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开国大典》说课稿(汤天才).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05340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国大典》说课稿(汤天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国大典》说课稿(汤天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国大典》说课稿(汤天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开国大典》说课稿(汤天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开国大典》说课稿(汤天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区:阿荣旗 学校:阿荣旗第四小学 姓名:汤天才 学科:小学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一、说教材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本文借描绘得有声有色的会场布置、典礼盛况、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教学目标为: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

2、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第二课时目标:1.重点学习典礼盛况、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三个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场面描写”是单元语言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

3、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那么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开国大典距今67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三、说学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

4、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四、说教学过程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课文,文本中具有的特定思想和感情,与学生的经历、生活存在着距离如何缩短文本视野和学生视野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有所习得,有所感动,有所收获,是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最好体现,经过与文本的一次次对话,我决定在教学内容上做“减法”,这篇长达1800余字的文章,大部分课文内容学生自己能读懂,我们就充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一笔带过,凸现教学重点,即:透过“典礼仪式”这个大场面,体味大热情,感悟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和“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两句话就成为本

5、课教学的内核,是这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所在。但这种重大意义的感悟不应该是架空的,它必须植根于文本,在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涵泳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文能力,同时得到人文熏陶。语文课程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具体做法有三:(一)遵循阅读教学规律,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体现在重视了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体现了“整体入手”的思想,在回顾课文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梳理课文几个场面,这里不仅重视学生对整体内容的把握,更重视对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方法的指导,把一句话浓缩成一个词,帮助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使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有了清晰明了的把握。 培养学生的

6、整体把握能力,还体现在教学重点段落时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上在精读“典礼仪式”这一个场面时,首先放手让学生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画出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语言以及群众的反应的语句,这次默读,使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由关注课文内容到关注课文情感,开展真正的“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化体验此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先从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认识,为而后进行的具体学习,从整体上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打下了基础。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还体现在教学全过程的线索上由回顾课文时梳理大场面,精读课文时感受大热情,感悟大意义,教学主线贯穿始终整个教学过程,根据

7、文章“突出场面描写”的特点,紧抓文中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围绕“究竟是什么激动人们的心,使他们如此热情洋溢,激情澎湃”这一主要问题开展教学学生带着这个开放的问题去读书思考,联系上下文学习,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从而得以培养。(二)彰显语言文字魅力,培养学生紧扣词句读进去的能力紧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由理解表面意思到探寻内在情意,体悟文字背后流露的情思,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一旦具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此项能力,我采取了以下策略:1.咬文嚼字。在“典礼仪式”这个场面之中,作者连续使用了5个“一齐”来表现人们不约而同的动作,我在教学中充分运

8、用这一文本中固有的信息资源,紧扣5个“一齐”引导学生对这个蕴涵着强烈情感的词语进行层层剥笋式地品读,学生在对这个词语的反复咀嚼品味中感受到:正因为会场上30万人拥有着对领袖、对祖国不约而同的热爱,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欢呼声通过对这5个“一齐”的研读,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领略作者语言背后蕴藏的内在情意。2.书声琅琅。对于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诵读训练,通过一次次地读,学生想象画面,品味文字,关注表达,感悟情感,学生的朗读一遍比一遍投入,一遍比一遍激昂,直到熟读成诵这样的读,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情感,发展了能力3.补充拓展。由于该历史事件距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9、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和“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两句含义深刻的话语,仅仅依靠紧扣5个“一齐”和反复朗读等策略,让五年级的小学生来理解是相当具有难度的因此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生面前呈现了中国人民舍生取义、浴血奋斗的镜头和一面面五星红旗冉冉上升的场景,这样的处理给予了学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上的极大冲击,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这两句话的深层思考这两处补白的设计就为学生真正感悟文字背后的情感搭上了几级台阶,努力消除了文本视野与学生视野之间的距离。(三)抓住文本自身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

10、作文的熟练技能”开国大典在场面描写上极具特色,都是抓住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展现出场面的盛大和隆重,这也是场面描写的一种典型方法点面结合。因此我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个写法之后,首先让学生在开国大典的其他场面描写中寻找运用这种点面结合写法的语句,再次感受这种写法的表现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一幅课间活动画面,试着运用这种方法来描述,最后在作业中再留写场面的相关内容,将语文的教学延伸到课后。这些融思维、表达于一体的语文活动,可以促成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让学生的言语、思维与情感同构共生。五、说反思今天的这节课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约,比较圆满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无论引导学生理解字词,指导朗读都注重了方法的引导。大家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今天也是如此。回顾课堂教学留下许多遗憾,反思这节课,有些地方还需要提升。在写字的指导上还要做的更细一些,2011版课标特别注重写字教学,我们语文老师应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课上教师预设的太紧,生成的太少,要让孩子慢慢丢掉拐杖,学着自己去走,即使会有跌倒,但失败过后总有收获,总会成长。在指导完学生场面描写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后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书写并展示,让学生有更多的写作实践机会,效果会更理想。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能有欢声笑语,有琅琅书声,更有我和孩子们的尽情呼唤。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