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之我见昭化区柳桥乡小学 徐春春【前言】:中国农村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受隔代教育,不自信,关爱少,见识少,胆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样或多或少的制约了孩子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作为教师是孩子学习成长环境中的主导者,不是亲人,胜是亲人,更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给这些孩子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很必要,让他们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摘要】 :本文从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孩子自信、充分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等方面论述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氛围不和谐造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分析、克服这些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关键词】 :自信 理解 尊重美国心理
2、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智商,更重要的取决于他的情商。我们如果面对的是天真无邪、智力正常的孩子,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喜欢学习,主动去学习。一、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在自信中发展自我对学生而言,自信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和创造力,能更好地促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性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曾经接过一个五年级的班,班上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学生做星号题和思考题(以下简称“两题”)。为了鼓励学生做“两题”,我承诺:每做对一道加10分,凑满100分有奖品。可尽管如此,做“
3、两题”的学生并不见增多。问他们不做“两题”的理由,回答是“太难”。而实际上,“两题”对中等生来说,完全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形成了“两题”可以不做的定势,思想上有了惰性;二是总认为“两题”很难,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鼓励学生:“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我要求学生做题之前先把题目读三至四遍,再进行有序思考,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经过一年的实践,班上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自觉主动的完成“两题”。他们在解答“两题”过程中,锻炼了意志,发展了思维,拓宽了思路,培养了探索精神,品尝了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二、充分理解
4、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不断激励自我学生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老师不要吝惜对他们的赞扬和鼓励。告诉这些学生,你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你努力,老师知道你一定能赶上。这些学生身上那不易被人觉察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功。反之,如果我们给予这些学生的是责备,是轻视,他们身上的种种潜能将随着岁月消失殆尽。我深刻的记得,那时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从来不听讲,也从来不做作业,总是独自在本子上画画。于是课后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听讲呀?”他说:“我听不懂。”我说:“我很理解你”,听我这么一说,我当时看到了他真诚的目光,他信了。我又说:“你试着认真的听几节课你会发现数学课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接下
5、来的日子,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给他鼓励,还给他补上必要的基础知识。这个听惯了训斥话的孩子,居然也能认真听老师的课了,并且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走进孩子的心灵,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激发他们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热情,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快乐。三、充分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等待填满的容器,要让人类文明转化成学生自身的知识和财富,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古代文明成果。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层次:(
6、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课件显示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直径2厘米的圆,这两个图形的对话,由正方形的周长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2)动手测量,理解概念。(3)揭示矛盾,大胆猜测,刚才大家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现在你还能用这两种方法量出你桌上的那个用软布剪的圆和那个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吗?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测量,使学生认识到以上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再思考有没有普通适用的方法。(4)操作实验,揭示规律。使学生自己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总之,教学中,教师应在人格上尊重爱护学生,在情感上关心理解学生,在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各方面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 【1】 丹尼尔戈尔曼 : 情商,中信出版社,2010.【2】戴尔卡内基:人性的弱点,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中山大学出版社【4】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 【5】卢勤 :告诉孩子,你真棒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 ,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