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23564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灵宝市第一小学 杜艳琴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着力两个转化:一是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直面文本,通过阅读、理解、体验、想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个性化的感性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透过形象感悟到背后隐含的思想、精神、品质,受到情感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是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言语材料,从而促进自身语文能力的发展。由此,本课教学应以语言文字的学习、实践为主线,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从文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

2、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触动心灵,升华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质疑揭题: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永生的眼睛(板书)齐读两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课文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来,完成课后的表格。1965年炎热的夏日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给“我”上了一课1980年的一天父亲因病搬来与我们同住“我们”经常讨论生与死的问题1986年的这一天后的两周女儿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我”同意捐献女儿的

3、器官又三周后收到角膜银行的信女儿的眼睛永生了谁的眼睛获得了永生?(指名说)永生的仅仅是眼睛吗?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相信你会对“永生”一词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一)读中品味,领悟情感。 11965年炎热的夏日,母亲因病去世,面对器官捐献,琳达和父亲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快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自由地读一读。 2指名读句子。 3(出示父亲的话)“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抓住重要词语(“最珍贵” “有意义”),联系上下文谈理解。4、创情境指导读父亲的

4、话。5、1980年的一天,父亲因病搬来与我们同住,“我们”经常讨论生与死的问题,听到器官捐赠,温迪是怎样的反应?同是14岁,面对母女俩的不同反应,你有什么疑问? 随机处理,引出父亲言语的重要性。(父亲不仅教育了“我” ,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温迪。) 6、找一找父亲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名读:“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而重见光明,并像你的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么美妙!”师生接读:“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他们的女儿也能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自豪。况且当你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的时候,又会多么骄傲。” 抓住重要词语(“美妙”、“自豪”、“骄傲” ),与同学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到

5、:这份礼物会给盲童、盲童的家庭、捐赠者家庭带来美妙、自豪和骄傲,这份礼物也就显得格外的珍贵。) 指导学生想象朗读父亲的三段话,读出自己的感受,并用一句话概括父亲的心愿。7、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二)心灵体验,深化情感。 1琳达会为父亲所作的一切感到骄傲,还有谁会感到骄傲?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走过去紧紧拥抱外公。” 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温迪激动的泪,骄傲的泪。 2分角色读温迪与母亲的对话,再次感受这份“骄傲”,师生合作读。 3父亲的一番话曾给琳达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此时此刻,女儿的话又给她怎样的触动? 读句子:“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

6、他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怎样的一种骄傲!” 父亲所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留下的是什么? 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_仍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 这是怎样的一种骄傲!再读文中的句子。 4此时此刻,在温迪的身上我看到了爱的延续!51986年失去父亲仅仅两周之后,女儿温迪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此时此刻的琳达,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再一次签署了器官捐献同意书。 6三周后,琳达收到了一封来自角膜银行的信,让我们怀着感激之情自由读。7、角膜银行的信让琳达倍受安慰,也让她万分骄傲,因为她想到了两位盲人正用她女儿的眼睛欣赏着这个多彩的世界!

7、猜想:琳达以后会怎么做?两位受到帮助的盲人呢?8、琳达家感人的故事讲完了,说说:除了眼睛,还有什么获得了永生?(精神) 三、升华情感,回归主题: 1琳达一家捐献器官令人感动,而向他们为器官捐献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还有很多,出示人物图片及简介。 2交流有关调查资料(一组数据)。学了这篇课文,看了这些资料,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3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用心记住这段触动我们心灵的话语,再读父亲的话(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四、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通过讲事例、办手抄报或写倡议书等方式向你的家人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 母亲 琳达 父亲 捐献角膜 关爱他人 无私奉献(精神永生) 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