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简析 五年级共2个班,共91名学生。在上学期的期末统一考试中,品社成绩普遍较好。但也反映出了一些容忽视的问题,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知道在课堂中学品社,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克服。 二、教材总体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
2、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 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 第二单元 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 不屈不饶的中国人;第四单元 日益富强的中国人。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 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2. 养成文明礼貌、
3、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 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4. 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5. 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6.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 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 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提供的方便。 能力目标: 1. 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探究活动。 2.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 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
4、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4. 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5. 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6. 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知识目标: 1.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 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 知道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4. 知道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了解法庭审判的基本程序。 5. 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危害健康的东西,用积极的心态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6. 知道生活中的许多规则能给社会带来秩序与公平、安全与信任。 7. 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本
5、,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8.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9. 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方法与措施 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 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2015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数学,本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9人。总体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仅小部分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较浓厚,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
6、讲,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另外还有一部分后进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底子薄、惰性强,这二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
7、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
8、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的重、难点: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三步计算文字叙述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检验,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学会小数的意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近似数
9、。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近似数。3.小数的乘、除法。重点:掌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行简算。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行简算。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重点: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难点:画三角形的垂线和平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五、教学措施: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5
10、.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6.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8.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
11、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
12、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
13、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
14、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
15、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