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开题报告定稿.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982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资料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别: 法律系 年 级: 级 专 业: 法学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一、本课题的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等)(一)研究的问题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三方共同完成的劳动关系用工方式。其基本运作模式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雇佣关系,但被派遣的劳动者并不为劳动派遣单位提供服务,而是受其指派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并受其指挥监督。简而言之,即指依法设立的派遣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2、后,依据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合同后,依据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与传统的劳动用工形式相比,劳务派遣是一种非典型的用工形式。雇佣和使用的分离成为劳务派遣最主要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这样,本该由一个用人单位行驶的雇佣劳动者和使用劳动者的只能被两个单位分别使用。因此,这给以传统用工形式为基础建立的劳动法律制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劳动立法所要解决的新问题。劳务派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劳务派遣在中国仍处于发展成熟的过程,难免存在各类问题,也暴漏出种种为人诟病的弊端。我国劳务派遣外部规制之后,发

3、展无序,劳动派遣各方权责不明,未能实现所有劳动者平等待遇、同工同酬,劳务派遣行业缺乏行业自律,被派遣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且劳务派遣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劳务派遣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际上均有许多难题,这些未解难题为劳务派遣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制度,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具体情况,解决当前我国劳务派遣领域突出的难题。此次论文主要研究现阶段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本次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多种完善方法,如通过法律途径,规范市场,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同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有对劳务派遣的个案研究,从小视角入手,映射整个社会的大问题。(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为了明确认识和

4、增强我国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性和实施措施及其对劳务派遣的重要性而展开了劳务派遣问题及制度完善研究课题。通过对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建立完整系统的法律系统,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劳务派遣,发挥劳务派遣在促进派遣员工就业、提高派遣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执业能力、保障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解决派遣员工的后顾之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新型的劳动关系,进一步保障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劳动部门的就业平台和资源优势,为派遣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为广阔的职业选择。重视派遣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提升派遣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派遣员工的职业选择能力,增加派遣员工的收入,提高其收入水平。通过发展

5、劳务派遣有利于开拓就业渠道,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帮助劳动者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和灵活就业。通过劳务派遣可以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步伐,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增添一份力量。主要建议:1.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劳务派遣中出现的问题做详细研究。2.研究法律人,专家在劳务派遣方面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作为参考。首先对劳务派遣现阶段暴露出问题做详细的分析及研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研究得知我国劳务派遣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作为一个新生事务,还没有充分进入政府政策的视野。在缺乏规范的情况下,劳务派遣在运作中暴露出外部规制之后,发展无序,劳动派遣各方权

6、责不明,未能实现所有劳动者平等待遇、同工同酬,劳务派遣行业缺乏行业自律,被派遣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且劳务派遣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等几方面的问题。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中,已经对劳动派遣做了专门规定,但没有关于劳务派遣的单独立法。其次,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其他管理制度也没有跟上。提出的建议有:1.劳务派遣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长时间的发展,中国可以再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汲取有益的经验,规避潜在的教训2.仅仅通过市场调节消除派遣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消化问题,由于存在利益冲突的不同主体,必须建立互相制衡的制度体系以及科学有效的外部规制,才能防止或矫正劳务派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7、利益失衡3.只有对处于最不利地位者给予更大、更多的帮助、扶持与照顾,才能使人们在结果上趋于平等,也才符合社会主义正义原则。引导、规范劳务派遣市场,引导劳务派遣像像常雇型模式发展。(三)国内研究状况述评第一,当前国内理论界对此论题的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下:如程小兵、黄爱民、沈陆萍认为,人才派遣实质上是通过人才派遣专业公司以服务合同或劳务合同来实现的服务交易。占德则认为,劳务派遣是指要派机构(即用工单位)根据自己的事业需要,向派遣组织(包括从事劳务派遣事业的派遣公司和职业介绍机构)提出用人要求,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派遣组织将与自己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被派遣劳动者)派往要派机构,在要派机构的指挥和监

8、督下工作(提供劳务),要派机构向派遣组织支付派遣费用,派遣组织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的雇佣关系。 第二,在对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研究方面,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从传统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用工制度的弊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相互矛盾而言,劳务派遣产生是矛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用工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如郑育林认为乡镇 企业 创办新项目急需的人才自己不具有,通过劳务派遣,解决了乡镇企业技术人才不足问题,使乡镇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万辉指出在传统用人体制下,技术专家“走出去”为中小企业作技术研究,面临被要求劳动人事关系与原单位脱钩的问题。劳务派遣就业模式的出现,利于解决传统人事关系受限问

9、题。时立荣则认为灵活就业形式出现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全球化流动的资本和技术总是根据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在各个国家寻找廉价的劳动力进行优化结合,随着流动速度和频率的加快,它要求流动的和灵活的就业方式,而劳务派遣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从其产生的意义而言,是合理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劳动用工纠纷的有效方式。如北京五湖四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旭岩认为,劳动力派遣产生是由于作为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可以有效整合社会人才资源,提高人才利用率,为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富余人员的分流渠道和推出机制。并且具有解决了因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所带来的人事管理弊端;降低

10、用人成本支出;人事管理简捷;用人机动灵活;规避劳动纠纷等意义。通过以上所述,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劳务派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劳务派遣是灵活用工规避劳动纠纷的有效方式;劳务派遣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 方法 。 第三,对劳务派遣的问题防范研究方面,劳务派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 社会 就业 问题 ,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端。首先,不少被派遣劳动者存在着同工不同酬问题。如于兆河认为,由于劳务派遣大多属于短期行为,不将被派遣劳动者视作本 企业 员工,因而许多福利待遇与其无缘,对个人长久 发展 有利的各种继续 教育 培训也不提供,个人职务升迁的机会少,这些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

11、 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导致被派遣劳动者的实际工作业绩与当初的设想相差较大。丁海珍、梁晓蒙、刘琳则撰文指出,劳务派遣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还存在着许多诸如观念转变、社会保障、法规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对人才(劳动力)派遣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人才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模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还未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因此,人才派遣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次,有的单位将劳务派遣作为了常态的用工形式。除了数量有限的几个管理人员是正式职工外,其他职位如销售人员、柜台人员乃至教师等都是被派遣劳动者。如王孟妮撰文指出,由于人口膨胀,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分工的复杂化

12、和多样化,导致了许多新型就业方式的出现,如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等。而 目前 的劳动法 理论 体系和立法框架对这些 法律 关系无法完全容纳和调整,因此出现了法律的空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广大的劳动者,迫于就业的压力,只能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实中委曲求全。再者,在组织管理方面会存在被派遣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低,组织承诺低,工作绩效低等现象。如占德小撰文指出,不容忽视的是,劳务派遣在实现了社会层面、劳务派遣机构、用人单位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多方共赢的同时,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参与劳务派遣的各方都需要面对相当的风险;其中,对被派遣劳动者来说,缺少归属感,工作稳定性差,工作及心理压力大,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13、,职业发展道路不明晰等。从理论角度而言,被派遣劳动者的缺少归属感,组织承诺低,形成职业倦怠等都会影响到劳动者工作绩效;虽然,用工单位通过劳务派遣减少了部分成本,但因为被派遣劳动者绩效降低的损失会更大,这样于劳务派遣机构(用人单位)、要派机构(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三方都不利。乐国安、尹虹艳、王晓庄撰文指出,目前许多企业中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组织承诺等都是 研究 者、企业用人单位和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劳务派遣决定被派遣劳动者身份的特殊性,从法律的角度还有待于对这类人群进一步研究,如劳动合同法施行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影响,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争议、劳动纠纷等;另外

14、,在民法、 经济 法方面也需继续研究,以便对被派遣劳动者保护、规范。目前许多单位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而这一特殊群体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劳动者的群体。由于被派遣劳动者是具积极能动性的人,也由于这类劳动者的身份特殊性,所以他们的组织公平、组织承诺、工作绩效类型和特点,以及这类劳动者组织公平、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效标因素与传统劳动者有什么不同,也是研究者需要关注的 内容 ,也是企业用人单位和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即被派遣劳动者与传统劳动者在组织公平、组织承诺、工作绩效等方面的差异化研究。另外在被派遣劳动者横向研究方面,还需要对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分,如务业保安、 医院 护士、通信企业话

15、务员、高校 政治 辅导员等领域被派遣劳动者较普遍,类似领域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特征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都源自横向的研究,还没有研究者从纵向进行过劳务派遣研究;而且现在所从事的研究也往往以理论为主,还没有从实证、案例的角度进行过劳务派遣研究;这些都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劳务派遣涉及法学、劳动经济学、组织管 理学 等多学科知识,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也是以后研究者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分几部分进行写作。几部分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一、引 言二、劳务派遣的内涵与存在意义(一)劳务派遣的内涵界定(二)劳务派遣

16、制度的存在意义三、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一)设立条件不严格,监督制度不完善(二)劳务派遣范围限制过于原则(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责任划分不明确(四)同工不同酬,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四、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一)提高我国劳务派遣市场准入门槛,加强监督管理(二)明确劳务派遣适用范围(三)合理分配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四)完善劳务派遣权利保护机制结 论参考文献致 谢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一)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当代中国劳务派遣的特征、发展现状、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和总结,解决并归纳出关于我国劳务派遣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

17、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的材料的方法。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2.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全面的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

18、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来反思社会普遍现象。(二)实施步骤2014年10月15日2014年11月12日 确定选题2014年11月14日2014年12月10日 查找资料撰写开题报告2014年12 月 11日2015年 4月10日 撰写并完成初稿2015年4月 11日2015年 5月16日 修改成稿、打印装订四、主要参考文献:1张询书:试论政府在劳务派遣中的主导作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 年第4期。2刘炎白:浅论劳动派遣中劳动平等问题,中国劳动,2006年第4期。3王全兴: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中国劳动,2004年第4期。4董宝华:劳务派遣

19、的法学思考,中国劳动,2005年第6期。5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6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7侯玲玲:劳动派遣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8王丽萍:劳务派遣,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第4版。9刘炎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6版。10董宝华:劳动力派遣,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5版。11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吉林大学学报,2013年第8期。12Atkinson J.Manpower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Organizati

20、onsJ. Personnel Management.1984(16):28-3113Mark A.Rothstein, CharlesB.Craver,ElinorP.Schroeder, Elaine W.Shoben.Employment LawM.West.2004:135.本人签字:年 月 日五、指导教师意见:(对选题情况、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等方面评审)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六、所在教学系部审查意见: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注:1、此表意见栏必须由相应责任人亲笔填写。2、此表可从教务处网站下载。3、如此表不够填写,可另加页。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