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诊断保护生物多样性 姜文良星期一第三节课,我听了八上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节。本节课,围绕研微型课题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创设案例研究来分析。 情景创设,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图片、视频、实物观察、标本、模型、讲故事、调查、表演等方法来完成。 本课内容知识难度不大,教学素材丰富,学生比较感兴趣,因此,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从而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行为。根据这课的特点,主要是从图片、故事、
2、介绍动物、看视频这几种方法来进行体现的。 情境一:在上课开始,先向学生展现我国长江的特有的珍稀动物白鳍豚的图片和视频导入。这段视频有音乐,有文字,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学习的状态。我补充“淇淇”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我国最终也没有获得人工繁育成功,从而让学生遗憾。再讲述2006年六国考察团考察宜昌至上海段搜索白鳍豚的事情、最后让学生知道,白鳍豚已在长江灭绝。我观察,同学们非常专注,用真实的事情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感受住在长江边,而长江里的特有物种已灭绝,从而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引出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课题。 情境二:讲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时,通过图片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北京南海子世界动物灭绝
3、的墓地,并简要介绍了倒下的、半立半倒的、直立的墓碑以及手的含义,再讲到倒数第三块刻着人类,让学生明白,随着一块块石碑的倒下,最终,倒下的也是我们人类自己,从而从思想情感上认识,人和动物是一体的,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那有哪些动植物跟白鳍豚的命运一样,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呢?用图片展示、组内讲解、班上介绍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想去挽救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情境三:资料分析:简介藏羚羊时,我出示图片,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好好看,有的说好可爱。我介绍它也是我国特有的,它耐高寒、抗缺氧、对食料要求简单、且抗病能力极强,它身上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而就是这样的一种可爱的动物,却惨遭屠杀。展示藏羚羊被杀的图片,我观察到学生的情感被调动,学生气愤地分析原因,也说出了我们身边乱捕滥杀的事例,比如捉蛇卖几个钱、带着猎枪上山打野猪、野鸡、猪獾、白糜子,夏天捉石蛙等现象,学生从而明白了,是贪婪、暴利、人们的虚荣心让动物陷入灭绝的困境。再让学生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应如何做,从而使保护动物的思想深入人心。 课题研究促我成长,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总觉得我的思想和研究停留在低层次上,缺乏深度。以后,我要多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自己教育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用别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喜欢我这个老师,从而改变成绩滞后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