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百问”系列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 朱家珑 王向东 问:语文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语文素养的立体构建。苏教版教材按目前这种体例编排,主要是不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呢? 答:不少老师在与我们的交流中都提过单元安排问题。我们教材编写的体系是受什么制约的呢?我以为,主要是受语文学习内在规律的制约。有老师提出,学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学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其实恰恰就概括出了母语学习的特点。常言道,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理科学习像筑塔一样,它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非常严密的知识体系;而母语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内化
2、的过程,像聚沙一样由少到多、慢慢累积的过程。所以说母语学习具有非线性、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母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语言模型、思维习惯、生活经验、审美取向、情感体验等多维融合、逐渐建构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是靠编排线性的单元专题就能奏效的。所以我们编写教材时,首先考虑为孩子提供符合他们语言多维建构需要的、丰富多元的、文质兼美的精品课文。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语言学习是一种自然之道。他们从出生起就开始学习语言,凭借着对母语的敏感,孩童们在一个多维并进、反复实践,逐步积累的语言环境中接受母语教育。而作为儿童母语学习的范本,文质兼美的课文是编者编选教材的第一追求。诚然,课文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联系,也正因为
3、这种联系而将它们组合在一个单元之中,但这种联系有时也是宽泛的、宽松的。因为儿童直接学习的不是从课文中抽象出来的所谓主题,而恰恰是一篇篇优秀的课文语言本身。如果严格规定每个单元的主题,就可能造成一些优秀选文因与主题不符而被舍弃,也可能会因为主题的需要而使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文章入选,这显然是舍本逐末之举。我们一方面打破过去以知识点、能力点为体系的单元组合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便教利学的语文教材体系,几年来,这种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提倡独立思考,不搞简单的拿来主义,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在继承母语教育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打造精品。现在看来,
4、这对形成一套有特色、有生命力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吕叔湘先生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习惯。不管是听、说、读、写,必须要达到习惯、技能,达到这个程度才管用。当然这里面也有知识,但主要不是知识系统的构建,它是技能形成,习惯形成,达不到这个水平是没用的。所以课标在对语文学习规律性的表述上,特别强调了要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靠什么?靠平时日积月累,经常地读书,经常地思考,总之一句话,经常地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当中,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语文水平提高了。这也说明了苏教版教材摈弃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的传统做法,而代之以字词句篇因课设练循环往复综合学
5、习的方法是正确的,是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 问:应该说,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量还是比较恰当的,既不是很多,也不是没有,对此是不是为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淡化“训练”的思想呢?每篇课文后面为什么都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读写词语等近乎“千篇一律”的练习呢? 答:在一段时期内,语文教学中的训练被提到了不恰当的高度。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宝贵的童年淹没在题海之中,机械的训练使本来意趣横生的语文变得枯燥乏味。人文精神的失落、语文教育本位的失落使许多有见地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感到忧虑。新的课标针砭时弊,在课标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6、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说,对语文性质与地位的这一阐述是正确的、深刻的、划时代性的。为了克服语文教学繁难偏旧的倾向,新课标确实淡化了训练的提法。在两万字的标准文本中,仅在教学建议部分的第四小点“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提到一次训练,而且给予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标准”的研制者觉得还不够,接下来又说:“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读这一段话,有几点要明白:训练是要的,特别是针对基本技能形成的训练尤其需要。这种训练有一个前提: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言积累”,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
7、用”,防止把训练的位置提得过高,从而偏离语文教育的目标。保持学生学习的后劲,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课标”里削枝强干、以简驭繁,提出了“识、写、读、背、作、习”的语文学习“六字诀”,固本培元,着力为学生夯实语文基础。为了凸显这六个字的语文学习目标,我们在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反复出现,目的就是给老师以强烈的目标暗示。同时,也是留给学生以必要的训练机会。研究过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练习的老师,有的曾经认为这个练习比较单调,其实,这正是苏教版的明智选择。将可有可无的练习一刀砍去,这样才有可能练就学生语文教育的“
8、童子功”:一手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有人说苏教版教材的训练安排是以读书为“经线”,以“双基训练”、情感体验和迁移运用为“纬线”,使学生在读书中得以积累语言,形成语感,历练技能,陶冶情怀,发展个性。这种经过科学安排的、日积月累的训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将对儿童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苏教版小语教材是重视训练的,也是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的。而那种失去了固有的活力和生机的语文训练是应该摈弃的。 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如何注意为学生打好文化底蕴的? 答:什么是文化?按学术界的通行做法,概念可以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进行阐释。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9、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狭义文化则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套文化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湎价值观念系统则是其核心。要探析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无疑当取后者。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文化底蕴?主要指中华民族几干年来积淀的文化传统和当代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精神、情感、心灵意识,包括狭义文化所指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就教育的本义来说,也是教育的终极意义,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语言中人文主义情怀、智慧和创新品格的教育,自然担当着传递汉民族文化底蕴的重任。没有文化底蕴的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语文教育。 那
10、么,我们的教材是如何注意为学生打好文化底蕴的呢? 以“国标本”四年级(上册)为例,可分习惯、课文、习作、单元练习几大块。本学期,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习惯篇”安排了“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两个专题,不仅让学生学会读“有字书”,还让学生学会读“无字书”,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立足打好素质基础,蕴含了对教育对象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言和精神“矿藏”。“练习”中一般设置“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等内容,就拿“读读背背”来说,主要编排了“语串”和一些典范的语言材料,如格言警句、古今诗文、谚语对联等,意在开掘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示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让学生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自觉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可见,我们遵循的是掌握工具与人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重视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使每一课的教学都能让学生完成一次心灵的装备,让多彩而悠久的汉文化、正义和爱心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心灵深处,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