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科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1回答下列问题:(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0)与111,(32)与123,(2)和236。(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解答:(1) (2)首先求(111)和(112)的交线。由式(27),即 得u=k1l2-k2l1=1x2-1x1=1v=l1h2-l2h1=1x1-2x1=-1w=h1k2-h2k1=1x1-1x1=0所以,(111)和(112)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为10或者10。如下图所示。3 立方晶系的111、110、123
2、晶面族各包括多少晶面?写出它们的密勒指数。解答: 注意:书中有重复的。如(111)与()应为同一晶面,只是位于坐标原点的位置不同。6(略)7(题略)(1)(2)用公式 求。(3) 用公式 求。(1)d(100)=0.286nm d(110)=0.202nm d(123)=0.076nm显然,d(100)最大。(2) d(100)=0.365nmd(111)=0.211nmd(112)=0.149nm显然,d(100)最大。(3) d(110)=0.1605 nmd(100)=0.278nmd(102)=0.190nm显然,d(100)最大。由(1)、(2)、(3)得低指数的面间距较大,而高指数
3、的晶面间距则较小8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计算判断(10)、(132)、(311)晶面是否属于同一晶带?(2)求(211)和(110)晶面的晶带轴,并列出五个属于该晶带的晶面的密勒指数。解答提示:(1)首先求任两面的交线,即求晶面(h1 k1 l1)和(h2 k2 l2)的求晶带轴uvw u = k1 l2 - k2 l1 、 v = l1 h2- l2h1 、 w h1 k2- h2 k1再判断该晶带轴是否与另一面垂直,即是否满足uhvkwl0。(2)采用以上公式求得后,任写5个,注意h,k,l必须最小整数化。10(题略)利用公式(212)(213)求。正负离子之间的距离:R0R+ + R-
4、=23.1nm单价离子半径: RNa+=Cn/(Z1-)= Cn/(11-4.52)Cn/6.48单价离子半径: RF-=Cn/(Z2-)= Cn/(9-4.52) Cn/4.48所以,Cn=61.186从而,RNa+=9.44nm RF-=13.66nm答:略。18(题略)注意写详细一些。第四章2(题略)解答提示:利用公式(41)解答。取A1,则, =1.38x10-23x1073xln()=1.763x10-19 (J/atom)4. (题略)由几何条件,如果有,a/211+a/211a001反应前b2为3/2a2,反应后b2为a2,位错能反应。所以,另一条位错的柏氏矢量为a/211。7(
5、题略)注:应分段说明。O1,23,4S为螺型位错,12,34为刃型位错。OS中弯折的位错线是扭折,可以通过位错自身的滑移而消除。OS是割阶,不容易消除而形成空位。10(题略)(1)(2)x(3)x(4)x (具体解答过程略)11(题略)(1)能。符合位错反应的几何条件和能量条件。位错反应式为:a/201+a/612a/311注意如果写成a/201 a/612+a/32时显然不合题意,此反应是不能进行的。(2)合成位错的柏氏矢量是a/311,是不全位错。14(略)18(题略)(1)依题意,晶界能之间应该有以下关系成立:故0.25J/m20.326J/m20.5J/m2(2)讨论(略)。注意第二相
6、出现时,界面能随着与其基体夹角的增大而增大,从而角度大的第二相在热力学上是一种不稳态,第二相倾向于小角度出现。第五章3(题略)(1)见教材P141,P146,注意写详细点。(2)MnS:正常价化合物,钢铁中的有害夹杂物,使之易脆,降低韧性。Fe3C: 间隙化合物,正交晶系结构,钢铁中的常见强化相。Mg2Si: 正常价化合物,具有离子键特征,是铝合金中常见的强化相。SiC: 正常价化合物,具有共价键特征,常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粒子。Cu31Sn8: 电子化合物,复杂立方,具有金属键特征Fe4N: 间隙化合物,面心立方,强化相。WC: 间隙化合物,简单立方,强化相。Cr23C6: 间隙化合物,复杂立方,强化相。5(题略)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杠杆定律算出520时的液相点50,和400时的液相点20,在加上各自的熔点,利用以上关键点,连接成线,即得相图。6(题略)利用杠杆定律得到各个关键点,连线即得。9(题略,强烈建议抄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参见教材亚共析钢部分P181182。结晶组织过程示意图参考图550。冷却曲线注意画出转折点。室温下相组成物的相对量(注意室温时的溶解度近似为零):铁素体相: 97渗碳体相: 3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铁素体组织:75珠光体组织:2510(题略)见P185三个算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