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科综合判断题1.下面对有关名著边城的说明不正确的是哪一项?沈从文的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二人与翠翠一见钟情,都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大老”托媒人提了亲,“二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最终兄弟俩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选择。边城塑造了作为“爱”与“美”化身的翠翠形象。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尤其是结尾处,白塔下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具有熠熠动人的人格力量。边城:翠翠边看龙舟赛边等爷爷,傩送捉鸭子上岸时,从对话中得知她是翠翠,就邀请她去他们家等。翠翠误会了他,轻轻地骂了他。她的黄狗
2、汪汪地叫,翠翠对狗说叫也得看人叫。而傩送却理会成了另一种意思,便大笑着走远了。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西一带的美丽风景和传统习俗,赞美边民淳良的心灵。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沈从文的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二人与翠翠一见钟情,都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大老”托媒人提了亲,“二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最终兄弟俩约定采用公平而
3、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选择。在边城中,翠翠爱上了大老天宝,二老傩送由于没有得到翠翠的爱,下青浪滩淹死了。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作品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讴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结尾以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2.下面对名著呐喊的说明不正确的是哪些?鲁迅的呐喊中的很多篇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塑
4、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比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呐喊是伟大的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所写的14个短篇小说的结集。取名为“呐喊”,意在为革命“喊几声助助威”,以鼓舞“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是话里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收录小说15篇,其中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拿来主义等文章都为鲁迅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大都对封建
5、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中国旧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全面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了改良社会,改变国民劣根性,鲁迅作品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目的是为了揭出病苦
6、,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在呐喊中塑造了阿Q、闰土、孔乙己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中国旧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全面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3下面对名著雷雨的说明不正确是哪些?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场景(周家客厅和花园)内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复杂的矛盾纠葛,暴露了周氏家庭的罪恶。雷雨在艺术上遵循“三一律”原则,时间集中在一天,场景只有两处,人物涉及两个家庭,但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集中尖锐。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曹禺的雷雨写了很多
7、冲突:主仆之间的冲突,夫妻之间的冲突,父子之间的冲突,兄弟之间的冲突,母子之间的冲突,兄妹之间的冲突。然而,全剧主要的冲突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话剧雷雨中的鲁贵无权无势,但又把有权有势当作评量人的标准。他对主子唯唯诺诺,对妻儿颐指气使。他为人狭隘、自私,精神空虚,是一个典型的小市侩。雷雨以周朴园和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同时还表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戏剧雷雨将前后三十年的事集中在一天之内,并全在周朴园的客厅中展现于观众面前,突出显示了曹禺在戏剧结构上的非凡才能。情节灵活穿插,故事脉络分明。雷雨这一标题既表明作品的社会环境,又
8、暗示了周家将爆发一场毁灭性的“雷雨”。作品告诉人们,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雷雨中周萍要到他父亲的矿上去有两个目的,一是想摆脱蘩漪的纠缠,二是想成全弟弟周冲和四凤的爱情。4.下面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是哪些?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完胜曹操,三足鼎立初现;“夷陵之战”,蜀国大伤元气,为覆灭埋下了伏笔。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奸诈、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和“三”有关的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
9、家庄等。三国演义中写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曹胜袁败主要原因是袁绍不听许攸袭击许昌的建议,反而认为许攸是奸细,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烧了袁绍囤积在鸟巢的粮草。三国演义中由于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骄傲轻敌,不听王平的劝告,致使荆州失守,诸葛亮不得不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诸葛亮为了执法严明,只得挥泪斩马谡。三国演义中,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席间关羽借与孙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孙权不放手,互相敬酒。埋伏刀斧手见状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其他一些史籍,凡涉及重要历史事
10、件的地方,多求与史实相符;另一方面,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所以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事,三分虚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是孙策临死时留给孙权的忠告。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袁绍;周瑜主内事时作主把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5.下面对名著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是哪些?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
11、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分别是:宝玉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凤姐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温顺世故的袭人,怯懦的迎春,忍辱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等。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在这个人
12、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写出了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心中充满了喜悦。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曹雪芹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描写,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
13、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无事。文科综合判断题答案1(5)“江西一带”应该是“湘西一带”翠翠爱上的是傩送二老,淹死的是天宝大老。2祥林嫂是彷徨祝福中的人物。狂人日记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拿来主义是杂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作者并设有“全面肯定”辛亥革命。作者并没有“全面肯定”辛亥革命。3“花园”应为“鲁家住宅。主要矛盾还有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全在周朴园的客厅中”不对,应是“基本上在周朴园的客厅中”。应是“自然环境”。只是想摆脱蘩漪的纠缠,并不想成全弟弟周冲和四凤的爱情。4.“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诸葛亮因失守街亭而斩马谡。应是关云长拉着鲁肃的手。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孙尚香嫁给刘备”为诱捕之计。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5.是薛宝钗。“宝玉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凤姐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错误。书中写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林黛玉改为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