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扶贫工作典型发言 篇一:建整扶贫典型发言稿 xxxxxx驻xx村工作组建整扶贫工作表彰大会 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 同志们: 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我作为xxxx驻xx村工作组的代表在这里发言,感到十分荣幸。首先,让我代表xx村工作组,对各位领导过来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xx乡xx村是一个xx聚居村,全村676人,4个自然寨,全村有耕地面积692亩,山林面积5000亩。2008年,人均产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1870元,是省级典型的贫困村。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xxx于xx年3月份派出工作组进驻该村进行为期两年的建整扶贫工作。两年来,在工作组的带领下,全村空前团结,
2、积极开展致富竞赛,人均收入由xx年的1870元上升到xx年的2300元,人均产粮由xx年的310公斤上升到xx年的370公斤。先后被评为“xx先进集体”、“xx村”、“省直建整扶贫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合格单位”、“xx计划生育合格村”等荣誉称号。 因地制宜山地歌 工作组于xx年3月18日正式进驻xx村。一到村里,工作组的同志不辞劳苦,立即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入户走访,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 卷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村情民意调研活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xx乡xx村xx-xx年建整扶贫工作规划,确定了“
3、修一条致富公路,兴一个增收产业,抓一支过硬队伍,建一个标准阵地,造一个生态家园,创一个文明新村”的总体工作目标。 创建班子带头歌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支部是带动全村脱贫的关键,是引导村民致富的“火车头”。工作组一进村,就针对xx村组织涣散、支部软弱的实际,配合乡党委、政府调整充实村支两委班子,积极帮助村里进行班子改选,完善村内各项管理制度。工作组经常同村支两委一班人进行沟通,和村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诚的帮助得到了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工作组的积极指导和参与下,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加强了支部妇代会、计生协会、村民议事会和综合治理等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支两委议事制度、村务
4、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村支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两年来,新发展党员2名,培养建党积极分子4名,选拔后备干部4名;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8期,培训党员干部160人次;组织24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了公开承诺48条;组织村干部先后到xx、华西村等地参观学习,开阔心胸、丰富视野、增长见识;实行村务公开12次。 产业开发富民歌 xx村农业结构十分单一,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难。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工作的重点。工作组按照“发展新产业,巩固老产业,新老结合,长短兼顾,”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强产业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充分利用xx村水资源比较丰富、灌溉方便,生态环
5、境良好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这一新产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农户自愿、分户经营”的原则,投资xx万元建设大棚24个,种植蔬菜面积(含露天种植)230余亩。积极同农业、蔬菜等相关部门衔接,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采取理论培训、现场讲解、驻村指导的方式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共举办培训班6期,发放资料1200余册,商品菜的比例比前两年翻了翻,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增加150多元。 二是大力扶持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业。扶持畜牧养殖、劳务输出这些传统产业健康发展,发展养殖示范户5户,两年来全村出栏猪530头、出栏牛180头,出栏家禽5200余只(羽);坚持把利用劳
6、动力充裕的优势组织好劳务输出,每年选派村里712名男女青年剩余劳动力到xx劳动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班,使外出务工的每一位农民工都有一技之长。两年来劳务输出人数不断增加,村里85%的劳力不分男女或常年外出或季节性就近打工,每年劳务收入近10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60元,据统计,截止xx年11月底,全村人均年纯收入比xx年增加450 元,达到2300多元。这些农民工离家不离土,两头兼顾实现多头增收。 三是大力兴办村集体经济。为解决村里无钱办事的问题,工作队投入xx万元在市区购买一个门面;投入xx万元新建一个鱼塘,作为村集体经济,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的空白,为村支两委以后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7、。 四是大力打造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业。xx村山青水秀,古民居、古桥、古青石板路保存完好,xx文化底蕴浓厚。工作队在充分保护、挖掘的同时,注重利用与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重仿古、注重山、水、路、房的统一协调,为发展农家乐、乡村游夯实基础。 改天换地建设歌 xx村地质结构特殊,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相当大。两年来,工作组在xx同志的关心、帮助和xx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扶贫资金、物质得到较好的保障,两年时间内,共筹集各项资助资金xx万元。实施并完成了路、桥、水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使补点村容村貌显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1、村部建设方面。投资xx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村部,设有村办公室
8、、卫生室、会议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篮球场的文化活动中心,结束了村支两委开会、办公和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无场所的历史。 2、路桥建设方面。投资xx万元完成了xx公里村级公路路 面的扩宽、平整和硬化,彻底破解制约xx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投资xx万元建成一组的xx便民大桥,方便了村民出行和生产。 3、人饮工程改造方面。投资xx万元对全村饮水工程进行兴建,共建成高标准蓄水池5座,架(铺)设进水管7010米、入户管7180米,解决了村民无自来水的难题,使全村村民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山泉水。 4、水利建设方面,投资xx万元,硬化灌溉水渠xx米,加固xx米,新修简易拦河坝2座,加固4座,加固防洪堤200
9、米,使全村480亩产稻田旱涝保收;恢复水冲砂压稻田25亩。 5、村容村貌方面。投资xx万元大力实施村道硬化、夜间亮化、村容净化工程,硬化村间便道、入户道2350米;为全村4个组(寨)架设路灯线路6000米,在主道安装自动开关路灯54盏,结束了村寨夜晚黑灯瞎火的历史,方便了村民夜间行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动员村民进行“三清三改”,即清沟渠、清垃圾、清路障,改水、改厨、改厕,并在每个自然寨各建垃圾围1个,净化了村容村貌。 倾心奉献真情歌 两年来,扶贫队动真情、献爱心,抓好自身建设,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原则,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工作队成员人均驻村每月都在
10、20天以上。在项目的实施上,坚持项目招标,坚持财务公开, 篇二:扶贫工作交流发言 河西乡扶贫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河西乡位于兰坪县东北部,东临丽江市玉龙县,西与本县石登、中排两乡接壤,南依本县通甸镇,西接迪庆州维西县。全乡幅员面积5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36亩,辖13个村民委员会,98个自然村,101个村民小组,乡村总户数3938户,总人口16600人,主要聚居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汉族等五种民族,属少数民族聚居乡,也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的主要集居地。 一、贫困状况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河西扶贫攻坚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扶贫工作仍然面临相当严峻的形势,脱贫攻坚的难度进一步
11、加大,具体表现在:全乡贫困人口达11898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367人,低收入人口853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近70%;全乡仍有22个自然村未通电,40个自然村未通路,15个自然村未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20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工程损毁严重;全乡仍有902户茅草房户(板板房、杈杈房);全乡有117户831人因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要搬迁,局部地区呈现出生态不断恶化的趋势;全乡耕地总面积43903亩中25度以上的坡地达19508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粮食增收的难度日趋维艰;全乡支撑性强、覆盖面广的富民产业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 决。 以上这些数据综合起来,河西的贫困状况集中体现为基础
12、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农业水利化程度极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难度大;自然灾害频繁;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二、已实施的主要扶贫项目 (一)茅草房改造工程。截至2006年12月全乡共实施完成2189户茅草房改造(含杈杈房、板板房),其中专项茅草房改造工程1915户,民族特困乡安居工程项目215户,异地搬迁项目58户,民族发展项目安居工程35湖,覆盖全乡13个村民委员会99个村民小组,受益人口9850人。 (二)异地搬迁工程。2002年实施了河西腊镇93户418人异地扶贫搬迁工程;2003年实施了共兴小石桥40户160人异地扶贫搬迁工程与永兴核桃箐31户130人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共投入国家扶
13、贫资金420万元。 (三)民族特困乡扶贫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分别由县扶贫办与县民委牵头实施,项目总投入省级补助资金200万元,涵盖安居工程、人畜饮水、电力建设、种养殖业、科技培训等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完成。 (四)重点村项目。2003年实施完成了新发重点村扶贫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4万元,其中省补40万元,群众自筹14万元;2004年实施完成了箐花重点村扶贫项目,该项目 总投资53.5万元,其中省补40万元,群众自筹13.5万元。两个项目均已通过县级验收。 (五)整村推进项目。2005年我乡共启动了玉狮村民委员会清水江、产米、热来三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项目,该项目每个点省补25万元,总
14、投资75万元。2006年实施了白龙村白沙角自然村、永兴村核桃箐自然村、玉狮村腊日地自然村和三界村大小三界自然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总投入补助资金70万元。2007年上半年实施了河西村热水塘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总投入补助资金15万元。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总结 (一)提高认识。河西乡作为少数民族贫困乡,扶贫工作成效如何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幸福安康,而且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历届乡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将做好扶贫工作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上来,真正做到“一手抓扶贫项目,一手抓经济建设”。 (二)健全机构。河西乡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专门成立了全乡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与扶
15、贫项目办公室,主要领导和组织全乡扶贫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运转有序。 (三)因地制宜。河西乡跟全国其他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样,贫困特征与成因既有共性,亦有不同之处。如何将扶贫项目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便成了扶贫工作的首要问 题。乡党委、政府通过全面认真调查研究,准确分析贫困成因及特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攻坚战略目标及举措。并且做到扶贫项目实施前有完整可行的规划材料,使扶贫项目尽可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四)定期分析。扶贫工作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乡党委、政府定期召开会议对全乡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总
16、结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五)落实责任。责任的落实是保证扶贫项目质量的关键。每一个扶贫项目的实施,在明确乡、村、组、群众的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签定责任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四、意见和建议 (一)项目规划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与群众意愿。在项目上报前,尽量给地方政府足够时间,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规划(包括实地调查和征求群众意见)。 (二)整村推进项目中要尽量减少子项目,提高子项目投资额度和建设规模,做到规划一项目、实施一项、成效一项。 (三)整村推进项目中种植业要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地的实际,包括土地资源、海拔气候、群众接受程度等因素。 (四)整村推进项目中养植业必须以“重点养殖、借母还犊、滚动发展”
17、的方式实施。并在项目实施中配套一部分 资金进行畜圈改造。 (五)要加大产业开发市场调研的力度。任何产业的开发都离不开广阔的市场。必须加大市场调研的力度,实现项目实施形成产业规模,实现产业与市场的对接。建议在项目实施中安排相应的市场调研资金。 五、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1、全乡仍有902户茅草房户需要进行安居工程改造。通过1999-2006年各个扶贫项目中安居工程建设,我乡累计消除茅草房1691户,尚余的茅草房户基本居住在山区一带,交通极为不便,群众贫困程度更深,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这些农户很难依靠自身条件进行住房改造,必须依靠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帮扶。 2、全乡有117户831人因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要
18、实施易地搬迁。由于我乡山高坡陡、可住居面积少的特殊地理环境,易地搬迁很难实行规模化的集中安置,只能采取就近安置的形式实施。而且易地搬迁工程应该重点安排生态恢复治理及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总之,易地搬迁工程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 河西乡人民政府 二00七年七月 篇三: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在全县企业帮扶支持精准扶贫对接培训 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XX县区盛泰养殖责任有限公司王照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座的各位企业人士。大家好。 我叫王照基,是XX县区盛泰养殖责任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盛泰养殖公司帮扶支持什川乡新庄村精准扶贫工作做一汇报。
19、盛泰养殖公司位于什川乡新庄村石碑社,建于2011年,占地面积100亩,是一家以肉羊繁育、育肥为主的公司,可同时容纳养羊5000只。为带动新庄村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县委统战部和什川乡党委、乡政府领导多次到公司衔接动员,促就公司与新庄村“两委”签订养羊发展协议,将全村的养羊业按照“企业+养殖小区+农户”的养殖方式进行,企业与农户签订养羊协议和收购合同,由企业 统一供种、统一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并通过“投母还羔”、 “青贮返草”、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方式来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对所有发展的养羊户长期聘请畜牧专业人员从饲料配方、科学养殖、疫病防治等方面全程跟踪进行培训
20、、服务,保证 母羊怀胎率高、繁殖快、肉质好,形成了由农户散养、企业管理、集中出售的整村集约养殖模式,为养羊 户进行兜底式服务,引导农户转变以传统的家庭牧养、分散经营为主的饲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技术跟不上、出售门路不畅通、 新品种、新技术难以推广和应用等阻挠群众发展养殖的现实问题,通过这种方式, 养殖户即放心又取得了丰厚的利润。具体做法为。 一是统一技术指导,树立养殖信心。为了提高专业化养殖水平,我 公司通过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到养殖现场对当地群众进行防疫免疫和发展科学种养殖业进行培训,目前已开展2期培训养殖户120人次。并与帮扶干部和乡畜牧兽医人员一道 进村入户指
21、导圈舍建设、饲养管理技术、秸秆饲料的利用,使群众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充分调整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帮助农户树立发展养殖的信心。 二是免费投母还羔,形成品牌养殖。公司通过带动规模化发展养羊品种,按照“每给农户免费投放1只良种母羊,农户向公司还2只羊羔”的方式进行“投母还羔”,以给养羊户统一投放良种母羊来解决品种引进问题。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免费向115户农户投放了良种母羊162只,其中今年已向贫困 户投放良种羊30只。通过良种羊投放,让养羊户看到了实效,辐射带动新庄村7社123户农户发展养羊,其中发展40只以上养羊农户40户,10只以上82户。 三是提供防疫治疗,提高防治水平。针对农村动物疫病防
22、控能力差,村级防疫力量薄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户对因怕疫病受损,不愿扩大规模的现状等,公司在乡畜牧兽医站统一进行常规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上,义务为养殖户提供流感、普通病、常见病治疗70多次,做到了遇到病不走村、不求医,解决因疫病防控水平低下制约养羊发展的问题。 四是实行秸秆回收,推行贮草返户。结合农户种植全膜玉米多的实际,充分发挥公司现代青贮技术,利用现有青贮氨化池对农户玉米秸秆进行统一青贮管理,根据养殖户需求,对没有贮存条件的养殖户按“交3返1”的标准返草到户,即农户缴纳300斤玉米秸秆可分批次领取100斤青贮草 ;对有贮存条件的养殖户开展技术指导进行饲草贮存;对有贮存条件,但没贮草
23、设备的农户通过收取加工费的形式进行丝草,由农户自行贮存。解决农民的饲养规模以自己所种作物秸秆承受利用能力为界限,不愿再出钱购卖饲料,没有条件贮草、家庭养殖模式规模难以扩大,作物秸秆弃置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 五是集中 组织出售,确保出售价格。公司按照与农户签订的养殖协议、 收购合同,对通过“投母还羔”和辐射带动发展养羊的贫困户出栏的羊,按照不低于市场价进行回收或统一联系销售商家组织出售,形成了投放、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条,解决了养羊户销售难和定价不准的问题,降低养殖风险。 六是加大土地流转,解决务工人员。为了保证养殖规模,降低饲料成本,公司已对部分农户300多亩撂荒土地进行了流转,用来种植全膜
24、玉米和苜蓿,既解决了部分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导致土地撂荒的问题,也为部分群众通过流转土地来增加收入和提供了季节性务工岗位,为个别因家庭原因特殊而不能外出务工人员,实现了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的愿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开拓者,在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发挥着突出作用。贫困村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什川乡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以“政府推动、能人拉动、大户带动、单位牵动、干部领动、企业促动”为动力,以标准化养殖企业为载体,充分发挥能人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针对农户发展愿望,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根据需求协调解决贴息贷款为贫困户养殖提供资金保障,大力发展养殖业,帮助农户通过养殖来实现增收目标。第15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