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 勤勉自强,掌握新科技;奋勇争先,驾驭刨煤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全矿职工家属 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许晋斌,我汇报的题目是。勤勉自强,掌握新科技;奋勇争先,驾驭刨煤机。2003年4月1日刨煤队成立时,我被矿上聘为队长。作为一队之长,两年来,我亲眼目睹和感受了刨煤队在凤凰山矿母亲怀抱中从诞生到成长的艰难历程;作为队里的一员,我 与工友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其间,一些工作片断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忘怀,并为之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进入2002年,我矿3X煤优势资源濒临枯竭,9X煤开采成本居高不下,多经三产令人堪忧。凤凰山矿出路何在。站在事关矿山长远发展的高度,立足当今世界科
2、技发展的前沿,为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集团公司领导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投资近亿元,引进了德国dbt公司刨煤机,以加大我矿9X煤的回采力度,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早在集团公司一届四次职代会报告中袁董事长就郑重指出:凤凰山矿3X煤已濒临枯竭,充分发挥刨煤机效能,尽快实现与成庄配煤,已成为解决凤凰山矿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矿党政也明确要求:刨煤队不仅要建设成为一支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采煤队伍,同时要建设成为一个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和学校。 肩负着集团公司二次创业的神圣使命,带着全矿万余名职工家属的千斤重托,2003年4月1日,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刨煤队正式组建成立了。成立之初,全队共有34名员
3、工,全部都是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从300余名报名者中层层选拔而出。但要驾驭迄今世界最先进的刨煤机,作为队长,我不禁心头一颤,悄悄地问自己,你能行吗。这毕竟是全国引进的第四套,集团公司引进的第一套全自动化刨煤机,它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采煤技术,其科技含量和技术难度你清楚吗。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我们首先从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入手,之后就狠抓培训,职工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我队职工宋大胖、靳守芳等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自费购买了电脑,学习刨煤机技术。 7月11日到8月18日,刨煤队兵分三路,先后赴西山、铁法和德国dbt总部进行实地培训。短短45天的培训,不仅仅要熟悉掌
4、握刨煤机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其原理和维护知识,这对刨煤队员工来说,压力之大,难以想象。45天的培训,如果用茶饭不香来形容的话,一点也不过分。在西山马兰矿实习的10名队员,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白天,要随当地职工同上同下,在井下摸爬滚打,晚上又要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各自的工作笔记。时隔数月,一名曾在马兰矿安装服务的翻译后来又到我矿服务,一到矿首先就问:“你们这儿那个小杨在哪里。在西山的时候数他提的问题多。”有一次,在马兰矿刨煤机井下调试的关键时候,刨煤机开关出现故障开不了车,急得马兰的跟班干部和电工团团转,束手无策,我们的支部书记张德彦笑了笑说:“能不能让我试试看。”在对方狐疑的目光
5、中,前后十几分钟时间,故障排除了,马兰矿跟班干部握着张书记的手,满是感激和羞愧地说:“晋城矿务局果真名不虚传哪。”在铁法晓南矿,为了掌握更多的技术,19名队员经常围住师傅问个不休,并想方设法寻找相关资料。一次,好不容易从工作人员手中借到一本promos控制系统手册,由于当下找不到复印机,对方要得又紧,他们就连夜拆开,分头抄写,趴在床铺上挑灯夜战,9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凌晨5点,才全部抄写完毕。而他们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但是看着厚厚的一本已经装订成册的特殊的“书”,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实习,就这样结束了。由于海关商检的影响,到货时间被迫延迟。但刨煤队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在职工
6、全部分到下机电实习的同时,全体队干不等不靠,抓住这一空隙,根据刨煤机设备操作手册等相关资料,结合外培实践经验,在矿党政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编印完成了6章20多万字的刨煤机培训教材,下发到了职工手中。这是国内第一本自编完善的刨煤机培训教材,是刨煤队全队职工心血的凝聚啊。 终于,比预定到货期推迟了一个半月后,设备陆续抵矿。开箱工作被迫于10月27日才开始进行。按照老外推算,仅拆箱最少需要15天时间,井下安装最早要在12月10日才能进行,至于设备调试、试运转那就是春节以后的事情了。然而时间就是效益,我们和时间开展了一场艰苦绝伦的竞赛。原机电矿长特助耿德玉,每天除了白天到安装车间把关,协调工作,晚上还要和职工一起参加培训,研究方案,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嘴里全是泡,但他从来没有说要休息一下。书记张德彦,父亲病危弥留之际,他还在井下和工人奋斗在一起,都没有来得及看上父亲最后一眼被誉为刨煤队“活字典”的机电副队长司雷山,对设备存在的每一处瑕疵都精心测量,常常为了绘制一张图纸通宵达旦,无论在何时何地,不需查找图纸资料,就可以告诉你所需要的每一个技术参数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