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一 期 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春季是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流行季节。为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典型经过分3期。1.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浮肿。少数病人病初12日在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2.出疹期:于第4日左右开始出疹,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体温高达40度。3.恢复期:皮疹出齐后
2、,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天降至正常。若无并发症的典型麻症全程1014天。本病潜伏期为1014天,隔离期至出疹后5天。2、风疹风疹是一种临床症状轻、预后良好的病毒性传染病,容易被人们甚至临床医生所忽视。然而风疹是造成胎儿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风疹的典型症状是经过1618天潜伏期后出现轻度发热,卡他、皮疹、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孩子发病往往首先发现皮疹。(而麻疹为先发热)。风疹的皮疹第一天即可布满全身,第二天先出现于面部的皮疹开始消退,3日内基本消失。故有“3日麻疹”之称。风疹的典型症状与典型麻疹的3-3-3现象有明显区别。风疹隔离期至出疹后5天以上。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
3、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材不适症状。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本病潜伏期约1421天,隔离期:自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4、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传染。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
4、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经710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水痘和蚊子块的区别:1.观察非裸露部位是否有红色斑疹。2.观察24小时,看红色斑疹是否出现水疱。水痘的隔离期为: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患儿头面部已愈,但身体部位还没有全部结痂,应当继续隔离。5、手足口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临床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病程经过较短,约410天,多在一周内痊愈。6、肠道病
5、毒71型感染防治知识肠道病毒感染顾名思义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71型为新型肠道病毒的一个血清型,是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等的常见病原体。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甚至引起死亡。该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肠道病毒71型感染后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多数患儿突然起病,约半数患儿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症状,多在38度左右。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肠道病毒71型感染往往会伴有较为严重
6、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性心肌炎等,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儿咽喉分泌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传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感染。预防措施: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被肠道病毒感染的可能。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2、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3、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4、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的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