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教学的效益——浅谈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方法.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22783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教学的效益——浅谈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教学的效益——浅谈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教学的效益——浅谈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教学的效益——浅谈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教学的效益——浅谈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教学的效益 浅谈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方法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散文题材的文章占了很多篇幅,这些散文品类繁多、意境丰富、构思精巧、手法多样,每篇散文就是一个世界,可以教的东西很多,因而要把散文教好,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如果不择教法,不懂得取舍,教学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而且散文教学有别于语文书中的其它文章。比之于议论文,议论文可以围绕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客观有力地教授一些文体知识;比之于说明文,说明文有说明的中心、说明的方法,几堂课下来,学生们基本上能做到知识点的运用,在阅读其它类似的文章时能做到举一反三了。但散文的特点,决定了散文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

2、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地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所以,散文本身特征的不定性,带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定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散文教学的课堂效益?通过观摩一些精彩的散文教学课堂,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要提高散文教学的课堂效益就必须抓住不同的散文的不同的特性,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这是因为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的为了学生,因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师也不例外。也就是说,

3、散文课堂教学设计原则不仅要考虑教材本身的特点,更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做到古人所提到的“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益,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现用的教材中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占了多数,我就以这两类散文为例,归纳了以下三种提高散文教学课堂效益的方法。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教师如果能依据学生的兴趣去安排教学内容,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肯定是密

4、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因此,阅读教学还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而学生对于语言的深沉体会也应不止于对文章本身的阅读,有时候,作品中的感人情节,或许已在他们的心里泛起了涟漪,这时候教师应抓住契机,让他们动起笔来,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片段,说不定这一句话,一个片段就是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点。因而我们不妨把散文教学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既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魅力,又能够学以致用,自

5、己慢慢学会写散文,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课文,这无疑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那么究竟该怎么入手呢?无疑是应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一篇散文中那些内容是学生有兴趣的呢?众所周知,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聚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以叙事性散文为例,这类散文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并引起读者的共鸣,关键就在于文章里有感人的细节,文章的“文眼”往往是一个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就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6、应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散文阅读教学,并用写作练笔来加深理解,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内涵。在这里,我就以叙事散文名篇背影为例,谈谈散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的问题。比如说背影中的“望父买橘”的部分无疑是这篇文章最动人的地方,也就是“文眼”抓住这一点,就又可以“大做文章”了。为此,可在课堂教学上作出如下设计:1.导入:这学期的课文中,有一位散文大家就借用这样平实的文字讲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同学们能猜到这位散文家是谁吗?2.讲解:A.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作者和父亲的那些事。B.说说,全文最精彩的是哪个情节,说明理由。重点探讨望父买橘的段落中的动作描写的好处。改

7、短背影中的动词,体会动作描写要展开来,要准确,要传情。改长背影中的动词,加上修饰语,体会动作描写,要简洁,准确,符合语境。借助段落修改与原文比较,点出动作描写的精彩。3.仿写一个片段。“妈妈(或爸爸,奶奶等)为你烧早饭”,或“发现你偷偷看课外书”时的的情景,用今天讲的动作描写、对这一情景进行恰当地平实地描绘,要求真实地再现生活。4.师生交流、点评。5.与原文的望父买橘的段落进行比较,再次深入体会作者的深情厚谊,并能说说作者与父亲间深情厚谊背后更多的生活背景。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片段写作能力,而且在自身对亲情体会的基础上,更加理解作者写这段文字背后的情感,因而,这种写作练习无疑能促进学

8、生对文章的理解。在背影中是一处动作描写,在其它散文中,也一定能找到类似的“文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读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捕鸟的动作时;一定会不自觉的想到自己童年的游戏,何不也写一下,这是否更能让让你体会到作者童年是的快乐;当读到端午的鸭蛋中对鸭蛋滋味儿的描述“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时,那么在自己的味觉是不是也在蠢蠢欲动,想到了外婆的红烧肉,或是妈妈煮的粥呢,那也可以写一写,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那浓浓的思乡情怀。抓住细节,写细节,同时也能让学生加深“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的理解。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于情,总是能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课文的意蕴,

9、并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阅读的再创造活动,叶圣陶就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只要找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结合点,舞好这两柄“利剑”,让“双剑合璧”,相信一定能取得散文教学的最大效益。因此,教学散文时,我们不妨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情感上了点拨,采取以写促读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益。二、应用传统朗读,吟诵作品,情境体验吟咏朗诵,是从古至今最简易有效的读书方式之一,即使一个对语文最不感兴趣的学生,让他读读书,他也会乐于接受。纵观散文,其共同特征是情感细腻、丰富、独特是,而语言就是作者情感的外化,所以品味语言,对阅读散文

10、来说是很重要的,但与其它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这一类的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语言更具有诗意,因而,教学抒情散文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对语言的体会,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魅力,是靠教师翻来覆去地讲解吗,我想这也只是用老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没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效果。有时候,不如放手课堂,让朗朗的读书声代替教师的讲解,从读书中感受作品的魅力,不仅可以让学生体味文字的妙处,更从语言的音韵节奏上聆听妙音。故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想对于抒情像散文而言,这一点同样非常适用。这里,我就用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说说朗读吟诵对于提高

11、散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处。春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1范读(要求学生轻轻的闭上眼睛听读)2引人课题老师读的朱自清的春问美吗?课文美还是老师读得美?(二)品读赏析1.通过听读,作者笔下的哪些景象在你脑海中形成了美丽的画面?)2文中细笔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草、花、风、雨、人)3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4.你能在课文中找到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吗,并为我们朗读出这种合格情感。5.学生找出后,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6.读完师生共评,如果读得不理想,教师可穿插朗读指导,可邀请同学竞读。(朗读指导,以春花图为例)A首先把握基调(喜悦)B注意重音:能体现春花特点的

12、关键词要重读,如:“让”“都”“满”“红”“粉”“白”“火”“霞”“雪”“甜”“闹”“遍地”“散”“眼睛”“星星”“眨”(指导完后请学生读出来)C注意语速快慢和连停,如:“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儿,杏儿,梨儿”“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等排比句整句话语速要稍快,各排比句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之间要注意连读,同一句内不同意义单位间要停顿,如“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儿”“树上仿佛/已经满是”7、全班齐读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学从朗读入手,利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朗读竞赛等多种形式,整篇课文的教学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13、。使学生在不断的“读”中逐步加深对“美”的体验,逐步感受春天带给人们的奋发向上的情感。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最关键地是,朗读这种学习方式能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乐于接受,只要注意到,以读为本,并非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更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这样的朗读将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因而,教师应让吟咏诵读的教学方法走进散文教学的课堂,用朗朗书声和作者情感“共舞”,用吟咏之声体味作品的情境,让学生对于作品做到“耳闻目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三、从比较中突破,加深

14、理解俗话说,有比较才又发现。对于文学作品也一样,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去教学,有时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做法。散文教学也是一样。不论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有时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表达相对含蓄,光看读几遍课文可能无法理解作者所写的内容,那么教师可以借助比较阅读的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当然,教师应当对文章本身有深入地钻研,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比较阅读的作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一,可以阅读同一作者的其它文章,比如说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我们可以加入这样的阅读内容,“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

15、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这段汪老先生对家乡咸菜的描述,定能加深学生对端午的鸭蛋中作者情感的体会。其二,也可以是同一文本里的内容比较,比如背影里面的几次落泪的比较,更能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其三,也可以同其他作家的作品比较,当然题材或写法应该是同类的。比如对于郑振铎的猫这篇文章,就可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名家写猫的文章很多,比如可以拿老舍猫来作比较,教学重点可以分两部分,第一是比较两片文章的共同点(语言风格上是一致的,都运用了通俗晓畅的语言;第二是比较思想主题的差异(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字里

16、行间流露出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而郑振铎文中的猫更多地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作为“人”应学会客观公正地待人处事,应拥有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这样的比较阅读,能让文章的主题内涵更深刻地显露出来。比较阅读的方法很多,不能一一赘述,但运用对比法进行散文阅读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让学生避免用单一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习惯,从而提纲课堂教学的效益。所以不论从散文作品本身的特点来说,还是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规律来看,比较阅读的方法是值得尝试的。当然,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去选择最适当的方法去“传道授业”。用自己思维的火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提到了“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多多挖掘教材本身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从而提高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