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6695817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验室应急预案 1.目的保护实验室人员及设施仪器安全,减少降低意外事故对人员和设施仪器的损害。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如化学药品中毒暴露、火灾、触电、紫外线烧伤、传染性标本污染。 3.职责 3.1安全小组及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 3.2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处理意外事故。 4.各种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1化学药品安全应急预案4.1.1防范措施 a.对工作人员进行化学试剂危害性和危险程度的知识培训,了解化学试剂安全重要性,提高防患意识。 b.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试剂储存,使用的操作规程。 4.1.2化学试剂烧伤应急处理程序:

2、 a.急救措施。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强酸强碱外溅烧伤皮肤或粘膜时,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如强酸外溅,则用大量冷水较长时间(半小时左右)冲洗伤口(石碳酸不溶于水,可用乙醇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如强碱外溅,则用大量清水冲洗或较长时间浸泡。b.在实验室作简单急救处理后,再迅速送医院急诊室作进一步处理。 c.报告。发现烧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并进行记录。 4.2热力烧伤处理应急预案4.2.1防范措施 a.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高温作业知识培训,了解高温作业安全性,提高防患意识。b.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项目操作规程。 4.2.2热力烧伤处理程序: 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被高温

3、液体或气体烫伤,应该。a.受伤人员迅速脱离热源,采用可行灭火后,迅速用凉水冲淋或浸泡以降低局部温度。b.避免受伤部位再损伤,伤处衣着不宜剥脱,要剪开取下。 c.减少创面沾染,用清洁布单、衣服等覆盖或包扎,然后将烧伤者送至医院急诊室作进一步处理。 d.报告。发现热力烧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并进行记录。 4.3火警处理应急预案4.3.1防范措施a.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消防知识培训,了解实验室发生火警的危害性,提高放患意识。b.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不能乱用电,注意防火。 c.电源插座等如有损坏也难怪及时修理,以防意外。d.实验室禁止吸烟,以防引发火灾。 e

4、.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方法。f.定期对电路进行检查和修理。g.对暂时不需要用的设备及时关闭电源,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4.3.2火警应急处理程序: 第二篇:实验室应急预案实验室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落实我单位有关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本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实验室应急预案。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大,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为了对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做出及时的响应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将发

5、生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不断提高处置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实验室是科研工作中使用化学品的要害部位之一。各类易燃、易爆、氧化类物质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因实验室而引发的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确保实验室在发生事故后,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 首先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实验室负责人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各实验室落实安全责任人和实验室安全员,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2

6、)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6)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应急电话:火警:119匪警:110医疗急救:120造成或可能造成实验室污染,但未造成人身伤害的实验室事故,由实验室负责人处理。例如实验过程中,由于标本、试剂溢出溅落造成操作台或地面的污染等,应立即喷洒消毒液并覆盖浸透消毒液的纸巾,等消毒液彻底浸泡30分钟后,对污染的物品进行处理。清理后的物品高压灭菌。并填写实验室意外情况登记与处理记录表,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导这些处理行动,并检查处理效果。 实验室内受到意外伤害,例如割伤、烧伤、

7、烫伤等,由实验室负责人处理。令受到伤害的人员立即停止工作,用消毒液清洗未破损的皮肤表面,伤口以碘伏消毒,眼睛用洗眼器反复冲洗。有在同一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或派人迅速着装进入实验室,清除造成伤害的原因,清理实验材料,帮助受伤人员紧急处理并撤离实验室。受到伤害的人员应立即就医,并将受伤原因及接触微生物的情况通报负责人。对其进行恰当而完整的病史记录。 在其身体状况未恢复之前,不得重新进入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在经过整理,消除了造成伤害的故障之后,方可重新使用。 本预案遵循先救治,后处理;先救人,后救物;先制止,后教育;先处理,后报告的基本原则。 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并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

8、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购买剧毒化学品时需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准购证,凭准购证购买。 危险化学品必须采取专用实验室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专人管理。 危险化学品出入,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品应当定期检查。化学危险物品储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同品种的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分类存放,并不可超量储存。库房集中保管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保持道路畅通。 (二)化学试剂危险物品保存时要避免混存。不同灭火性质的化学危险物品绝对不允许在同一地点存放。即:氧化剂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处;能自燃或遇水燃烧的物品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处。 (三)对于遇水易爆,遇高温、低温、暴

9、晒会发生分解的化学危险物品,以及液化气体分别不得在潮湿、易积水、高温处贮存。 (四)对储存压力气体、液化气体的容器,必须按照压力容器检测的要求,定期进行检测,禁止检测不合格的容器储存压力气体、液化气体。 (五)化学危险物品储存的场所应安装可靠的避雷设施,并定期进行避雷效果检测,确保不发生因雷击而引发火灾和爆炸。 安全事故应急小组成员及本单位实验室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根据本预案进行适当处理。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延误事故处理,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者,均按失职处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纪律者,按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纪律论处。 本单位全体人员要树立高度的

10、安全意识,熟知本预案内容并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

11、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5、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6、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

12、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三)实验室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1、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2、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3、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

13、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4、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四)实验室化学灼伤应急处理预案: 1、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 2、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每一实验室楼

14、层内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五)剧毒化学药品丢失应急处理预案 1、当有人发现化学剧毒药品有丢失时,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2、实验室负责人得知情况后,首先要及时向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研究院分管领导等汇报现场药品丢失情况,并安排至少两名专业人员留守现场,保护好现场,直至公安部门人员和保卫人员到达现场。 3、实验室负责人向各级领导汇报情况完毕后,立即组织通知实验室安全员、及相关实验员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 4、实验室安全员、及相关实验员到达现场后,应在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小组

15、办公室集合,不得离开,等待相关部门领导调查问询。 5、相关部门领导全部到达现场后,实验室负责人与公安部门人员立即对实验室配带钥匙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实验室钥匙是否有丢失、被他人使用或复制现象。 6、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对近期实验室人员出入、药品使用等情况立即进行详细检查,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了解掌握实际情况。 7、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在人员询问调查完毕后,立即对实验室所有药品进行一次盘查,确认其他药品有无丢失现象。如有丢失现象,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调查。 8、根据各方面线索对丢失药品流向做出判断,在最短时间内将丢失剧毒药品追回。 9、整个事件处理完毕后,实验室负责人在24小时

16、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书上报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小组事件的全过程及专业采取的防范措施。 (六)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实验室内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时,当事人或在场人员即拨打有关电话报警和联系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与负责人员,简要报告事故地点、类别和状况。 2、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同时设置警戒区,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严格控制人员进入。 3、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扩散,在事故发生区域内严禁火种,严禁开关电闸和使用手机等。 4、进入事故现场抢险救灾人员需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视化学品的性质、泄漏量大小及现场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发生小量液体化学品泄漏时,可迅速用不同的物质和方法进行处理

17、,防止泄漏物发生更大的反应,造成更大的危害。 5、如有伤者,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医院救治。如有实验员受伤,要及时通知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工作的领导。 (七)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切断电源开关; 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

18、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校医务室接替救治。 本预案由各实验室组织落实,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实施。无论在何时何地,当发生危害实验室安全的事故时,均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迅速、准确地报警并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正确有效的疏散无关人员,避免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第三篇:实验室应急预案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

19、,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维护实验室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员工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由于停电、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1)有害有毒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实验室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学试剂的侵害事件;(3)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爆炸、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5)压力容器事故处理和救援

20、;(6)火灾、地震和所有其他种紧急状态。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实验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成员: (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3)组织中心员工的应急救援培训;(4)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6)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7)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应急电话:火警:119匪警:110医疗急救:120四、预防和管理 (一)火灾爆炸 1.加强易燃物和强氧化试剂的管理,燃物和强氧化试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

21、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5.对实验室的灭火器材和消防栓定期检查、更换; 6.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各明火设备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7.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发生堵塞; 8.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屛和护目镜。 (二)化学中毒及泄漏 1.购买有毒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 2.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3.有毒药品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4.有毒是的废物、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22、5.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6.手上如占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 7.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8.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 五、应急程序 (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

23、扑救;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资料、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灭火。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5.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6.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24、(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三)实验室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1.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2.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

25、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3.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4.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四)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有人触电他人要切断电路,不能直接接触。平时要注意不要用湿手、物接触电插销,实验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26、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切断电源开关;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院接替救治。

27、(五)实验室化学灼伤应急处理预案 1。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化学灼伤、碱灼伤:先用水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酸灼伤:先用大量水洗,再用nahco3溶液洗。 2。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六)创伤临时急救 1.烫伤。应涂上苦味酸和獾油。 2.割伤。应以消毒

28、酒精洗擦伤口,撒上止血粉或缠上创可贴。若为玻璃割伤,应注意清除玻璃渣。 (七)乙炔气瓶使用规定 乙炔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立方米/时瓶。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使用时乙炔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乙炔气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10以下温水解冻。乙炔

29、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规定的余压。使用状态下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是5米,乙炔距明火安全距离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不使用状态下,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为2米。存放的时候为分开存放(专库专用)。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气瓶的气阀关好。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六。后置处置 1.上报与部门协调。当实验室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及时上报当地卫生管理部门,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并与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协调,搞好相关区

30、域的食品、饮水、环境卫生监督。对于实验室人员受到感染和侵害事件,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2.善后与恢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实验室正常秩序。 3.调查事故原因,追查责任人,对全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 第四篇。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化学实验用的试剂,许多是可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危险品,实验仪器又大都是容易破碎的玻璃仪器,而实验过程中又要用明火加热,因此,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操作的概念,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化学实验。下

31、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和学生要熟悉所用仪器和试剂的性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和实验操作规则,防止事故的发生,如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防火 实验室中因化学药品引起的火灾,一般有: 1、化学药品的混合接触引起火灾 2、氧化性盐类和强酸混合接触 3、安全措施 (1)科学、严格地管理化学药品,不给各类物质造成混合接触机会。 (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3)实验室应备有各类灭火用品,并保证随时好用。 二、防爆 实验室中能引起爆炸的物品很多,某些强氧化剂,如:硝酸盐、氯酸盐、

32、过氧化物等,一旦遇上有机物,易燃性物质,还原剂或发生 强烈磨擦、撞击等即发生强烈爆炸,还有许多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时,遇水即可发生爆炸。一般情况下,燃烧和爆炸往往同时发生,有时先着火后爆炸,有时则爆炸后引起火灾,因此二者的预防打措施类同。 三、防护与急救 化学药品按它们的毒性分为: 1、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和液态溴等,能腐蚀或烧伤皮肤,误肤造成唇、口、喉、胃烫伤,灼痛严重时可发生虚脱而死亡。 2、刺激性毒物,如汞、铅、铵盐、砷、磷等化合物,能使蛋白质沉淀、误服可致人死亡。 3、神经性毒物如氢化物和氢氰酸等,能阻碍人体正常的氧化作用,造成内部窒息而死亡,

33、另外,还有一些我们经常接触的和使用的药品,平时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毒性,如氯化钡、碳酸钡、汞及其化合物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钴等,因此,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要高度重视防毒工作,并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实验室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准备室一定要有可供使用的通风橱,不能在实验室内做饭和进餐,更不能用使用过的仪器作餐具,实验完毕要洗手消毒,注意不能用热水洗手,防止皮肤上的毛孔张开而使毒物渗入,有毒废液要倒进指定容器内,经处理后才能弃去,皮肤上有破伤时应专门包扎后进行实验,以免毒物经伤口浸入体内。一旦发生中毒,一定要沉着冷静,尽快通知医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误服各种毒物后,最常用

34、的解毒方法是让中毒者先服用牛奶,蛋清,面粉水,肥皂水等,将毒物冲淡,随后用手刺激喉部引起呕吐,注意为磷中毒,千万不可喝牛奶,可将510毫升硫酸铜溶液用温水调服,另外,若误服少量强酸液,可服镁乳、石灰水、氢氧化铅或肥皂水解毒;误服少量强碱时,可服醋、柠檬水或桔子汁解毒,若误服少量硝酸银溶液可服氯化纳溶液解毒。 (2)吸入有毒气体,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 (3)若不慎将有毒物质少量落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药棉或纱布擦掉,并用自来水冲洗或用相应的解毒剂冲洗,若将毒物溅入眼睛,应在冲洗后,立即请医生治疗。 第五篇: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实验室

35、是学校进行教学、教研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是学校仪器、设备比较集中的场所,为保证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减轻人员伤亡和学校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出现工伤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切断所有相关的水、电、气、等,对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房间,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解救被困人员,使受伤人员迅速脱离险境;同时,报学校分管领导、校长办公室,涉及到学生的,报告政教处领导,应急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 二、在第一时间内向校卫生室发出求救信息,并拨120,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待120到达或用其它方式急送医院。在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其他在场人员应主动采取必要的施救方法,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三、保护现场,迅速逐级向学校分管领导、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学校分管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抢险,把损伤、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向学校领导做出书面事故报告,并根据事故原因,限期整改,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第23页 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