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现今美术教育的方式已从过去的重技能训练发展到以宽松游戏式教育为主。陶行知先生说:“艺术的教育不是目的,而是过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刺激起潜在每个幼小心灵中的冲动,学生就会在活动中充满对艺术创造的欲望,那么艺术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作用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一、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的教学模式在观念的革新中,要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的传统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
2、的课程观。很多美术教师因为专业的特点,在以往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教师个体特征的教学模式,这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自己陷入了条框之中,易影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长时间的固定模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他们感到美术的专业性很强,非常难且很枯燥,使他们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会碰到这样的情景,小学一、二年级对美术最感兴趣,到了三、四年级随着技术上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到了五、六年级有很多学生不愿意配合老师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了。究其原因,我
3、们在上课时,过分强调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模式:平淡导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讲作品几个部分。这种结构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对绘画技能部分的传授,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回忆工作的这许多年,因为注重教给学生技巧,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结果学生只会摹仿,没有自己的想法,更谈不上创新。自新课改以来,我是在改变着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探求,从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开始,重新开始定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寻求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之路,我知道随着小学生绘画水平的逐步提高,学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都不尽相同,作画自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
4、手法与形式。这些都是具有艺术个性和才能的显现,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创造性萌芽,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方法。我在教学闪光的烟花一课时,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在临摹课本或老师的范画,画面所表现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而有一个男同学表现的内容是:在国庆节那天,天空烟花绽放,画面上他画的自己手握钢枪,巍然而立,还在画面上写了:我长大了,要保卫祖国!作业很突出,我就把他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强调他善于独立思考,不模仿课本,不模仿老师,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使这个学生增强了信念,又调动了全体同学在画画时独立思考、展示自己特色的积极性。在教学乘上列车去画画一课时,我尽量少地去
5、要求学生该怎样怎样画,而是掌握时机,及时触动学生的创造灵感,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以临摹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做的局面,学生完全是被动式,接受式学习。这种方式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
6、他们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做过多次研究调查,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较,中国学生的智商并不差,差的是动手能力。原因就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的,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尝试的目标。(一)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我们在想象画、记忆画的教学中,常常会见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乐趣,对事物缺乏兴趣。因此,在创作画时脑子一片空白无从画起,只能从书本上临摹学生作品。说到这里,我们不
7、得不反思一下,照理说不管哪个阶段的儿童,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储存了不少的直接经验,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存。作为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在教学泡泡飞呀飞(想象画)一课时,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都有吹泡泡的经历,这是他们童年的美好记忆。但到了课堂上,很多小朋友就难以下手了,画出来的画面要么过于简单,缺乏想象;要么画面看似丰富,但缺乏童趣。基于这个原因,我利用小朋友爱听故事的心理进行启发引导,这是激活记忆和兴趣的一个极好方法,但这个故事一定要师生共同完成。我带领学生进行吹泡泡比赛,然后再编讲故事泡泡历险记,先讲一段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继编故事,如有不同想法,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讲到
8、有趣的地方,请小朋友到前面完成画面。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此时他们的记忆被激活了,想象丰富了,再让他们画泡泡飞呀飞就显得急不可待了。当然他们拿出的作品也充满想象力,富有童趣了。同时也不断地鼓励他们在节假日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积累更多的直接经验,在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二)知识和技能的难度要求适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去,但你不能使其一定要喝水。”几乎每个教师面对学习有问题的学生时都会想到这句家喻户晓的俗语,这说明即使有好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充分保证每个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因为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有些
9、学生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相对弱一些。当后者在作画或完成某一项制作时,他们所做的努力没有得到成功,他们便失去了再去实践的信心,而相反如果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太熟悉或太容易,他们也有可能会不屑一顾,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要非常清楚每个学生的能力。我们可以观察课堂中的学生。每个课堂都是不同的,因为它是由不同性格需求和能力的学生所组成的,有些同学可能想承担更多的责任;有些学生也许想更自立;有些学生想和同伴合作;一些学生需要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来处理难题;其他学生也许对这一问题根本不感兴趣。对于这些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首先我们设计的教学内容应该要有层次,对能力强的学生要提出挑战性目标,对能力弱的学生相对布置些容易的作
10、业;其次学习组织形式要灵活,可以单个独立完成,可以自由选择同伴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完成一个复杂的课题;再次作画形式可多样性,每节课要求学生带好足够的作画工具,根据需要可选择使用。例如,给鱼儿穿上美丽的衣裳一课,这样的课题可大可小。在组织形式上,一个人完成可以,多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在作画形式、使用材料上不限制,可用蜡笔、水彩笔、油画棒,可剪贴、撕贴、涂蜡、吹色、压印等技法。在作业要求上,根据不同的学生而定,只要认真参与了,积极思考了,画面丰富了就行。学生见老师制定了这么多可选择性的条件,自然就乐了。能力强想独立完成的,一个人安安静静在一旁做着;想合作的便三五一群,统一好思想,进行分工合作,
11、一起完成了巨幅的海底世界。在制作过程中跟往常一样热闹,但这种热闹不是同学间跑来跑去,交头接耳的喧闹,而是小声讨论,剪刀剪,撕纸的声音,他们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作品而努力。课程标准没有为学生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而是尽量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重视结果激励,更重视过程激励,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总之,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学习、增长知识,真正地集中精力学习,而不用担心失败了。(三)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为了转变被动的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
12、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导入突出教学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有负担,就会主动去学。对教师的情感能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小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那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学习中就更加积极、主动。爱玩、好奇心强是学生的天性,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在“玩”中探索,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为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上玩泥巴多有趣一课时,我抓住学生爱玩泥巴的特点,直接出示用泥巴做的各种形状,再作出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自己或以小组
13、合作的形式自己去探索玩泥巴的方法。有了这一步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下一阶段的学习。2、新授时突出教学的在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性思维,使学生感到有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时,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可以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做起,“给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一下,设计并画出
14、来”这些形式比起美术课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得多,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的氛围。化装晚会一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引导学生大胆和同学的集体合作精神,是本节课的要点。我采用分小组活动的方式,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难点时,可以互相帮助启发,从而达到创造性运用的目的,避免在活动中出现死角。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小组的人物设计工作,一个学生只能画一个人物,使本小组设计的人物角色成为连贯的故事。此后引入竞争机制,大家都想参与竞争,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三、上好常态课
15、,为学生埋下喜爱的种子。美术课程改革后,我更明白了,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生成了什么,生成了多少,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拥有。知识点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通过你的设计让学生探求而得。教师的智慧就是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我是怎样做的呢?我在教学提袋设计时,让学生带来现成的纸袋,让他们去拆开,去发现,研究这个纸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按着这样的方法你能做出来吗?再研究还可以怎么做?从形状和方法去考虑。我说的很少,多数都是学生在说,学生多动手多思考,老师只适当点拨。我在教学奇妙的爬行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小爬虫,然后表演爬虫是怎样爬的,再想象爬虫会爬到哪,学生说到哪,我就随手画在黑板上。而
16、在教学自行车局部写生时,因为学生都见过真实的自行车,我先让学生回忆自行车的组成,学生说一个零件,我就在黑板上画一个,最后一辆比较完整的自行车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很惊叹。然后再观察课件中真实的自行车图片,示范局部画法。使学生明白局部写生的意思。这几个例子,可以说明,美术课堂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目的都是让孩子去探究,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说的少了,看起来可能是轻松的,随意的,但是,功夫都做在了课前:准备材料,了解学生情况,这节课要达成的目标,还有活动环节的设计等等,怎样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不是那么简单的教师的功夫在课前,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我在美术课堂上,选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方法,使学
17、生喜欢上美术课,在学生做画时我也会给学生很多选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完成作业后的评价也是多样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相结合,或者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去完成每一个练习。由于学生有个体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像与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某些技法差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
18、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在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于画得差的学生也要特别关注,不能反馈给他们“在这个班里,不是每个人都值得表扬的,我再努力也没用”的信息,这样打消了他们去实践操作的动力。即使画得再差,也要诚恳表达对学生的赏识,让他们意识到至少有一个人是欣赏他们的。表达像“想法好”、“用色大胆”,“我喜欢你的别具一格”“你的与众不同让老师感到惊讶”等其他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为了向学生显示老师真的很关心他们,关注他们每一个,每一个人都很重要,除了依靠那些话语外,还可以用身体接触(如轻拍臂部)、眼睛接触,激励性的问题等形式,真正形成师
19、生互动的教学格局。美术教育的最大优点是,不象数学题那样只有唯一答案,除了对的就是错的,而是只要你努力,人人都可以很出色。它没有很强的功利心,却能在过程中全面的提高一个人的素质。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学生能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是愉悦的,我也是开心的。有一个叫路家洋的学生学习不好,很爱动,同学还总是欺负他。我教他们美术后,了解到这种情况,就先从亲近他开始,摸摸他的头,对他笑一笑。不管他画的怎么样都表扬他,先说他形画的准,如果再注意下构图就好了,然后再注意色彩等等。渐渐地他能坐住板凳认真听课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在悄悄改变,当我发现他有画的好的作业,拿到前面展示给同学们看时,我发现同学的眼里是
20、羡慕的光,当我再到他们班去上课时,有一位同学还告诉我:老师,我和路家洋玩儿了。我感到了欣慰,这是因为我的美术课而带来的改变呀!还有一名叫孙涛的孩子,他和路家洋不同,他学习很好,听他的老师说他哪方面都很好,就是很驴,只要不顺他的心就很能耍脾气。所以上课我就特别关注他,他本身也很有天赋,画画时色彩感很强,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每次课我评价他的作业都会说出他哪里画的好,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我去他班上课,我刚走到门口,他马上坐好了,还对我说:老师,我坐好了。我再展示他的画时,他的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为他鼓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看到孩子们在我的美术课上的改变,我就特别有成就感。那么可不可
21、以这样理解,无论哪科的教学,无论哪一科的课堂,都为学生们埋下一颗喜爱的种子,既使他们将来不会从事这个专业,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将来美术的责任会更大,美术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教材只是一个平台,最好的办法是先读一遍课标,再备课。备什么呢?不是备你在课堂的精彩言辞,而是备孩子需要的学习设计,那个切入学习本质的活动设计。关注学生的体验,不预设学生的回答,注重视觉方面的引导,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本着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放开束缚;自由表达;关注体验;展开想象来设计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会上好常态课。我想,作为我们美育工作者,最应做的就是理解儿童,抓住他们的兴趣点,鼓励他们自觉地去体验美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自由创作的乐趣和收获,只有这样美术课才会真正释放出美育潜在的素质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