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灵的眼睛去注视每一个学生有人说,科学的发展必将导致人类的灭亡;那么,我们的教育又为何制造了那么多厌学的学生呢?题记教育在人类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从教育的那个方面看,人类社会的教育都具有层次深、领域广、方法优等特点,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具有完备的体制和机制做保证的同时,我认为教师、学生、家长等每个角色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学校、家庭、社会必须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整体,筑成一个教育的大舞台,教育是一部大戏,教育的过程就是心与心的碰撞。一、打造鲜活生命课堂,不要白白浪费学生的美好时光每一节课都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对话,课堂上老师的每一个音符,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都
2、应该折射出我们老师智慧的光芒,心灵的激情,学生审视着我们,如何让学生产生共鸣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优美、精确的语言,简约的模式,传神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状态的准确把握,因人而异的、适时适度的互动,才能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探索的热情;反之,粗俗冗长的课堂语言,面无表情、死气沉沉,只顾自己不顾学生的情况满堂灌,没详没略、平铺直叙,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死讲,离题万里只能学生求知的欲望,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意志的锤炼,创造性的培养。教师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在突飞猛进,我们更应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鲜活的生命课堂,就不会白白
3、浪费学生最美好的时光。二、课外努力融入学生的生活,平等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堂上我们的重心是直接忙于课本教学,而对学生方方面面深层次的了解则只能向课堂外延伸,课余生活丰富而多彩,涉及各个方面,生体状况、家庭背景、言行举止、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在各种活动中可得到充分的表现,只有融入他们的生活,陪他们玩,陪他们乐,陪他们系,陪他们犹,和他们谈天说地,和他们海阔天空,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爱屋及乌,学生只有爱老师,才能爱你的每一次指点,才能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我们对学生一无所知,除了课堂上的口若悬河,其他一概不管不问,学生对你无一点亲密感,甚至由于这样那样的
4、原因还会造成彼此间的反感乃至仇视,那么他对你所教学科也将索然无味,这恐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吧。1、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一切消极因素,让家庭成为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家是人一辈子的根,一辈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母亲从十月怀胎就用生命的全部她的儿女,她把她所有呢奉献的都将奉献给她的儿女,她怕儿女饥,她怕儿女渴,怕儿女冷,怕儿女热 ,怕儿女受委屈,父亲用肩扛着儿女时,父亲牵着儿女时,父亲远远望着儿女时,甚至呵斥儿女时,无不饱含着他对儿女的深深的期待。母爱如江河,父爱如日月,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我们要加强和家庭的沟通和协调,充分调动各种因素,让学生清晰地感受
5、到父母是怎样的爱他们,兄弟姐妹,情同手足,父母对他们有无尽的期待,让他们在感受到爱、享受到爱的同时去学会爱,乌鸦反哺,就连动物也知感恩,在同家庭的互动中让学生产生爱的意识,培养感恩的情怀并迸发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激情。2、社会是一所大学,寻找机会,挖掘素材,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自然而然接受教育,承受心灵的洗礼。看在车祸中失去双腿的残疾人在城市的人行地下通道中靠卖唱求生的场景,那中坚强不屈的精神是活生生的,看后作为健康的我们要什么理由去懒惰、去依赖?有什么借口去彷徨、去沉沦?置身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明白要使这种美好的生活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使之更美好必须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拼搏,让他们产生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感。看山川雄壮,看江河汹涌,看沙漠广袤,每一次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都能撞出心灵的激情,锻炼人的颈骨,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艺术品质,培养人的审美特质,让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受到历练,让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拷问,让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是一门专业,教育是一门艺术,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潜心研读各种理论专著,从中汲取营养,但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教育,用心灵的眼睛去注视每一个学生。也许,做到了这些,厌学的学生就会少了一些吧。我们的努力,或许,就会离教育的本真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