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阅读四步法”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的提出在当今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中,在各地中考高考的语文试卷中,阅读分析题型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说是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从学生的阅读分析水平来看,许多学生因找不到科学简练的方法,而导致该题型的得分不理想,虽有大量的阅读指导类资料,但不够精炼和系统,学生掌握较难。尤其是小学生,一二年级就接触阅读分析类题型,令许多家长甚至教师感到无从下手。在多年的毕业班语文教学中,我初步总结了一些语文阅读分析题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暂称之为“阅读四步法”。在这里,简要谈谈对这种方法的具体探究运用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一、理论指导,明晰内涵(第一步)“阅读四步法”从小的
2、范围说,具体内涵主要包括四个环节。1通读原文两遍,先细后粗,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动向。为什么要通读两遍,因为读一遍学生可能把握不准材料主旨;为什么有细读和精读?为什么要先细后粗?细读即精读,精读可以让学生最准确地把握材料信息,不至于以偏概全,误解中心,形成错误的第一印象;粗读即速读,一目十行可让学生快速提取重要信息,抓住文章主干,迅速把握中心。细读在先粗读在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避免“先入为主”给学生造成的错误印象,误导后面的答题。2审准提干,明确考查点,联系知识点,思考答题方向。题目的要求很关键,审不准题目要求和考查点,答案就答不到点子上,甚至还会出现答所非问、出力不讨好的现象
3、。审准题目后,就要进一步考虑出题人对文体的考查点到底是什么,侧重点到底在哪里,然后联系相应知识点,斟酌答案趋向。3找出文中相关段句词,组织答案。在低年级(小学、初中)的阅读分析题目中,尤其是在说明文、议论文中,一般情况下,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因此,答题时,要明晰提干要求,根据考查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在材料中先搜寻相关的段落,看看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哪一段或哪几段;在这个范围之内再择取一个或几个句子,抓其主干和精髓;接着再在这个或几个句子中选取涉及本质问题的词语,初步形成答案;最后顺畅词语成为句子,作为该题的最终答案,工整书写到答题处。为什么要按照段句词语的顺序查找答案,因为目标宽泛一些,可避免“漏
4、网之鱼”,杜绝答案不全面。实际上,答题时,不仅要这样较大的范围,还要将每一个问题向中心思想靠拢,尊重作者构思,遵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写作构思。记叙文的阅读分析尤为如此,甚至标点符号也不例外。4代入原题,进行验证。这步检查验证环节不是在试卷全部答完之后,而是紧承前面的三步阅读之后。这样做一是再读提干以防答偏题目、错题漏问,二是顺承答题语气,以便修正答题规律,使上下衔接自然。二、初步训练,形成网络(第二步)在学生熟记理论掌握要义后,教师根据浅显明晰的阅读文段进行“实弹演习”。这个过程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实践理论,二是拓展内涵。实践理论阶段就是教师首先将“阅读四步法” 在文段中进行讲
5、析指导,把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对学生训练可点面结合,讲析时面对全体学生,提问时重点指导学习组长,以便让组长讲析示范。课堂上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讲,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教师还能准确把握学情,当即点评指导纠正。组长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可放手组长指导组员进行理解讲析,这样以点带面循序推进,全体学生就会在较短时间内对阅读分析由抽象记忆到理解,进而形成初步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深入拓展第二环节(审准提干,明确考查点,联系知识点),拓展其中“知识点”内涵,因为到现在学生缺少的是对各类文体知识点的系统把握。这时,下发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考查点以及跟踪训练题,对学生进行文体“知识树
6、”的强化记忆,从而细化文体知识点,并进行初步训练,让学生在“联系知识点”答题时有章可循。(总知识树参考见文后,教师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某一章节,如“阅读分析”“记叙文”“实词”等某个细小范围绘制知识树)三、细化专题,提升能力(第三步)学生经过以上两个过程的训练,已经基本具备了阅读分析的水平,但针对琳琅满目变化多姿的题型,紧靠这点粗线条的勾勒是不行的,还需在细节上下一番功夫,那就是对每种文体的各个考查点作为小的专题进行强化指导与训练。这方面可以借助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如语文新课标、文体阅读指南、中考阅读文体答题规律等等,从中借鉴时新规则和适合学生与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容。通过指导训练,让学生达到无
7、论考查哪种文体,无论考查哪种文体中的哪一类小题,都能较为准确熟练地运用相应知识规律自行解决问题,并且正确率较高。四、走出题海,关注人文(第四步)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做题训练的层次,如果仅仅发挥它的工具性的效能,那就失去了语文本身的意义,语文的生命更在于它的人文性。教学中,我把阅读训练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照抄答案或空题不做,这两者都起不到训练提高的作用,甚至根本算不上什么层次。因为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思维没有得到锻炼,能力也根本不可能提升,属自欺欺人范畴。较低层次是先独立完成,后自行更正,这种做法对提高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因为学生如考试般独立完成后,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思维轨
8、迹,做完后立即对照答案找差距,用另一种颜色的笔改正过来。看到参考答案,学生对有的错题会一下子自己明白过来,而有的经过反复思考后还是不明白,可以在题号前划上“?”,以便找时间与学生讨论或请教老师。这样练习,对做类似题目还是有较大帮助的,但对文体整体把握还不够。第三层次就是在完成了第二层次后,再站在文体知识点的高度审视全篇,看阅读题目中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考查,根据材料内容自己再出几个题目,并订出答案,以更好地熟悉训练对这种文体所有知识点的考查。这样,做一段阅读分析,就等于做了一种文体的阅读训练。第四层次是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将文章作为作文的材料进行写作,实现读写结合,达成阅读写作双丰收的目标。第
9、五层次,即最高层次,就是学生在做阅读分析题目、增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真正从内心深处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与震撼。许多阅读文段,的确有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好内容,如果读了这样的材料,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角度发生改变,让学生的爱心善心得到发掘,让学生不良习惯得到更正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这也许就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这绝对不是能用分数和知识来衡量的。取得成效“阅读四步法”,从狭义讲是做语文阅读分析题目的四个步骤,在实践运用中,学生觉得由浅入深,容易掌握,阅读能力能较快地得到提升。许多学生还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英语阅读分析中,也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适用价值。从广义说,语文阅读分析的这个四步骤,是教师教学中渐进教学的四个层次,尤其是阅读分析的“第五层次”,既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更能较好地发掘材料本身的深层价值,从人文的高度从灵魂深处感染教育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