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座谈发言(定稿) 入村调研报告 入村调研报告 我叫杜俊雷,今年27岁。2003年毕业于XX省鄂州大学财经系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了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东风雪铁龙漯河亚飞专卖店和北京创字炉具有限公司,经过实践的锻炼,使我对在校所学内容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使我更加成熟,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趋向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定位。记得我的大学毕业论文的题目就是谈谈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和出路,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使我深知农民所需、所想、所盼。今天我有幸赶上了国家招聘大学生村干部的这一政策,并且能够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实乃
2、荣幸。国家给了我们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摆正位臵,好好工作。 今年9月,我被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大新镇姜老行政村村支书助理,第二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姜老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见了面,吃住在村委会,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座谈,初步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 一、姜老村基本情况: 大新镇姜老行政村,下辖姜老、毛家和洼南沿三个自然村。总人口1500余人,总耕地面积3500多亩。该村村民主要从事传统种植业,农作物主要以小麦、棉花、大豆为主。目前村里有塑料大棚2座,鱼塘3个。2007年本村人均收入2300元左右。 二、该村现状: 1、该村人均耕地不足3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内地平原村。该村主导产
3、业 为旱作农业,主要以种植小麦、棉花和大豆为主。但是由于近几年小麦、棉花等农产品的价格不高,农民增产反而不增收,加之作为工业产成品的化肥、农药等价格的不断上涨,从另一方面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农民的净收入增长缓慢。 2、由于人多地少,本村70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出打工,每年也为其自身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有部分家庭此方面的收入甚至超过单纯的农业收入。 3、本村有许多农户在从事养殖业。这里的传统养殖项目一般为:牛、猪、羊。养牛不成规模,一般是依托种植业的需要养头耕牛同时一年繁育一头牛犊,难以成规模,所以增收效果不明显。从事生猪养殖的农户多达30余户,规模参差不齐,有三五头的也有一百
4、多头的。生猪养殖见效快,增收效果明显。 4、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网改造和道路村村通工程已经全面覆盖本村。电话进户率基本达到100%。村里建起了文化大院,安全饮水工程也已经完工,户户接通了自来水。 5、医疗卫生方面,全村村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彻底解决了村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根本上杜绝了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6、村务公开方面,该村村务公开制度落实的比较到位,依据村民自治原则,村中的大事小情均要按照相关要求召开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大会协商解决。村里的财务收支状况也定期向全体村民公布,并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 7、党的建设方面,目前村里有党员39人,定期组织学习党的相关政策,努力践行党
5、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实际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也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存在问题: 1、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如上所述,人多地少种植业发展单一,农 民缺乏市场意思,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由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 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3、养殖业发展缓慢,由于农村养殖户自身条件的局限,目前仍旧很难发展成 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大的规模效应。 四、解决方案: 1、种植业方面,针对本
6、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打破传统种植观念,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目前本村已经出现部分农民自发种植西瓜、大棚蔬菜和辣椒,西瓜的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辣椒种植面积也在400亩以上,同时增收非常效果明显。在广大村民当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鉴于此种情况,建议村委做一下工作(1)积极引导,广泛宣传,争取更多的村民自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突出档次。(2)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进购生产资料,统一出售产成品。打造出本地的特色种植品牌,增强广大农民的市场品牌意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作社注册商标,真正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主动走出去,通过各
7、种渠道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构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成立产业合作社一方面能够降低种植成本,另一方面增强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大农民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发言权,更好的保证农民既得利益,收入增加了就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民从事种植业的积极性。 2、积极引导有创业意识和市场头脑的村民依托本地特色资源,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建议村里针对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村民提供一定的优惠措施,提 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长种植业的产业链条,增加剩余劳动里的就业渠道,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 3、建议村里对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积极引导,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力争使每一个外出
8、务工人员都能够带着技术出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帮助剩余劳动力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尽量避免盲目转移。我们要积极引导其向某个行业发展,就像四川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做法一样,对有待转移的农村妇女进行统一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发证,同时政府出面协调各大中城市家政服务公司,统一安排就业,并且在服务地设立针对她们的服务机构,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让打工者安心,雇主放心,这样也就形成了“川妹子家政”的良好品牌效应。 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发展情况,积极响应我省提出的“凤还巢”工程,对有能力带着项目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如果他们能够在本乡本土创建企业,就能够帮助
9、我们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实现本地转移。 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建议村委和学校建立连动机制,使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由村党支部选派有能力的党员和先进青年农民,每天对放学或放假后的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功课辅导和心理安抚,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4、养殖业发展方面。(1)培训制度化。由村委会协调联系县畜牧局等相关单位,邀请相关技术专家定期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高等院校的“三下乡”活动,与相关高校结成“帮扶对子”,为广大养殖户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2)村委会主动走出去,多方联系上级畜牧主管部门及科研单位,
10、构建生猪疫情信息通报平台,有时候一个电 话、一条信息就能够让我们提前知道有何病害疫情在何处流行及流行程度,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有效规避病害疫情对我们养殖业带来的风险,使损失减低到最低限度。(3)建议由村委出面协调广大养殖户建立协会、合作社或公司性质的合作团体,增强品牌意识,统一饲料、生猪的进销渠道,共享技术成果,从而降低养殖成本。与此同时配合村容村貌治理,建议规划出专门的养殖小区,逐步实现养殖业的集约规模化发展。 5、村容环境卫生治理方面。(1)大力加强农村沼气工程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广大村民建造沼气池。结合县里的各项鼓励措施,建议村里也切合实际制订出符合本村特色的鼓励办法,彻底解决
11、农村人畜粪便及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厨房的卫生标准。(2)在建设沼气工程的基础之上,村里要积极联系协调我县国能生物发电厂,鼓励村民将农作物秸杆等出售,彻底解决秸杆随意堆放导致的村容不整问题,也能有效消除引起火灾的安全隐患,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村民的收入。(3)协调广大养殖户,争得全体村民同意,在村外规划出养殖小区,对养殖产生的粪便、垃圾统一解决,尽量减少因养殖业发展对村里环境卫生的影响,实现养殖业与环境卫生的和谐发展。 总之,作为一个新任的大学生村干部,任重而道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仍需端正思想,摆正位臵,克服自身缺点,向农村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定期走访党员群众,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尽职尽责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力争通过大家的努力早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大新镇姜老行政村村支书助理杜俊雷 2008-10-25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