访“稻田的守望者”,看看发生在稻草人身边的事吧!二、检查预习情况:1、区别多音字:(1)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 )了个心痛的毛病。 (2)那小蛾飞了一会儿,落( )在一片稻叶上。 (3)稻草人看( )守着田地。 (4)主人看( )不见稻田里的害虫。 (5)主人又挨( )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 )葬费还( )清了。2、给形近字组词:肌( ) 懒( ) 喉( ) 怠( )肤( ) 揽( ) 猴( ) 惹( )褐( ) 挽( ) 甸( ) 搓( )喝( ) 晚( ) 旬( ) 差( )3、词语巧搭配:( )草绳( )扇子( )苦力
3、 ( )责任 ( )稻穗( )眼泪( )草人 ( )眼睛4、提取关键信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谁)-(怎样)地为-(谁)-(干什么的事)。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查找到的资料,谈一谈童话的特点。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表现手法,通过有趣的情节,来说明一个道理。四、分小组交流作者及他的作品稻草人。:自己预习这篇课文后的收获,可从文章的内容方面,写作方面,优美词句方面,文章的条理方面,最受自己感动的地方等。五、提交困惑:自己在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六、师点拨讲解。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2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
4、文课题1稻草人课时2-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找出文中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的语句。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 理解稻草人这一人物形象特征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听写以下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肌肤 懒怠 稻穗 勉强 白喉 耕种橘子 褐色 祸事 沉甸甸 挽救 憔悴 惊恐 警告 饱满 驱逐 干瘪 欣慰2、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还知道这篇文章的体裁是-。3、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还明白文章主要写了-。二、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提示:作者是按稻草人思想感情的变化安
5、排材料的,依次为依据,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写农人扎的稻草人的形状。第二部分( ):写稻草人的尽职尽责。第三部分( ):写稻草人想到主人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眼泪和叹气,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三、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1、文中的稻草人长得怎么样?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样子和结构说清楚的?2、课文主要给我们塑造了怎样的稻草人和老妇人的形象呢?四、围绕上述两个问题,生再次朗读课文后讨论,交流看法。五、师点拨讲解:课文通过描写稻草人在稻田里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刻画了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找出它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稻草人这个人物形象。1、“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心。”2、
6、“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可是它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3、“这使稻草人感到无比惊恐,心想祸事真的来了,越怕越躲不过。”4、“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看着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5、“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六、生再次展开讨论:联系上下文,体会他的感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七、交流看法。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3 个 时间: 年
7、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1稻草人课时3-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想想稻草人给自己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稻草人看守田地尽职尽责,感受稻草人对主人的忠诚以及他心地善良的表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字词掌握情况。(可以采用听写,挑写、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进行。)2、文章内容掌握情况。二、大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1、稻草人和老妇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形象呢?这是一个( )的稻草人,这是一个( )的老妇人。2、找出相关语段和同学们交流。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妇人的悲惨、孤单、可怜,穷苦的?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的?三、生交流后,师抓住时机点拨
8、提问:1、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2、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对主人的关爱,她同情主人的悲惨的遭遇,同学们,如果你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样帮助老妇人?3、把课文中最感动你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再说说你感动的原因。四、默读课文,寻找写作亮点。 生畅所欲言,谈谈本文中作者的写作亮点。五、师总结。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无生命的物体-稻草人赋予了动作和心理,刻画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稻草人形象。六、拓展延伸:展开想象,想象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4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
9、一学科语文课题2 寓言二则课时1-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借助注释及字典读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做到读懂、读通。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能读正确、读通顺,将读不通的句子作上记号。 2听范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并尝试给课文隔词断句。3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流畅,并与同学互相评读,看谁读得好。4分小组朗读课文。二、深入理解,探究课文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疏通课文大意。2全班交流。3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要通顺。
10、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感受。1.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小组讨论) 2.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1分角色演读,体会语言的情境。(分为叙述人,卖矛和盾的人,观看的人)2练习背诵课文。【巩固训练】1解释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又誉其矛: ; 吾矛之利: ; 誉之曰: ; 荣誉: ; 有利有弊: ; 以子之矛: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认真读课文,想一想那人卖矛与盾时说话的神态、动作合周围人们的反应,尝试着将故事改写成四百字左右的记叙文。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5 个
11、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2 寓言二则课时2-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借助注释及字典读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 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寓言二则的故事内容,感悟寓意。2、 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3、 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学习链接,导入新课。1上节课,咱们学习了自相矛盾这则寓言,现在,同桌相互说一说,“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它的寓意是什么?2自由发言。3. 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说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让大家哭笑不得,那么,今天学习的画蛇添足更会令大家啼笑皆非。二、学习新知:1. 教师范读;2. 小组内多种形式反复熟读课文;3. 自学: 结合注释理解
12、文言文中的字意、句意,记下不懂的问题。4. 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中讲一讲,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5. 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三、合作探究:1. “一人之蛇成,夺其卮,”为什么? 2. 你是怎样理解“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画蛇添足”的情况吗?四、检测反馈。1. 解释画线的字: 为蛇足者 一人饮之有余 饮之不足 吾能为之足 吾能为之足 一人之蛇成 2. 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引酒且饮之。【 】 1引酒| 且饮| 之。 2引| 酒且 |饮之。 3引酒 |且 |饮之。遂饮其酒。【 】 1遂 |饮 |其酒。2遂饮 |其 |酒。 3遂 |饮其 |酒。3. 翻译下
13、列句子。 (1)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2)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3)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4. 为什吗“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从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简要谈谈自己看法。五、拓展延伸: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习题。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6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2 寓言二则课时3-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2、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意。教学过程检测学习效果: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每句
14、话的意思:(1)楚人有鬻(y)盾与矛者,誉(y)之曰:注释: 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 鬻(y):卖; 誉(y):夸耀; 曰:说; 者:用在句尾,意思是“的人”译文: (2)“吾(w)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注释: 吾(w):我的; 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 莫:没有什么 也:语气词,表示句子说完。译文: (3)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译文: (4)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注释: 或:有人。 以:用。 子:您,对人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应:回答;译文: (5)其人弗(f)能应也。注释: 其人:那个人; 也:语气词,表
15、示句子终结。 应:回答译文: 2、写出“自相矛盾”与“画蛇添足”两个成语的意思并分别造句。自相矛盾: 造句: 画蛇添足: 造句: 3、 说说加点词的意思:1)誉之曰 2)楚有祠者 3)引酒且饮之 4)遂饮其酒 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7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写字教学课时1-1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2、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
16、生的写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2、一起做一做二、导入新课1、本学期我们的写字课和上学期一样,间周上钢笔字课和毛笔字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上钢笔字课。2、上学期的钢笔字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字的正确写法,这学期我们将着重学习左中右和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结构字的正确写法。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结构(一)三、学习新课1、打开书第一页,指名读“看看”2、(出示卡片“蝴”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
17、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2)教师介绍:左中右三部分宽窄基本相等的字,是指这类字左中右三部分的宽度是大致相等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空间也大致相等。大约各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但在搭配上还是有区别的,像这个“蝴”字右偏旁起笔就要低于左中部分。(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4)指名说书写“柳”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3、(出示卡片“撒” )(1) 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2) 教师介绍:“撒”字,左中右结构。左边和右边较中间部分略窄,中间部分大多在左半格。右边“捺”笔要写得舒展大方。(3) 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4) 指名说书写“蝌” 和自己
18、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4、左中右结构的字除了“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这两种之外,还有其他的三种,请各学习小组看书讨论剩下的三类字。四、学生练习1、学生描描、临写。2、请学生上黑板写。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我们在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不仅要注意左中右的宽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将笔画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8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3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时1-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讲述一个童话故事。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帮助学生学会本课“僵、梗
19、”2个会认的字和“哆、嗦、烤、蜷、僵、烘、梗、腮”8个会写字,掌握“哆哆嗦嗦、烤鹅、蜷腿、冻僵、暖烘烘,火柴梗、两腮通红”等词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新年是咱们最喜欢,最快乐的节日,你是怎样过 新年的?(生说)咱们的新年过得幸福快乐。然而有一个小女孩却在大年夜光着头、赤着脚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卖火柴,最后冻死了,你想了解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吗?咱们就 一起走进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吧。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小声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我学会的新字,新词有: (2)用简炼的语言说说这个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3)读了课文后你想用哪
20、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4)课文先写了小女孩 ,再写 小女孩,最后写小女孩 这三部内容,并把课文分成三段。2、全班反馈、汇报、交流。3、选择你感受较深的段落,句子读给大家听。三、细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1、读文中旁批的内容,学习 旁批的学习方法。2、默读课文,运用画批的方法,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边读,边批、边体会。3、带着自己的理解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画批的内容。四、小结:小女孩最终活活冻死街头,但她却是带着微笑离开这个没有幸福的世界的,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节课咱们再来继续学习课文。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9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3卖火柴的小
21、女孩课时2-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2、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一、导入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如悲惨的遭遇让我们痛心,深思、这节课咱们就来深入课文内容。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交流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这一部分内容。说说从文字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小组内交流 抓住自己画批的重点词句,用“读句子说体会感受感情朗读”的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小女孩的处境和心情。3、全班用以上方法反馈交流。(1)、重点理解以下几个句子:
22、“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一个钱”。从三个“一”中你体会到什么?“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哪些?她为什么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忘不了这个”。“这个”指哪个?她为什么忘不了这个? (二)交流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思考:小女孩几次擦然火柴,每次她看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擦然火柴出现幻象回到现实感受第一次(寒冷)第二次(饥饿)第三次(痛苦)第四次、第五次(渴望亲人疼爱)3、全班展示交流4、选择最打动你的部分,感情朗读。三、总结
23、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10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3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时3-3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说说小女孩从上街卖火柴到冻死的简单经过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擦然火柴出现幻象回到现实感受第一次(寒冷)第二次(饥饿)第三次(痛苦)第四次、第五次(渴望亲人疼爱)小组讨论复习:小女孩几次擦然火柴,每次她看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二、继续学习下文:1、小组合作体会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第
24、一个“幸福”指什么?第二个“幸福”指什么?2、交流体会3、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4、故事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思考?三、朗读训练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1)自由读 (2)组内展示2、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2)小组内交流展示 (2)班内展示交流四、创新思考: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向到的写出来。五、拓展1、朗读“阅读链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2、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11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4 刺猬汉斯课时1-1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自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了那
25、几件事教学目标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识记积累生字“讽、磕、诫、膏”,理解“冷嘲热讽、兑现、不屑一顾、言而无信、悉心照料”等词语3、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正确评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来到童话王国,让我们来接触德国著名的寓言学家、历史学家和民间文学家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你读过格林童话中的那些故事呢?二 、展示、交流预习成果1、字词积累:小组成员交流如何识记、理解生字词2、深入理解课文(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参考如下:汉斯横空出世、勇闯森林、巧遇国王国王失信、迎娶公主、接父母到王国)(2)、把你喜欢的段落朗读展示给大家。(3)故事品析:汉斯是个怎样的人?对其他
26、人物你有何看法?(比如第一个国王、公主,第二个国王、公主,汉斯的父亲等)。三、师点拨讲解。四、生畅所欲言: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五、情景再现: 自编自演:小组选择表演以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一, 农夫向妻子发牢骚; 二、汉斯怒斥第一个公主。三,想像一下农夫夫妇见到已经成为驸马的儿子时的表情与对话。六、拓展延伸:讨论交流:你在这篇童话故事以及其他童话故事中明白了哪些做人道理?七、结束语: 汉斯是个坚毅、乐观、有独立精神、而且正直、善良的人,我们应该像他那样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也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12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
27、题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课时1-1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自读课文,感悟尼尔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2、学会“戚、诧、蹑、陀、眩”5个会认字。读读记记“亲戚、诧异、蹑手蹑脚、晕眩”等词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这一单元里,咱们学习了几篇有名的童话故事,这一节课,咱们继续到童话王国里遨游。二、出示预习要求:1、了解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2、通过读课文,学会的字词有:3、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4、简要说说故事内容。5、你觉得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孩子?6、文中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尼尔斯的品质,找出来读一
28、读。三、小组合作,完成预习内容。四、全班展示交流。1、分小组汇报。2、朗读展示。五、由读过原著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同学或老师简介这个故事,领略这部世界名著的魅力。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13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写字教学课时1-1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钢笔字帖教学目标1、掌握“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大小略等”和“三部分大小不等”等四种结构的字的写法。2、掌握“上中下结构的字“三部分大小相等”和“三部分大小不等”结构字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4、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写内容。二、
29、引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1、出示范字搬:右偏旁略低于中偏旁;中间与右边的宽窄几乎相等。斑 左中右结构,左中右部分基本相等。左偏旁“ ”字的第四笔由“横”变为“提”。中间的“文”中的最后一笔“捺”变为“点”。啊:左中右结构。左偏旁“口”字较偏上,写时位于横中线的上方;中间部分“ ”较瘦,上部高出左右部分,位于左半个;右边部分“可”相对较宽大,独自占据右半格。2、观察找出规律,小组讨论总结。3、打开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照一照字的规律,先进行临写。4、练习出示以下字,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锻 掀 粥 吼 咐 哪仰 彻 掰 辩 脚 蜘三、细观察、找规律1、出示上中下结构的例字。2、学生
30、观察分小组讨论研究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学生交流,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4、师生进行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密 :上中下结构的字,上中下三部分的比例相近,但略有些差别,上部的“ ”稍宽一些,要能盖住中下部分,中间部分的“必”形体偏扁,“撇”画要稍长一点,以使下面的“虫”字能够容下。窝 :上中下结构,上边部分“ ”要写的扁而宽;中间部分“口”字位于横中线上方,形体窄而小;下边部分“内”字独占下半格,形体扁而宽,并且“内”的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上开下合。等 :上中下结构。上边的“竹字头”形体较小,笔画紧凑;中间部分“土”字扁而宽,第三笔“横”长而舒展,位于横中线上;下边的
31、“寸”长于中上部分,占据下半格,宽度与上边部分大致相等。四、学生练习1、学生描描、临写。2、请学生上黑板写。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我们在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不仅要注意左中右的宽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将笔画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14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语文百花园一课时1-2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查阅破折号的常见用法教学目标1、练习一词多义,掌握用法。2、认识破折号比较常见的两种用法。3、引导交流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的收获与想法,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引
32、入新课 二、自我测试,独立完成字意的理解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望 、看,往远处看;、拜访;、希图,盼;、名望,声誉等。1、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 )2、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跑过来迎接他。 ( )3、我们几个人代表全班同学看望了生病住院的老师。 ( )4、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了。( )三、小组交流,举一反三我还能举这样的例子: 四、认识破折号破折号最常见的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解释说明,二是表示声音的延长。其他用法不必让学生掌握.五、拓展与交流在阅读时,注意抓住重点语句、场面描写或重要情节进行思考,这是一种好方法。你在
33、学习本单元课文或课外阅读时,又是怎么做的呢?你对哪篇课文、那个句子印象最深刻?有什么感触呢?例如:我印象最深的是 我从课中明白了 我最喜欢第 课,因为 学生试着像宁宁和丫丫一样也把感受写下来,在全班交流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15 个 时间: 年 月 年级六一学科语文课题语文百花园一课时2-2主备人李岩鹏副备人李占玲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熟读寓言诗和课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诗的特点,明白其中的道理。2、练习谈童话、编写童话。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配乐朗读寓言诗两首二、自主阅读,读出感情思考:寓言和寓言诗有什么异同?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三、回忆课
34、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想一想:假如你有一只尼尔斯的鹅,将会发生一些生么事呢?1、 小组交流,列出自己的作文提纲2、全班交流,根据提纲讲述自己编的故事3、 师生评价,再做修改四、集体交流:同样都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炼。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五、启发引导,口语交际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2、明确: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