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6712741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血清(serum)血液离体自然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液体。2、 血浆(plasma)全血抗凝离心后去除血细胞剩下的成分。3、抗凝剂(anti coagulant)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4、红细胞计数(RBC)是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项目,常作为诊断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的主要指标之一。5、血红蛋白(hemoglobin,Hb)RBC的运输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吸收肺部的氧气,并输送至全身各组织。6、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throcyte) 成熟的红细胞是无细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质和铁

2、,有运输氧的功能。但是人体内细胞生长不可能没有细胞核,所以有核红细胞实际上是未成熟的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所占比例很少。7、靶形红细胞(target cell)红细胞中心部位染色较深,周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染区不像孤岛而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态或柄状,而成不典型的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或正常,但厚度变薄;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尤易见到。8、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tc)介于成熟RBC和晚幼RBC之间的细胞,略大于成熟RBC,其胞质中含有少量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

3、名网织红细胞。9、嗜碱性点彩RBC(basophilic-stippling cell)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聚集形成颗粒,经碱性染料染色后,细胞内可见到深染的颗粒;若以瑞氏染色,则在粉红色的胞质中见到紫红色或蓝黑色颗粒。10、豪焦小体(Howell-Jolly body)又称染色质小体,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12m暗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见于脾切除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减低、红白血病、某些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是反映

4、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12、白细胞计数(WBC)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13、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的血涂片上的白细胞形态,并进行分类计数,求得各种WBC的比值和绝对值。14、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在严重感染及大面积烧伤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比正常中性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染成紫黑色的颗粒。15、异性淋巴细胞(lymphocyte)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16、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增多,或者出现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等。

5、常伴中毒颗粒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17、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五叶以上大于3%。常伴有WBC减少,造血功能衰退表现。主要见于巨幼贫,恶性贫血。18、棒状小体(Auer body)白细胞浆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m,1条或数条不定,是初级嗜天青颗粒结晶化的形态。棒状小体对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有重要价值。19、晨尿(first morning urine)指清晨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派出的尿液。20、随机尿(random urine)指患者无需做任何准备,不收时间限制,随到随留的尿液标本21、中段尿(midstre

6、am urine)指临床上尿液培养中,采取小便时,让开始的小便将尿道冲洗干净后,截取中间小便作样品进行培养。目的是防止尿液被污染。22、多尿(polyuria)24 小时尿量大于2.5L 称为多尿。(1)内分泌病:如尿崩症、(2)代谢性疾病:糖尿病。23、少尿(oliguria)24 小时尿量少于0.4 L 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 称为少尿。病理性少尿可见于:(1)肾前性少尿(2)肾性少尿:因肾实质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3)肾后性少尿:尿路梗阻引起。24、无尿(anuria)24小时尿量小于0.1L,或在24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进一步排不出尿液,称为尿闭,其发生原困与少尿

7、相同。25、蛋白尿(proteinuria)一次随机尿中蛋白质为080mg/L,尿蛋白定型试验为阴性,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实验为阳性,称为蛋白尿。26、功能性蛋白尿(functional proteinuria)指在健康人的尿中出现了暂时性、轻度、良性的蛋白尿。27、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尿液游离Hb0.3mg/L,而镜下未见完整RBC,外观为棕色或酱油色, OBT(+)。28、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 为尿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所致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若在空气中久置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外观呈

8、棕绿色。29、本周氏蛋白(Bence-Jones protein)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浆细胞病,体内产生过多的Ig轻链,该蛋白加热至4050发生沉淀,继续加热则重新溶解又称凝溶蛋白30、血尿(hematuria)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尿。31、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32、肉眼血尿(macroscopic hematuira)1L尿液中含1ml以上的血,肉眼能辨认

9、出尿呈红色。33、脓尿(pyuria)脓尿是指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即白细胞,临床上指的脓细胞就是变性的白细胞,故该病又称白细胞尿。34、镜下脓尿(microscopic pyuria)离心沉淀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中平均见到5个以上的白细胞和脓细胞。35、肉眼脓尿(macroscopic pyuria)尿中含大量白细胞,呈乳白色,甚至出现块状。36、结晶尿(crystalluria)产生尿结晶的现象称晶结晶尿37、管型(cast)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圆柱状小体。在尿沉渣中提示肾脏实质性损害。基本形态:圆柱形、两端钝圆,两边平行.38、乳糜尿(chyluria)指尿中含有淋

10、巴液,外观是牛奶状称为乳糜尿。39、菌尿(bacteriuria)指清洁外阴后在无菌技术下采集的中尿标本,如涂片每个高倍镜视野均可见到细菌,或者培养菌落计数超过100000每毫升40、糖尿(glucosuria)血糖浓度8.88mmol/L(肾糖阈)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尿糖定性试验(+)的尿液.(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肾糖阈有关)41、等渗尿(isosthen uria)CRF(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功能降低而稀释功能正常,随病情加重,肾脏稀释功能亦障碍,使终尿渗透压接近于血浆,尿比重常固定在1.008-1.012,称为等渗尿42、膀胱炎(cystitis)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特异性和

11、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其它特殊类型的膀胱炎。43、脓细胞(pus cell)炎症引起来的坏死或变异的白细胞即脓细胞44、鲜血便(bloody stool)便血或血便的定义是解出带血的大便,或只解出血而没有粪便。45、白陶土样便(clay solored stool)胆汁减少缺如以致粪胆原相应减少所致,见于阻塞性黄疸。46、柏油样便(tarry stool)呈暗褐色,富有金属光泽,因上消化道出血所致,隐血试验呈强阳性。47、米泔样便(rice water stool)粪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内含有黏液片块,量大、稀水样,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患者。48、粪便隐血试验(FOBT)上消化道出血小于5M

12、L,粪便中无可见血液,且红细胞破坏,镜检未见红细胞,需用化学法或免疫法才能检出,称为隐血,检测的实验称为粪便隐血实验。49、食物残渣(food residue)正常粪便中,食物残渣都是已经消化充分的无定形细小颗粒;而未经充分消化的食物残渣有:脂肪,淀粉颗粒,肌纤维,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50、淀粉颗粒(starch granule)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大小不等,盐水涂片中有同心形折光条文,碘染后呈黑蓝色。51、夏科-雷登颗粒(charcol-leyden crystal):呈菱形,无色透明,两端尖长,折光性强,由嗜酸性粒细胞破裂之后嗜酸性颗粒融合而成,常见于细菌性痢疾,过敏性肠炎和钩虫病。

13、52、前列腺颗粒细胞(prostatic granular cell)体积较大,吞噬了卵磷脂小体的吞噬细胞。卵磷脂小体呈圆球形或卵圆形,折光性强,大小不均,大于血小板而小于红细胞。正常卵磷脂小体均匀分布、布满视野;前列腺炎时减少、分布不均、有成堆现象,严重可消失。53、线索细胞(clue cell)粘附了大量阴道加德纳菌的鳞状上皮细胞,边缘不整齐,细菌性阴道炎的指标。54、影红细胞(ghost cells)在低渗透压尿中,RBC胀大,使H溢出,仅留下cell膜,成为大小不等的空环形或面包圈样的红细胞55、闪光细胞(glitter cell)急性肾盂肾炎,低渗条件下,N颗粒呈布朗运动,淡蓝色星状

14、闪光。56、吞噬细胞(phagocyte)人类的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57、复粒细胞(compound granular cell)在某些慢性肾炎时, 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浆中充满脂肪颗粒,甚至将细胞核遮盖,此时称为复粒细胞,也称脂肪颗粒细胞58、透明管型(hyaline cast)最为常见,是由肾单位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T-H粘蛋白凝固而形成的,尚有少量清蛋白和氯化物参与,为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两端钝圆,偶尔含有少量颗粒。59、肾衰竭管型(宽大管型)(broad cast)宽度可达50m以上,是一般管型的26倍。宽大管型具有所有管型的特征,既宽又长,不规则,易折断,有时呈扭曲形。宽大管型也有透明状,宽大管型内可包容颗粒、细胞等各种成分,也可形成蜡样变化。 宽大管型一般形成于较宽大的肾小管内,主要是在破损扩张的肾小管、集合管或乳头管内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