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纠正对策 幼儿教育对于个人乃至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但是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旨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幼儿教育却逐步脱离了正常的轨道,进入小学化教育的误区,这种教育倾向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着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教育倾向则需要政府、社会、幼儿园、家长的共同努力。一、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小学化的教育倾向是幼儿园体制转型后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教育资源相对优越的公办园尚不能满足适龄幼儿的入园需要,幼儿
2、园课程也是以分科教学为主,主要是五大领域内容,集体教学活动地位突出。幼儿教育基本体现了其社会性、公益性、教育性。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下,90年代一些部门办幼儿园或关闭、或合并、或私人买断推向市场,加上国家政策缺乏有效的规范,政府教育机构缺乏有力的监管,私立幼儿园就如同雨后春笋,越办越多。毋庸置疑,私立幼儿园作为公办幼儿园的补充,有效地缓解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国家对幼儿教育投入不足,幼儿园为了生存、发展,办园者为了追求投资的回报,使得幼儿园逐步脱离了公益性和教育性,走向小学化教育的误区。因为一些看似新颖的课程,比如蒙氏、快乐识字、珠心算、逻辑狗以及轮滑、游泳、体操等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特色班,
3、让家长觉得孩子学的知识和特长越多越好,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而担负着指引和标杆作用的公办幼儿园,也或多或少受这些现象的影响,开始有了小学化教育的倾向,使得一些幼教机构存在“重教轻保、重智轻德、重智轻体”现象。而幼儿入优质园、 普惠园难、入私立园贵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幼儿教育小学化、办学自由化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2、家长对幼儿发展不合理的期望是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倾向的诱因 为了解当前家长对幼儿园开设课程的看法,有利于幼儿在园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设计了“关于幼儿园课程”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大班幼儿。调查结果表明:86%的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看中的是教学理念新,管理规范,师资队伍强。而看中特色教育开展的为2
4、3%。97%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3%的家长认为时间太长;95%的家长认为在幼儿园期间既要玩又要学;52%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部分小学课程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小学教育、以免上学后成绩落后;48%的家长认为在幼儿园大班应学习拼音;71%的家长认为要学识字;33%的家长认为大班要学书写算式;14%的家长认为要学珠心算; 29%的家长认为幼儿使用教材有利孩子学习,38%的家长认为不利;33%的家长无所谓。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认识比较模糊,部分家长既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又要求孩子在幼儿园要学习识字、拼音、书写算式等小学化课程;更有甚者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两
5、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太长,影响孩子学习。有的家长对孩子发展的期望值过高,偏信有些专家的理论,认为4岁是孩子语言、数学等发展的敏感期,为了不错过最佳开发期,让孩子参加各种相关培训。部分家长把孩子学到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特别是一些私立园为了争取生源,迎合家长的心理,开设小学课程。公立幼儿园坚持不教授小学内容也面临来自部分家长的压力。有的家长常常主动要求幼儿园增加小学课程,曾有一名4岁幼儿的家长多次找到园长反映,说在其它幼儿园入学的同龄幼儿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而自己的孩子却什么都不会,是老师教的不好,还是自己的孩子笨?另有一名家长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流露:自己的老大5年前上
6、幼儿园时、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会认很多汉字,现在老二也在园,认的字却没哥哥上幼儿园时认的多。类似现象不胜枚举。3、应试教育的压力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 也许我们不该指责家长,因为家长是无奈的。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的的前提下,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期望就只能以适应小学教育的要求为目标了。有的小学入学要测试,而测试题的难度却远远高于幼儿阶段的应知水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催生了择校,也助长了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教育风气。无数个高考者一分定终身的个例,无数个高校毕业生因为非211、985院校毕业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的现象,都
7、让家长不得不过早地让孩子在本该无忧无虑快乐玩耍的年龄进行强化性的知识学习。有的孩子因为不会做算术题而不愿意上幼儿园,产生厌学情绪。4、合格幼儿教师的缺失导致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教育为先,教师为本。而担负幼儿教育重任的幼儿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严重不足。一是过去国家统招统分,幼儿园师范学校招收的都是尖子生,后来发展到考不上大学的孩子被动选择上中专学幼师,从基本文化素质上打了折扣。二是幼儿教师工作辛苦、责任大、待遇低,许多人不愿投身幼教,即使在职也是能转行的就转行,造成幼儿教师严重缺编,有证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正常需求,一些无证教师充斥幼儿教师队伍。这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缺乏必备的保教知识与
8、能力,就只能用填鸭式教学,小学化教学,把孩子的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与创造力。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1、坚持依法办园 规范办园行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偏离了我们的培养方向,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要从根本上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一是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襄阳市-等。国家应该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二是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
9、见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幼儿教育发展的希望。三是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幼儿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理解与支持,长期以来全国幼儿教育经费仪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213,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条件简陋、设施匮乏。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满足实施新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各项条件,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更是任重道远。可实行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成本核算,按幼儿在园人数国家定补的方法补充幼儿园办园经费不足。,反对幼儿教育高档化、高端化,提倡办大众化幼儿教育。使办园不再是谋生的职业,办教育不再与盈利相联。只有政府投入到位,才能将保基本、广覆盖落在实处,才能使幼儿教育回归到政策轨道。四是保
10、证人员编制、确保班额不超员。合适的师生比例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五是严格收费管理。2、提升教师素质 实施科学保教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宽泛性,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特点,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刻不容缓。一是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幼儿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生的幼教专业的投资力度,源源不断地为各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提供合格的幼教管理干部和幼儿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更新教育观
11、念,提高教学技能。二是严格幼儿教师准入制度,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三是加强园本化课程研究,结合幼儿教育目标,开发适合幼儿身心健康的教学课程,提升幼儿教师全面的幼儿教育知识结构体系。各级政府在检查验收中,不能只停留在硬件设施设备、园所外貌,应注重办园内涵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把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检验幼儿园办园水平的标准。3、加强家长教育,摆正育儿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因此如果想要改变当前日益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只有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目标不是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幼
12、儿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时,才会将幼儿教育的发展拽回正确轨道。具体做法一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国家、省、市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及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理念,以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二是积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开放一日活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科学的办园理念及规范的保教活动,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从而淡化家长对幼教的功利心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育儿观,营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三是健全小学招生政策,消除家长的顾虑,这样才能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总之,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倾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未来。只有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育儿观念,这样才能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不良现象逐渐消除,让幼儿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