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恐怖暴力安全知识讲稿 XX县区风华中学 预防恐怖暴力安全知识讲稿 1、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常规手段: (1)袭击。爆炸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爆炸等。枪击恐怖袭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3冷兵器暴力袭击。使用刀、棍棒等利器、钝器暴力伤人。 (2)劫持。劫持人、劫持车辆、船、飞机等。 (3)破坏。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交通、通讯、供气供水设施等。 非常规手段: (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2)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
2、件事件; (3)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 (4)网络恐怖袭击活动。利用网络散布恐怖信息、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2、什么是爆炸恐怖。 爆炸恐怖是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利用各种类型的爆炸装置,以隐蔽或伪装的形式对人员或各类设施进行突然攻击,造成破坏并引起社会恐慌的恐怖活动。爆炸是当代国际恐怖分子最常用、最普遍与最主要的活动方式。 3、爆炸物可能放置的公共场所的什么地方。 (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2)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 (3)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
3、,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运动员村、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学校等; (4)行李、包裹、食品、手提包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5)宾馆、饭店、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他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6)各种交通工具上; (7)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 4、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 (1)不要触动; (2)及时报警; (3)迅速撤离。疏散时,有序撤离,不要相互拥挤,以免发生踩踏造成伤亡; (4)协助警方的调查。目击者应尽量识记可疑物发现的时间、大小、位置、外观,有无人动过等情况,如有可能,用手中的照相机进行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5、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怎么
4、办。 (1)信:“宁可信其有”要比“不可信其无”好,不能心存侥幸心理; (2)快:尽快从“现场”撤离; (3)细:细致观察周围发生的可疑人、事、物; (4)报;迅速报警,让警方了解情况; (5)记。用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等将“现场”记录下来。 6、出现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时个人如何防护。 一是呼吸道防护。立即佩戴防毒面具和其他简易呼吸道防护器材,如特制的聚氯乙烯纤维轻便口罩、防尘口罩等。在紧急情况下,用医用口罩、毛巾口罩及其他纺织品等捂住口鼻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二是皮肤防护。穿戴制式防毒衣或布料防护服。不具备上述服装时可扎紧“三口”(领口、袖口、裤口)。将上衣塞入裤腰或外扎腰带,颈部以
5、毛巾围严及戴手套,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如外穿雨衣效果更好。此外,还可戴防毒眼镜或周边密封的风镜对眼结膜进行了保护。 三是可能时在现场专业救援人员指导的协助下口服解毒药物,注射解毒针,而后自行到就近医院治疗。四是尽快撤离现场。如情况特殊,无法及时撤离时,进入专业救援人员指定的集体防护措施,或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进入较密闭的普通房舍。 7、在娱乐场所发生爆炸怎么办。 (1)迅速就近隐蔽或者卧倒,就近寻找简易遮挡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和器官; (2)寻找、观察安全出口; (3)不要用打火机点火照明,以免形成再次爆炸或燃烧; (4)服从工作人员和专门人员的指挥; (5)迅速有序撤离现场,避免出现踩踏等事件
6、; (6)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7)迅速报警,客观详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8、在商场与集贸市场发生爆炸怎么办。 (1)保持镇静,迅速选择最近安全出口有序撤离现场; (2)注意避开临时搭建的货架,避免因坍塌可能造成新的伤害; (3)注意避开脚下物品,一旦摔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 (4)实施自救和救助他人; (5)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6)迅速报警,客观详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7)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9、遇到纵火恐怖袭击的“七忌”是什
7、么。 (1)忌惊慌失措。不可惊慌失措,盲目逃跑或纵身跳楼。要保持冷静,尽快了解所处的环境位置、起火点、起火原因和火势大小,正确选择逃生方法和路线。 (2)忌盲目呼喊。现代建筑物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容易造成毒气窒息死亡。可用湿毛巾捂鼻口,匍匐前进逃离,紧急时刻呼叫时也不能移开毛巾; (3)忌留恋财物。不要为穿衣服或取贵重物品浪费时间,更不要为入室拿物品而重返火海; (4)忌乱打开门窗。如房间充满烟雾,必须时,可打开门窗,排放烟雾后,应立即重新关闭好,防止长时间开窗致使外面大量浓烟涌入室内,能见度降低,高温和毒气充斥,无法藏身; (5)忌乘坐电梯。一旦着火,电梯就会断电,可能将你困
8、在电梯,无法逃生; (6)忌胡乱奔跑。随意奔跑,不仅容易引火烧身,还会引起新的燃烧点,造成火势蔓延; (7)忌轻易跳楼。在房间无法避难时,也不要轻易做出跳楼的决定,此时可扒住阳台或窗台翻出窗外,等待救援。 10、公共汽车上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1)沉着冷静。当发动机着火后,应迅速开启车门,从车门下来,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 (2)如果着火部位在中间,从两头车门有秩序地下车。在扑火时,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 (3)如果火焰虽小但封住了车门,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 (4)如果车门线路被烧坏,开启不了,应砸开就近车窗翻身下车; (5)如果衣服着火,来得及脱下,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火踩灭
9、;或者请他人协助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如果他人衣服着火时,脱下自己的衣服或其他布物,将他人身上的火捂灭。 11、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 (1)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 (2)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 (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4)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 (5)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12、遇到枪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 (1)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与恐怖分子之间; (2)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
10、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但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不能够挡住子弹,虽不能作为掩蔽体,但能够提供隐蔽作用,使恐怖分子在第一时间不能够发现你,为下一步逃生提供了时间; (3)选择能够挡住自己身体的掩蔽物。有些物体质地密度大,但体积小,不足以完全挡住自己身体,就起不到掩蔽目的。如路灯杆、小树干、消防栓等; (4)选择形状易于隐蔽身体的掩蔽物。掩蔽体形状规则,就容易躲避子弹,隐蔽身体,如立柱;不规则物体容易产生跳弹,掩蔽其后容易被跳弹伤及,如假山、观赏石等。 13、遇到化学恐怖袭击怎么办。 (1)不要惊慌,进一步判明情况。化学
11、恐怖袭击多为利用空气为传播介质,使人在呼吸到有毒空气时中毒。常伴有异常的气味、异常的烟雾等现象; (2)尽快掩避,利用环境设施和随身携带的物品遮掩身体和口鼻,避免或减少毒物的侵袭和吸入; (3)尽快寻找出口,迅速有序地离开污染源或污染区域,尽量逆风撤离; (4)及时报警,请求救助。可拨打 110、1 19、120报警; (5)进行必要的自救互救。采取催吐、洗胃等方法,加快毒物的排出。 (6)听从相关人员的指挥; (7)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工作。 14、报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保持镇静,不能因为恐慌影响了正常的判断; (2)判明自己目前是否面临危险,如有危险,做好个人防护,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12、或就地掩蔽; (3)首先报告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地点、时间、发生什么事件、后果等。如枪击事件位置、嫌疑人数、体貌特征、衣着打扮、伤亡人数等;纵火事件说清发生火灾地点,如哪个区、哪条路、哪个住宅区、第几栋楼,几层楼,附近有无危险物等。 15、面对暴力恐怖袭击如何逃生自救。 (1)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时,要保持镇静,紧急判断自身位置和逃生方向,第一时间远离事发场所中心。不要随大规模人群前进,尽可能选择多条路径,并抛弃一切妨碍行动的随身物品,切忌贪恋财物。也不要逆着人群流动,防止被挤倒、踩踏。 (2)无法找到安全的逃生通道时,尽量选择临近的店铺、宾馆、洗手间等狭窄封闭空间躲避,利用手边可作武器的物品抱团抵
13、抗,边报警边等待救援。 (3)行动不便的老弱妇孺面对迫在眉睫的伤害应就地寻找掩体,避免腹背受敌。利用手边的行李箱包护住易受伤的要害部位,尽可能拖延时间,以提高生还几率。 (4)当恐怖份子迂回寻找目标施暴时,伤员或行动不便者不要急于逃离,让自己成为追杀对象,可就地躲藏或装死。 (5)逃离过程中发现与家人失散的小孩时,尽可能的将其带至安全区,事后再通过警方寻找其家人父母。 (6)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就近寻求医护人员帮助或采取紧急自救措施,并积极向警方提供现场信息,协助警方控制局势,缉捕凶徒。 (7)发生恐怖暴力袭击城市的民众听到消息后应待在家中,关好门窗,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要擅自前往
14、现场救助家人朋友,献血等公益活动应等待政府统一安排调度,以免造成秩序混乱,给执行武装戒严和搜捕的公安民警增添不必要的安保负担。 16、在公共场所有哪些“保护神”。 公共场所一般都有完善的防火,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 (1)在公共场所部位,均有红底黄字的“报警开关”标志,箭头指向位置即按钮位置,下推为报警电话; (2)走廊配有干粉灭火器箱,上面贴有红色“灭火器”标志; (3)楼层内设有事故照明灯,可见清晰的“紧急出口”标志; (4)在走廊或者楼梯,有消防栓,附近配有消防带。切记: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17、如何从租住房屋人员中发现嫌疑人。 (1)昼伏夜出,作息时间反常; (2)房屋内有异常声响、气味; (3)常出现非生活垃圾; (4)交往复杂、异常; (5)常携带异常物品出入。 18、在租住人员中发现可疑人后怎么办。 (1)保持镇静,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2)迅速报警,直接拨打110,反映可疑情况; (3)尽可能记住可疑人及交往人员的体貌特征; (4)做好自身保护,避免可疑人发觉,影响自身安全。第10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