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我偶尔发现的一篇一位二年级家长如何辅导自己孩子写作文的文章,很不错,说出了我想对各位家长说的话(红字部分)全文摘抄如下: 最近几周,丫丫的周记被老师当作优秀作业在班上读了(总算能在班上出人头地,暗自替她高兴下先)。不过写周记日记可真不是个省心活,如果不启发的情况下,她有可能啃着笔头一个小时也蹦不出来几个字。 找命题就是个难题。大多数周记老师是不命题的,这就需要找出一两件一周来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来。感兴趣的事情话题自然多,这个工作自然由她自己来完成,毕竟是自己经历的嘛,感受最深刻。比如她吃到了盼望已久的棉花糖,就促成了一篇小文吃棉花糖。但有时候老师是命题的,比如说买菜这是她从未经历过的事
2、情,根本无从下手。 于是平时不买菜的我,带她去了菜场。经过观察,她选择了几样蔬菜,写到了纸上,给这些蔬菜清单加上ABB的形容词,再进行一番形象的比喻,貌似也不错。 可我心里总是别扭,为什么脱离我的引导她就写不成呢?为什么在家写能写得不错,但一到考试写话就蔫了呢?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怎么能叫写作呢? 我问了高人-阳光老师,她建议:最初起步最好让孩子写段,别要求孩子完整地叙事整个事情。写段锻炼孩子观察力,也省得将来孩子不会具体描写,只有观察细致,文字才有嚼头,也才能生动哦。每个事物都是丰富的,表面都一样,但内容未必一样。这就好比大街上匆匆而过的人们,表情虽然一样,但每个人都是有内容的。 写段,并不是
3、分段写,而是在生活里选点,抓住某一个细节,某一个表情动作细致描写,不求事件叙述完整但求描写丰富。完整的文字对孩子来说很累的,文章先有句,然后段,然后篇,不能倒着来的。段写不好,文自然味同嚼蜡了。 经过阳光老师的点拨,我拨云见日:我们学写作文时的六要素,其实对一二年级写话阶段的孩子来说,并不适用呢。时间地点可以不交代的,起因结果也不必按套路来,抓住人物和经过精雕细琢就可以了。现在是锻炼观察能力的阶段,而不是写文章大而全的时期。(并不是说写作文不需要交代清楚六要素,而是低年级孩子写文章一旦框进了六要素里,就很容易写成了流水账、白开水)。 我告诉阳光老师我是这样启发丫丫的周记我长大了想做.的:她说她
4、想当画家,想画美丽的图画。我就说你想想为什么想做画家,准备画给谁,画什么内容的图画呢?(我想肯定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启发孩子的) 阳光老师立刻发现了问题,说:你不能代替孩子思维,也不能让孩子顺着你思维去写,作文的思路家长不能给。 我说:可她没有什么思路呀?怎么启发她呢? 阳光:孩子不是说要做画家了么? 我说:可怎么启发她呢,如果不引导的话,她就会几个小时就崩出那一行字。 阳光:让她说,你听,可以适当提问 。 突然间,我明白了。早晨我跟丫丫一边走路一边聊天的启发,其实是套牢了她的思维模式,把我的想法灌输了给她,甚至我可以想象出来经过启发后丫丫写出来的日记雏形:长大了想当画家,画坚固的楼房给地震灾区的
5、孩子们住,画青藏高原给胡锦涛爷爷,画个钟表给缺时间的妈妈,画匹马给爱旅游的爸爸,画烤鸭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虽然这些都是丫丫自己的愿望,也都是她自己思考的结果。但不得不说,我给她限定了一个框框-为什么画?画什么?画给谁?也许成文后一定是篇好文章,但有我代位思考的痕迹。 我请阳光老师就我长大了想做.这个题目设计问题启发孩子,阳光老师却讲了一个她和儿子的故事:昨天中午我让儿去买他爱吃的小菜,去了都近1个小时也没动静。我开始胡思乱想,最后想出门去找。结果刚一开门他就回了。我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儿说去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几乎走遍了所有菜市场,也去了超市,从我家到超市得有1000米的路程。这个事情说完
6、一般情况下也就过去了,我说儿啊,你都不知道当时我多么担心呢。我就把我心情从平静到焦急到胡思乱想一股脑全说给孩子,很风趣很幽默。儿子呢,受我感染自顾自的也说他买菜的心情,而且孩子还特愿意说他的感受,什么怎么跑路呢怎么问啊怎么失落啊,只不过当时我也没说写下来吧。早起他还问呢 妈妈你再和我说说你昨天的心情吧 。 听完阳光老师的自述,我想这就是润物细无声了,无痕的引导有心的教育。我又问了一个问题:口述时很好,但到写的时候又内容全变了。她会忘却一些内容,又添加些无用的东西。 阳光老师笑答:因为你太贪了,你想让孩子一气呵成。孩子思维是跳跃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让孩子从段开始写的原因。 真是的,文字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文字的魅力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功夫花在平时,才不至于在考试时捉襟见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