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指导方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03994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指导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指导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指导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指导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指导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自控能力是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意志品质教育,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自控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刚开始发展,还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易冲动,不遵守纪律等行为。因而对幼儿进行自控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锻炼幼儿的自控能力,从小把他们培养成有自控能力、意志坚强的人。关键词:幼儿 自控能力 榜样作用 自立 鼓

2、励 现实生活中,常常听见有部分家长向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太难管了,管严了会生气,不理人,管松了又会无法无天。我们教师也会常常困惑:怎样让“小家伙们”听话呢?事实上抱怨也好,困惑也罢,一个潜在的逻辑是“小家伙们”需要人管、需要外部的控制,但更需要的是“小家伙们”的自我控制,因为具有自我控制的幼儿,能自己做出行为的选择,由自我控制取代成人维护的外部控制,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自我意识增强的重要体现,也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层面。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自控能力是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自控能力的发展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使幼

3、儿从自然人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行为方式和稳定态度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的人。关于自我控制能力,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软糖实验”,被实验的幼儿面前摆着一块糖,并且告知幼儿们如果在5分钟之内忍住不吃糖就能得到第二块糖。经过追踪调查,那些能够很好控制自己,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吃第一块糖的幼儿长大后许多人都考上了大学,有着较高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及财富;而那些忍不住吃掉第一块糖的幼儿长大后大多数表现平平,这就是自控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大影响,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从小对幼儿培养自控能力的依据。自控能力是逐渐发展,并且可以引导培养的。研究表明,67岁是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关键期,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正处

4、于幼小衔接的过渡中。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和家长要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控制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及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快乐,而快乐作为强化物,使幼儿对游戏本身产生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幼儿在游戏中愿意遵守规则,接受成人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学习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学习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习轮流、等待、合作等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情节生动的游戏活动中,如果让幼儿担任一定的角色,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和自信心,鼓励克服刚难,那么

5、他们控制自我的能力自然就会大大增强。如:小班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我创设了逼真的生活化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塑料的安全的菜篮、菜刀、案板、锅、碗、盘、水池等基本生活用具,引导幼儿模仿成人买菜、切菜、烧饭、喂宝宝吃饭甚至洗碗的生活情节来当好娃娃家的“爸爸”或“妈妈”。这样幼儿在角色意识形成的同时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又如中班幼儿在玩“美好时光蛋糕屋”游戏时,调皮好动的张瑞做了蛋糕屋老板,但没过几分钟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四处跑开去看热闹。游戏结束讲评时,许多当规格的幼儿提出来说:“蛋糕屋的张老板总是不在店里,他们想吃点心都没人招待,希望他以后不要随便离开。”张瑞接受了大家的意见,保证下次会好好工作

6、,果然,在以后的几次游戏中经过我的提醒和表扬鼓励,张瑞渐渐变得有责任心了,不但能自觉坚守岗位,并且还提出了再请一个员工帮忙。这样,在游戏角色的扮演中,幼儿的责任感增强了,自控的自觉性也提高了。二、教给幼儿一定的自我控制策略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虽然我们的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但由于幼儿神经系统整体发展不成熟,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差。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实施教育,仔细观察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已有水平,及时发现其不足,充分利用时机以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第一

7、多给予幼儿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权利教师往往会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怕他做不成事反而添麻烦,因而时时处处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扮演指挥者的角色。这时顺从型的孩子会按照教师的决定行事,然而抵触心理较强的孩子往往因为教师的决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不能控制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做。琪琪是中一班一位的小女孩,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她想玩“娃娃家”,但是“娃娃家”的人已经满了,这时班上的老师让她进美工区,她提出了意见老师并不予理会,最后琪琪虽然心理不高兴但是也只得服从,结果在进行美术活动时心不在焉,经常停下来回头看看娃娃家的情况,无心画画。由此可见教师要多给予幼儿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机会,当

8、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做某事时,教师不应为了减少麻烦而强迫或劝说他改变主意。只有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幼儿才能专心持久地做事,不知不觉学会自我控制。 第二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由能力而产生的自尊感能强化自控能力,相信自己能力的幼儿往往容易接受命令和控制自己。因此教师要经常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尤其对于平时攻击性较强且自控能力差的幼儿,当其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和表扬,让幼儿在赏识的眼光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促进自我价值感,感觉到自己能行,使其今后能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好与坏,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自信心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如让幼儿自己拿勺吃饭,自己摆积木虽然他

9、们做得不好,却总是那样做。作为成人应当支持幼儿的这种独立意识,保护他们的主动性,这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幼儿自己学着穿衣服、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每做成一件事,就受到表扬,使他们从中获得愉快而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可转化为幼儿前进的动力,随着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发展,他们的自控能力也得到发展。三、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不要过于压制幼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既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可感知的物质环境,更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是实施环境育人的原则。根

10、据这一原则,我认为,幼儿园应允许幼儿在除集中教学、进餐、入寝以外的一切时间里自由交谈,因为这有利于幼儿的发展。目前,幼儿园还普遍存在着怕乱而处处禁止幼儿讲话的现象。每天除了上课回答问题、活动区活动和户外自由活动时允许幼儿讲几句相关的话外,其它时间都处于教师监督、幼儿禁言的状态中。试想在这种对立的关系中又怎么谈得上融洽、宽松的师生关系呢?相反,如果解除了这一种尴尬的局面,教师不像猫捉老鼠般时刻盯着是谁打破了“平静”,是谁“破坏”了“安宁”,而把精力转移到观察孩子表现、倾听孩子心声、参与孩子交谈中去,那不正是规程中所提倡的平等吗?当然我所讲的交谈不是喧哗,这其中需要渗透教师对幼儿的许多道德品质、知

11、识技能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养成。如:小声谈话,不要去影响他人,噪音有害健康等等。总之,孩子每天来到幼儿园面对的是理解与关心,感受的是宽松与和谐,又能畅所欲言,怎么能不喜欢上幼儿园?怎么能不喜欢幼儿园老师呢?心理学家布洛克也认为,在严厉、专断、限制模式的控制下,儿童一般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的特征。拜克伯尔等人指出,限制控制下的儿童大多有退缩和攻击性行为。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对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其实,幼儿由于年龄尚小,他们有时的“乱说乱动”并不是故意的。如果不加区分就加以限制,会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压抑,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不到健康发展四、 重视榜样

12、的作用而所谓的榜样,就是一个楷模,幼儿善于模仿,易受感染。老师是幼儿关注与模仿的主要对象,为此作为一名老师,需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的影响,克制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幼儿,使幼儿的自控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记得一次班上有一位幼儿(浩浩)因为早晨入园情绪不稳定哭闹,不能自控,怎么哄也哄不好,被他哭的我心烦意乱,刚想大声的呵斥浩浩,可转念一想:“如果我这时大声的呵斥浩浩,可能会使班上别的幼儿在面对相同情况时也采取对同伴不友好的态度,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我轻轻的走到浩浩跟前,蹲下来拉着浩浩的小手,平静地安抚,温柔地的劝诫他,不过一会儿,浩浩就高高兴兴的和小伙伴们游戏了。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

13、模仿的对象,我们应该调节好自己行为的方法,这样就能成为幼儿在自控方面的榜样。此外,幼儿同伴间的榜样作用也不可忽视,幼儿在观察、模仿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互相的学习,在同伴中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行为榜样,鼓励幼儿向同伴榜样学习,会有效地促进、带动其他小朋友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良好榜样去影响幼儿,引导他们学习别人能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难的良好行为。五、帮助幼儿学会自立帮助幼儿学会自立是培养自控能力的前提和条件,幼儿要学会依靠自己而不是常常需要成人来控制自己。作为老师,我们要帮助幼儿认识到他们能进行选择,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班上

14、有一位幼儿桐桐经常对同伴做出攻击性行为,很不合群,虽然经过多番教育仍收效甚微,因为他总说:“老师,我也不知为什么,我就是管不好自己,就想打人。”一次游戏活动中,桐桐通过协商和另一位小朋友共同使用了一只小篮子(以往桐桐常常会抢为己有),我看见了说:“桐桐今天你能和小朋友一起合用一只小篮子,真不错,看来你可以管好你自己的,不需要用打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桐桐静静地听着,心中一定有所感触吧。在以后的多次的活动中,桐桐与同伴的交往中他的攻击性行为逐渐减少,显然,他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自我控制能力也提高了。六、鼓励幼儿自己鼓励自己有的幼儿过于依赖成人的监督和帮助,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一但没有外在的

15、控制,他们就会管不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如何发展幼儿的内在控制能力,必要的途径是鼓励幼儿自己鼓励自己。我们班教室的一面墙上有一块是“看看谁最棒”开展评比“小红旗”的活动,这个活动并不一定需要我们老师来主持,可以让幼儿在觉得自己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时为自己贴上荣誉标签,同时我们老师要做好评定的监督工作。另外我们班的教室里还放置了一本记录本,请幼儿将自己最近的一些成功和进步(例如:能礼貌地向同伴借玩具,没有和其他小朋友打闹)用图画的形式记录在上面,并可与同伴分享自己努力的成果。另幼儿间相互鼓励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如在集体游戏时,能力差的幼儿经常会落于人后,很慢才能完成。他们也因此而显得不想坚持完成

16、了,但是此时若有老师和同伴的不断鼓励,他们便能坚持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有了顽强的毅力,他们的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七、结合言语,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幼儿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掌握好语言。如:幼儿想要干某件事情时,自己先说着“我要干什么”然后自己再去干。所以在幼儿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发展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加强言语对幼儿行为的调节功能。在活动前,先向幼儿提出活动所达到的目的,提高幼儿自控的动机水平,并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坚持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将要去做什么而不能去做什么,也就是行动前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起一种制约作用。如看图书时,先让幼

17、儿在看书前说说看书的规则,应该怎么看书,不应该怎么样,幼儿都能说出来,也能明白。在看书中,如发现问题,我也不断地让幼儿来说说看书的规则。现在,幼儿在自己的边说边做中遵守了规则。八、通过“延迟满足”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延迟满足”就是当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家长不是即时满足他,而是间隔时间或有条件地满足,这可以培养幼儿抵抗诱惑的能力。“延迟满足”的范围可以是日常玩乐性或享乐性的需求。具体做法是让幼儿学会“等待”,有条件地满足等。如,幼儿要求去外面玩,却又不好好吃饭,这时候就可以告诉他,如果他能在15分钟里乖乖地把饭吃完,就陪他去。这时候幼儿是会乖乖地把饭吃完的。幼儿园里也可以设计出许多与此相关的活动

18、,如小班的孩子可以玩“小鸟找食”的游戏,教师事先在画好的圆圈中放许多新鲜、好玩的玩具,像电动火车、机器人等,然后让幼儿戴上小鸟的头饰扮演小鸟,教师扮演鸟妈妈,在圈中找事先放好的食物,观察幼儿在规定时间里谁捡的食物多,幼儿则要抗拒这些玩具的引诱。在开始的时间里,有的幼儿常常会一会儿捡一会儿就蹲在地上玩玩具。在游戏结束时,小朋友与教师共同讨论,表扬专心做事的小朋友,并给予奖励。九、建立行为规范,家园共育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对幼儿教育观念、态度的不同,使得幼儿在自控能力方面也表现得不尽相同,只有幼儿园和家庭达成教育共识才能对提高幼儿自控能力有一定的帮助。第一、跟一些自控能力特别差的幼儿家长经

19、常保持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方法,分享幼儿在自控能力方面的点滴收获。第二、要求家长在家也能对幼儿提出一定的规则,如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完成简单的劳动。自控能力差的幼儿做事往往缺乏条理,就要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做一些条理性的工作,并逐渐让他们养成习惯。首先我们要给幼儿制定规则,让幼儿了解行为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并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幼儿一同制定执行规则,我们要告诉他们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是有益的。例如:我们家长可以和幼儿一同协商制定每天学习、玩耍、吃饭和睡觉的时间表,并且提醒幼儿要按时间表来做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他们的自控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如要求幼儿在集体

20、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随心所欲侵犯别人的利益等等。对于制定的规则我们家长要坚持一贯的要求,不做无原则的迁就,幼儿一旦违反,就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当然惩罚的方式要恰当,我们可以适当限制幼儿的一些权力或自由(让幼儿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反思10分钟),但不能动手打骂幼儿,使幼儿的身心受到伤害。同样,当幼儿在自控能力表现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奖赏。鼓励和奖赏应当具体,不可以笼统地说:“你真棒!”,而要针对幼儿的具体进步加以鼓励和奖赏。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切记的是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不能过度,否则他们就会表现出有很强的抑制性和一致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保持一致),不愿意直接

21、表达应该表达的需要,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童真、童趣和童情,所以我们培养的是“管得好、放得开”的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锻炼幼儿的自控能力,从小把他们培养成有自控能力、意志坚强的人。幼儿自控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应渗透在幼儿园的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不仅仅是在幼儿园要遵守行为规则,在家里乃至社会上都要学会遵守规则,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责任,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幼儿在成长,他的自控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相信有老师、家长、幼儿自己的不断努力,他们也会为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而带来的种种收获而自豪的。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是最棒的!参考文献:1.杜凌云、陈婧,科教文汇(下旬刊),科教文汇出版社,2011年12期。2.严行方,我家孩子不任性,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3.国米欣明,祁焱,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漓江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4.心雅、元子,聪明的孩子坐得住,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5.林珍,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现代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