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心得体会今年我们永丰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展高效课堂活动。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探究活动,经过我们小学数学组一个学期的探索研究认为,作业优化设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作业的优化设计就是把作业分为三个不同的的层次:分A、B、C三个层次。A代表学习好的学生,B代表成绩中等的学生,C代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俗话说因材施教,我们是因材而练,让好的学生吃好,差的学生吃饱。下面就谈谈分层作业设计方面的一点体会:一、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学生的情况分层次。设计发放学生作业问卷调查表,并将调查表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现状。根据班里的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三类(A、B、C)两头少一些,中间多一些,同时和学生沟
2、通,这样分的目的是为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而且我可以采用灵活的鼓励机制,让优生更优,差生转化。二、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多样性作业。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不同的练习,例如我们在计算教学当中要求C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B层同学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计算能力;A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中,要求A层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多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图形分析题意,并把线段图画在作业本上,写清解题
3、思路,分步解答,或先分步,再综合解答;对B层学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题意,尽量用综合算式解答,并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拓展性题目,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C层学生的要求是必须用综合算式解答常规练习题,解答开放性题目时,提倡解法创新,要做到举一反三。所以我校教师从高效的高度,认真研究三个层次学生的现状,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在布置作业作业时遵循:对低层次学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层次学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对高层次学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三、作业的批改A层次的学生的作业,老师指导批改;B层次的作业由A层次的批改,教师检查;C层次的作业由B层次的学生批改,教师检查。这样取到一个学生的传带帮的作用,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体现高效。我们经过一个学期探索和实践,学生明显感到数学作业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其中成绩好的同学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进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