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力和运动专项训练2.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705246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和运动专项训练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力和运动专项训练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力和运动专项训练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力和运动专项训练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力和运动专项训练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如图所示两绳AB、AC相交于A点,两绳与天花板间夹角大小分别为600和300,现用一力F作用于交点A,与右绳夹角为,保持力F大小不变,改变角大小,忽略绳本身重力,则. A=1500,两绳所受拉力大小相等 B=1350,两绳所受拉力大小相等C=1200,两绳所受拉力大小相等D无论如何改变角度,绳AB的拉力总是大于绳AC的拉力v/ms-1t/s036912246830(10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 = 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体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像,求:(1)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2、素;(2)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3)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28(7分)“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F1F2甲乙A(2)(单选题)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多选题)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

3、面平行(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11如图所示,木棒AB可绕B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端被绕过定滑轮吊有重物的水平绳和AC绳拉住,使棒与地面垂直。棒、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可忽略。如果把C端拉至离B的水平距离远一些的C点,AB仍保持沿竖直方向,装置仍平衡。那么AC绳对A施加的拉力T和AB棒所受到压力N的变化情况是:( )AT变大、N变小 BT变大、N变大CT变小、N变小 DT变小、N变大18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滑杆与水平方向夹角q,将一质量m1的小环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静止释放后,环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下滑,此时绳子与竖直

4、方向夹角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sinqBm1不变,则m2越大,b越小Cqb,与m1、m2无关D杆对小环的作用力大于m1gm2g22一小物体从倾角的固定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物体离开斜面顶端距离x之间满足kx(k为已知常量),则物体刚下滑时加速度 ,下滑过程中速度最大时离开顶端距离 。11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不变,N增大BF不变

5、,N 减小CF减小,N不变DF增大,N减小 24如图所示,长为L=4m轻杆可绕其中点O自由转动,初始时质量M=4kg的小物体通过细绳挂在杆的右端,质量m=5kg的小物体通过细绳挂在杆的左端,为使轻杆水平静止,在距左端1m 的P处将其托住,则P点受到轻杆的压力大小为_N;若用水平拉力缓慢将M拉高y,则P处受到的压力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的过程中,物体的()(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hBA丙FhO

6、丁20如图丙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梯子,重为G,斜搁在光滑的竖直墙上,重为P的人沿梯子从梯子的底端A开始匀速向上走,人的重心离地的高度h逐渐增大,整个过程梯子不滑动。如图丁所示为力F随高度h变化的函数图像,则下列关于力F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为墙面对梯子上端B施加的力(B)F为人对梯子施加的力(C)F为梯子对地面施加的弹力(D)F为梯子对地面施加的摩擦力9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11起重机的

7、吊钩用竖直向上的力F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使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如果力大小变为2F,质量不变,则加速度变为2aB如果力大小变为2F,质量变为2m,则加速度仍为aC如果力大小变为2F,质量变为m/2,则加速度变为2aD如果力F不变,质量变为m/2,则加速度变为2a21如图所示,水平轻杆CB长1m,轻杆与墙通过转轴O连接现在离B点20cm处D点挂一重50N的物体,则绳AB中的拉力为_N;O对C的作用力的方向沿_(填“水平”、“斜向上”、“斜向下”) 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8、FA A物体可能只受到二个力的作用 B物体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 D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一定为Fsinv14、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B 30(10分)解:(1)由vt图得aB= = m/s2 = m/s2m

9、g= maB 得到= 1/15=0.067 (2)aA = = m/s2 =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Ff = ma1 解得 F = 0.8N (3)设A、B在12s内的位移分别为S1、S2,由vt图得S1 = (4 + 8)12m = 72mS2 = 64m = 12m故S = S1S2 = 60m28(1)F(1分) (2)B(2分) (3)ACD(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C AC 22、gsin,tan/k。C 2420, 不变 D ADD B21. 80N 斜向上C C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10、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tan,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tan,滑块将减速下滑 (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tan,拉力大小应是2mgsin(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tan,拉力大小应是mgsin1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C BCDa11、如图所示,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

11、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A)a、b上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B)a、b上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C)a上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 b上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D)a上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 b上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31、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在投掷线AB处让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距离投掷线30m远的O点。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2=0.004。

12、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v0=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1)若不用毛刷擦冰面,则冰壶停止的位置距离O点多远?(2)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投掷线圆垒30mOBAv032、质量为 10 kg的环在F200 N的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直杆由静止开始运动,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37,拉力F与杆的夹角也为37。力F作用0.5s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4s后,速度减为零。求:F(1)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s。D31.(11分)(1)mv02=1mgs(2分) s= =m = 25m(2分)30m-25m=5m(

13、1分)(2)设冰壶在未被毛刷擦过的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1,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1:在被毛刷擦过的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2,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2。则有s1+ s2=L (式中L为投掷线到圆心O的距离)f1=1mg ,f2=2mg 由功能关系,得f1 s1+ f2 s2=mv02 (4分)联立以上各式,解得s2= 代入数据得 s2=10m(2分)32.(14分)物体的整个运动分为两部分,设撤去力 F 瞬间物体的速度为 v,则由 v = a1 t1和 0 = v a2 t2得a1 t1 = a2 t2 或2 a1 = 1.6 a2(2分)ma1 = F cos- mg sin-(F sin - mg

14、 cos)(2分)ma2 = mg sin +mg cos(2分)由,式联立解得= 0.5(2分)代入,得a1 = 8(m/s2)a2 = 10(m/s2)(2分)s2 = a1 t12 + a2 t22 =( 8 0.52 + 10 0.42 )= 1.8(m)(4分)10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D4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该同学对绳的拉力将

15、(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系于两根轻弹簧l1、l2上,l 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C点,与竖直方向夹角为,l2水平拉直,左端固定于墙上B点,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BACl 2l 1A若将l2剪断,则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gtan,方向沿BA方向B若将l2剪断,则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gsin,方向垂直于AC斜向下C若将l1剪断,则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g,方向竖直向下D若将l1剪断,则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g/cos,方向沿CA方向ABCDP20直杆AB和直角弯杆BCD按如图所示连接,A、B、D处均为铰链,杆及铰链的质量都不计。

16、ABCD构成一长方形,将重力为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放在图中P处。则AAB杆对BCD杆的作用力方向沿BC连线向下BBCD杆对AB杆的作用力方向沿DB连线斜向上C若AP间距变大,BCD杆对AB杆的作用力变大D若AP间距变大,AB杆对BCD杆的作用力对转动轴D的力矩不变B AD BCD30F1东北10、如右图所示(俯视),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水平向东的力F1的作用,若要使物体获得东偏北30方向的加速度,则必须同时对物体施加另一个作用力F2,那么F2的最小值为:( )A F1 ; BF1 ; CF1 ; DF1 。ALLLOABCF17如图所示, 型均匀杆总长为3L,AB水平,BCA

17、B,杆在竖直平面内可绕水平轴O转动,若在杆的右端A点加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力F,使AB顺时针缓慢转600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F变大B力F不变C力F的力矩变小D力F的力矩先变大后变小21一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1.2m/s2,制动后匀减速上升,加速度为-1m/s2,电梯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s,则电梯启动后加速的时间不超过 s;电梯到达51m顶层的最短时间为_ s 22用与竖直方向成角(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 悬挂一个重为G的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设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转过角指向2位置,这时的拉力设为F2;当再转过角,绳b的拉力指向3

18、位置,拉力设为F3,三种情况b绳拉力大小的比较是_(用“”“”“”表示);当b轻绳指向2位置时,a轻绳受的力为_24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车箱前、后壁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a和b,中间用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压着一个质量为2.0kg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滑动小车静止时,传感器a、b的读数均为10N若当传感器b的读数为8N时,小车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加速度大小为 m/s2 AD215; 14。 22. F1=F3F2; Gcos 24. 向右,2m/s2F第11题AB11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斜

19、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B,使之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哪项是正确的( )(A)B给A的作用力大小为(B)B给A摩擦力大小为 F(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v/ms1t/s24682468101214160第25题25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后拉力大小减为F/3,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为_N;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_.31(12分)特战队员从悬停在空中离地235米高的直升机上沿绳下滑进行降落训练,某特战队员和他携带的武器质量共为80 kg,设特战队员用特制的手套轻握绳子时可获得200 N的摩擦阻力,紧握绳子时可获得1000 N的摩擦阻力,下滑过程中特战队员至少轻握绳子才能确保安全. g取10m/s2. 求:(1)特战队员轻握绳子降落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如果要求特战队员着地时的速度不大于5m/s,则特战队员在空中下滑过程中按怎样的方式运动所需时间最少,最少时间为多少?C25、 8.4 , 0.34 。31(12分)解:(1) (4分)(2)先加速到一定速度后立即减速,到达地面时正好为5m/s速度(2分) (2分) (2分) (2分)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