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司法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6769984 上传时间:2024-1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司法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司法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司法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司法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司法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实施方案 *司法局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甘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领导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深入推动司法行政系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深入开展,切实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有效有序开展,现根据中共*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市委发2012*号)以及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精神,结合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2、一、重大意义 在全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坚持科学发展、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强市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强化“三农(牧)”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牧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积极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也是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司法行政行业形象的难得机遇。广大干部要充分认识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响应省委、州委和市委的号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参与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来。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

3、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按照“转作风、炼干部,抓基层、强基础,办实事、解难题”的要求,不断增强广大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帮助联系村组和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基本原则: 1、综合带动。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法制、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2、全面覆盖。全局科(副科)级干部要积极参与此

4、项活动,要确保所有农户都有干部联系,所有干部都有联系农户,实现干部全覆盖、农户全覆盖。 3、务求实效。因村因户制宜,尽心尽力而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4、长期坚持。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三、工作任务 1、强化政策宣传。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宣传市四次党代会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把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工作部署上来。 2、反映社情民意。深入农村,认真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

5、建议。帮助、引导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准确向上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促进共同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要帮助村户理清发展思路,重点帮助贫困村和特困户分析贫困原因,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找到一条适合联系村、联系户脱贫致富的路子,制定一个脱贫致富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指导、协调和帮助村组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 4、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发挥司法行政系统行业优势,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使党在农牧村的各项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群众的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5、强基固本,提升能力。要结

6、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重点,以实施“党员先锋工程、支部堡垒工程和组织创新工程”为抓手,帮助联系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发挥好联系村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注意听取和收集人民群众对农牧村社会事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为推动我市的和谐稳定快速发展出谋划策。 6、疏导群众情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农户解决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着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

7、调处工作。探索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7、推广先进典型。发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将看到、想到、做到的以文字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参与范围、联系对象及工作方式 参与范围。司法局机关及全局副科级以上干部。 联系对象。按照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安排,市司法局的联系对象为*村及*家农户。 工作方式: 1、机关联村。司法局机关联系贫困村,每年进组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 2、干部联户。副科级以上干部每3人一组,共同联系3家贫困户。每位干部既可单独与农户开

8、展联系活动,也可以与同组其他同志共同开展联系活动(具体联系名单另行安排)。联系农户的干部一年入户不少于2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 五、组织保障及工作要求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过程的重大任务。具体要求是: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领导,全力推动这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市司法局成立由局长*同志任组长,局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公证处、市法援中心和各司法所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机关办公室。 2、落实工作责任。全局干部要充分认识

9、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准确把握行动的特点和方法,按照规定的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来。每位干部都要制定具体的联系计划,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反映情况。 3、严明纪律要求。广大干部要严格遵守“八个不准”,即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和土特产,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正常工作,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干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尽力帮助

10、解决,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4、广泛深入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向新闻媒体报送信息,制作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对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及时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工作信息。 5、强化督查考核。市司法局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等各项工作中予以体现。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成效不明显,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干部,市司法局将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要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等六大任务,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与政法系统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0一二年三月十一日 主题词:司法行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司法局2012年3月11日存档2份共印3份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