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667022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教师教案库 第0章      课 前 准 备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第六讲      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一讲  绪  论      控 制 工 程 基 础 教 案 (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自动控制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宇航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掌握和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从事工程技术类各专业的科学技术人员是十分必要的。本课程具有科学方法论的鲜明特点,研究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是广泛意义上的方法论。这将对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是工科许多专业一门学科基础课。目前在我校有六个专业大类中的12个专业将该课程设置成学科基础课,有三个专业大类中的4个专业将该课程设置为学科选修课,电气信息类及机械类培优班均将该课程设置成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在各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前期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转折,又是后续专业课的一个重要基础课。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使学生首次学习控制和控制系统的概念,系统地学习控制理论的经典方法。该课程的学习是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课程简介 控制工程基础是研究各类控制系统共性的一门技术基础科学。教学内容以反馈控制理论为核心,介绍控制系统建模方法,介绍线性系统的时域、频域和根轨迹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本课程具有科学方法论的鲜明特点,研究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CAI及课堂讨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自觉运用反馈原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反馈原理解决实际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线性系统数学建模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能进行典型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学习成绩将根据平时作业、实验课成绩及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该课程在教学组织时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不同专业的要求,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材的选用、教学方式的组织、实验的开设以及课内课外时数的分配上有所区别。 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加平时作业。本课程将为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原理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主要教材、参考书(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 Richard C. Drof & Robert H. Bishop, Modern Control System(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Katsuhiko Ogata 现代控制理论(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0年 刘明俊,自动控制原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董景新赵长德,控制工程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李友善主编,自动控制原理(修订版),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1989 吴 麒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绪方胜彦著,现代控制工程,卢伯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黄家英,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五、本课程中各章节之间的关系: 六、时间分配 序号 教学 内 容 教学环节(学时) 讲 课 习* 题 实* 验 上 机 课* 外 小 计 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4       4 8 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8       8 16 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0 2 4   10 26 4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6       6 12 5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0   2   10 22 6 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 10 2 2   10 24 总 计 48 4 8   48 108 注: 习题课:集中安排两次,不占课堂教学时间; 实验课: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做,0.5学分计入实践教学环节,其余专业学生自愿选做,所完成学时数计入参加开放实验室实践环节学分数内; 课外:完成预习、复习、作业、自学的最基本的课外学习时间,各位同学根据自己所在的专业,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适当增加; 课堂教学:教师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选用教材的体系适当微调,但必需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 教学学时安排 观看幻灯(自动控制技术与人类进步  李泽湘讲座)   第二讲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 引言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及基本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典型输入信号 控制系统示例      1.0 引言     以“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代表的科学方法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十实际以来最伟大的成果。它的崛起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武器。    近几年,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得科学不断分化,分支科学越来越多,各种新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出现;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又不断的相互渗透,呈交叉的趋势,由分化走向统一的趋势。客观上要求有共同的方法论,为各学科的彼此沟通,发挥桥梁作用。“三论”的出现正是这种时代要求的结果。    “三论”是从自然科学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方法,但它不限于自然科学,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它不是某一具体科学的方法论,而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内的共同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的方法。被称为“横向科学”或“横断科学”。这种方法具有严格的程序和精确的形式,是一种更科学、更规范的方法,对科学研究、领导决策和各项工作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三论”是哲学范畴的具体化、规范化、模型化。    “三论”的出现是有深刻意义和历史背景的。作为“三论”之一的“控制论”中的“控制”的概念,人们并不陌生。   什么是控制?      “人猿相依别,有几个石头磨过”       人--------控制者       工具------被控制者、控制对象      “控制”:就是反映人和工具关系的一个概念。   现实生活中控制关系、控制活动是一种普遍现象。人类很早以前就进行过自动化的尝试:     指南针     木牛流马     蒸汽机的离心力调节器     …… 简单的“控制”的意义和“控制论”中“控制”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人类初期 第一次解放 第二次解放 (体力劳动的解放) (脑力劳动的解放) 人∽工具 人∽机器(能量) 自动化   控制论是研究什么的?定义?     控制论是一种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它所提供的科学方法,对我们分析问题忽然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它还算一门新兴学科,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定义和规定的研究内容也众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控制论”是关于机器的理论     说法二:“控制论”是电子计算机和电子学的理论     说法三:“控制论”就是类似于数学的一门学科     说法四:“控制论”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维纳定义)   维纳其人: 1893年生 美国人 数学家 哲学家            四岁 开始读书 神童            十一岁 写出关于感知理论的哲学论文            十八岁 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五十五岁(1948年) 名著《控制论》   根据维纳的定义人们关于“控制论”的较公认的说法是: “控制论”是以研究各种系统共同存在的控制规律为对象的一门科学。 系统----指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构成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大至宇     宙、世界、国家、复杂的工业过程,小至一个单位、人、一个器件。如: 控制----是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与一切事物之中。一个国家有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    ……人有大脑……自动机有内部控制系统。 总:“控制论”就是要揭示包括机器、生物、社会在内的各种不同的控制系统的共同规律。 是研究各种系统共同控制规律的科学,是方法论。   控制论产生的基础:     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它产生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例如:   人类很早以前就利用水的势差和风的流动作为能源的各种装置,像“风磨漏斗”、      “蒸汽机的调节器”。         19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电信号传递信息为主的控制过程,如:    数控机  床、控制炼钢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美国,一些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自发地建立组织讨论会,研究    他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更多的是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问题。维纳参加了这样的讨论,得到了    启迪,形成了控制论的思想基础。   维纳是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创立这一全新的学科的呢? 控制论中的三大要素: 同构理论 信息的流通、交换 反馈机制   · 控制论中的同构理论 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具有控制功能的机器 如:取物 如:火炮打敌机 感觉器官:眼、耳…… 检测机构:雷达 中枢决策器官:大脑 决策机构:指挥仪 效应器官:手、脚…… 执行机构:随动系统     小结:尽管机器与动物在本质上有着天壤之别,有着无生命与有生命的差别,但从机器控制的动作和人的行为过程来看,他们有着相当确切的“同构性”,这就是在实现机器动作和人的行为过程中,无一例外的经过了上面三个环节。     问题:究竟是什么东西使的尽管在质的方面有着天壤之别的机器和人在行为活动中,有如此相似的过程呢?这是控制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 信息在控制中的作用 要使控制行为得以实现,就要求控制部分以某种方式给予受控部分以影响,受控部分就按照影响变化自己的行为,这种联系和影响是什么?如:电、力、风、生物电脉冲……等等。 共同点:控制内容的消息----信息,正是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之间发生了这种信息的联系、信息的运动,控制过程才得以实现。 控制过程就是系统中信息运动的过程。   控制机工作,实际上就是以某种方式向机器发出信号,机器接受信息的地方叫输入端。机器接受到控制信息产生一系列动作,去完成指定工作,产生这些运动的地方叫执行机构或控制机构。机器完成了指定的工作,产生出工作效果的地方叫输出端。 如: 开汽车 用手取物   方向盘 手臂神经 输入端 转动机构 手臂、肌肉、大脑 执行机构(控制机构) 车轮 手指 输出端 力 生物电 信息   控制论所研究的课题之一,就是控制系统中信息运动的规律性,控制的过程就是借助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信息运动去指挥各种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 问题:控制过程是怎样具体实现的呢?信息是以怎样的形式实现控制和操纵的呢?   · 控制的反馈机制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中,英国军队失败的教训的启发。 英国军队 加拿大+纽约----萨拉托加 “双向通讯” “双向通讯”就是指有去有回,从而形成一个由两条路组成的,而运动方向又相反的封闭路线。 如:打电话   控制理论中称信息的双向运动为“反馈联系”。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传输出去后,又将信息的作用返回到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再输出产生影响。 信息在这种循环往返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内容,实现控制,这就是控制论所揭示的反馈机制。 如:司机开汽车   反馈是如何调节控制行为的呢? 反馈调节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种原因与结果不断相互作用的关系。反馈的两种作用方式是控制论中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反馈有两种方式:正反馈、负反馈。   定义: 正反馈:凡是后输出的信息与原输出的信息起着相同的作用,使总的输出增大的反馈调节。 负反馈:凡是后输出的信息与原输出的信息起着相反的作用,使总的输出减小的反馈调节。 例:“发展生产与教育普及” 杂技演员的平衡木表演 海豚的超声波定位 ……   · 自动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以维纳的《控制论》为标志,1948年正式形成。 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40年代末到50年代 单机自动化 局部自动化 单变量控制 自动调节器 伺服系统   第二个时期 现代控制理论时期 60年代 多变量控制 最优控制 多种变化因素 航天系统 导弹系统 人造卫星 第三个时期 大系统理论时期 70年代 规模庞大 结构复杂 变量参数多 目标不单一 生物系统 社会系统 机器人   发展前景:     向大系统理论发展 规模庞大 结构复杂 功能综合 因数众多……     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展 自组织 自学习 自修复 自繁殖……   控制理论已形成了以理论控制论为中心的四大分支(也有不同分法): 工程控制论 技术系统 工程系统 生物控制论 生物系统 社会控制论 社会系统 智能控制论 思维系统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开辟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               返  回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控制方式 ①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如: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一物理量(或工作状态)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或变化)。     例:化工过程的反应塔         数控机床         雷达、指挥仪、火炮控制系统         人造地球卫星         ……  ②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对被控制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组成:控制装置 对被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设备的总体。     被控对象 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和生产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   ③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 特点:信号流动的单向性 无反馈 开环系统是指具有开环控制方式的控制系统。开环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发生作用。 例1:电加热炉   输入信号:电流i(t) (时间的函数) 控制装置:开关k,电阻丝 被控对象:炉子 输出信号:炉温T   分析:工作原理 抗干扰能力 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特点:控制装置只按照给定的输入信号对被控对象进行单向的控制,被控对象的输出不影响控制。   例2:直流电机转速的开环控制      输入信号:电压v      控制装置:电位器、功放、电动机      被控对象:负载      输出信号:电动机的转速n        分析:工作原理            抗干扰能力            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特点:电动机的转速由电位器控制            转速对电位器上电压的大小没有影响       开环系统的特点:     a. 简单,给定一个输入量,便对应有一个输出量。     b. 精度由元器件的精度和干扰决定。不具备修正由于干扰而引起的系统的偏差。因而使用受到限制。   ④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顺向作用,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             特点:信号流动的双向性 有反馈     闭环系统是指具有闭环控制方式的控制系统。闭环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发生作用,它可以实现复杂而又准确的控制。       例1:电加热炉的闭环控制方式       例2:直流电机转速的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比较: a.稳定性 b.精度 c.抗干扰 d.结构、功率     ⑤复合控制     复合控制是指将开环控制方式和闭环控制方式组合在一起的控制方式。实质上,它是在闭环回路的基础上,附加一个输入信号或扰动作用的顺馈信号,以提高系统的精度。     复合控制=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常用的两种复合控制形式: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                         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控制   ⑥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⑦最优控制 ⑧自适应控制 ⑨智能控制 ⑩鲁棒控制                                                                             返  回   1.2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及基本组成 ①被控对象 ②执行机构 ③放大装置 ④检测装置 ⑤比较装置 ⑥反馈装置 ⑦校正装置 ⑧输入信号 ⑨输出信号 ⑩扰动信号                                                                             返  回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常用的分类: ①按数学模型分 线性系统 非线性系统 ②按控制方式分 开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 ③按时间概念分 定常系统 时变系统 ④按信号的性质分 连续系统 离散系统 ⑤按输入输出信号的数量分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⑥按系统参数分布特征分 集中参数系统 分布参数系统 ⑦按元件类型分类 机电系统 气动系统 液压系统 生物系统…… ⑧按系统功用分类 温度控制系统 位置控制系统……   一般地,为了全面的反映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常常将上述各类分类方法组合应用。   在工程控制系统中以下几点要注意: · 严格地讲,任何的实际系统都是非线性的,只是形式不同、程度不同。 非线性系统分为:本质非线性 不能线性化处理,用特殊的研究方法 非本质非线性 线性化处理后,用线性系统的理论研究 · 严格地讲,任何实际系统都是时变的,系统的参数总会随时间的变化。 · 严格地讲,任何实际系统都存在随机性。                                              返  回   1.4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系统能正常工作 → 稳 → 稳定 → 稳定 → 稳定性 又好 → 准 → 准确 → 稳态(终态 静态) → 稳态性 又快 → 狠 → 快速 → 动态(瞬态 暂态) → 动态性   ①稳定性     稳定性是保证系统能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任何系统只有在稳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正常工作。     系统的稳定是有域度的,也称为稳定裕度。稳定裕度越大,系统的稳定程度越深,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②稳态性     理论上讲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是指时系统的性能。但通常地是将系统引到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时的性能称为稳态性。通常它由稳态精度来描述和刻划,亦称为稳态误差。这里误差是指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差别。 ③动态性     动态性能是指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即过渡过程的性能。过渡过程的性能主要由快速性能和振荡性能来描述。一般的对控制系统来说,快速性是越快越好,振荡性是越小越好,有的系统不允许有振荡。 如:火炮系统的快速性很重要 车床的给进系统不允许有振荡                                                             返  回   1.5 典型输入信号 为什么要有典型输入信号? 什么是典型输入信号? 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 ①脉冲信号 ②阶跃信号 ③速度信号 ④加速度信号 ⑤正弦信号 拉氏变换的有关定理                                                                     返  回 1.6控制系统示例                                                         第一章小结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