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T 3125—2022 梨卷叶象防治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6674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3125—2022 梨卷叶象防治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23∕T 3125—2022 梨卷叶象防治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23∕T 3125—2022 梨卷叶象防治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23∕T 3125—2022 梨卷叶象防治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23∕T 3125—2022 梨卷叶象防治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CCS B 1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 31252022 梨卷叶象防治技术规程 2022 - 03 - 03 发布 2022 - 04 - 02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T 3125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

2、院、勃利县吉星河林场、黑龙江省林草防火预警监测中心、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森林病虫害防治站、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四家子林场、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尚尔雨、杜文胜、孙洪洋、戴伟男、郑立喜、李润滨、申国涛、胡乙力、裴岩、何国印。DB23/T 31252022 1 梨卷叶象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梨卷叶象Byctiscus betulae (Linnaeus)防治的虫情调查、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和技术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梨卷叶象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3、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虫情调查 4.1 虫情调查方法 采取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2 虫情踏查 4.2.1 踏查时间 春季或秋季,成虫在枯枝落叶层活动期。 4.2.2 踏查线路 按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依据设计路线对拟调查林分沿林间小道、小班线、 林班线或其他自选路线进行踏查,踏查路线应避免重叠。 4

4、.2.3 踏查对象 将调查林分按龄级划分为若干个踏查块, 龄级划分按杨树人工林等阔叶树种龄级划分标准执行, 见附录A。 DB23/T 31252022 2 4.2.4 踏查方法 采用样株调查法,每个踏查块选取 10 株样株,翻动地面枯枝落叶层,观察记载有无害虫,将调查结果填入梨卷叶象虫情线路踏查记录表,记入附录 B.1。 4.3 标准地调查 4.3.1 标准地的设置 根据踏查结果,在发生虫害林地内设立面积为 0.1 hm2( 40 m 25 m )标准地若干块,标准地总面积应不小于调查林地总面积的 5 %。在连续多年发生虫害的林地内设立长期性标准地,逐年逐次进行调查。 4.3.2 标准地调查方

5、法 随机选取 20 株样株下方地块 2 m2 样地 20 块,再调查枯枝落叶层成虫数量,调查标准地总株数。填入梨卷叶象标准地样地调查表,记入附录 B.2。 4.4 虫害发生程度划分 按照 LY/T 1681 的规定执行。 5 防治技术 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营林、人工、 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 5.2 营林措施 采用多树种营造混交林和隔离带,主栽树种占比为 45 % 55 % ;树种选择应多以乡土树种或抗性树种为主;清除林内枯枝落叶及杂草。 5.3 人工物理防治 幼虫期

6、人工收集地下落叶,蛹期翻耕土壤中的虫蛹。成虫上树期,在树干下铺塑料布,振动树干捕杀落下的成虫,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防治。在雌虫产卵盛期,人工摘除卷叶,并集中烧毁或挖坑深埋,该方法适用于幼林。 5.4 生物防治 5.4.1 保护和利用天敌 通过增加蜜源植物、营林技术等保护天敌昆虫;保护有鸟巢的林木,人工挂置鸟巢,招引益鸟。 5.4.2 生物药剂 春季杨树开始放叶时,在成虫上树活动期,可采用高效的生物农药,利用机动喷雾防治;成虫开始活动或下树越冬期,5 月中下旬或 9 月中下旬,地面喷药防治。 5.5 化学防治 DB23/T 31252022 3 春季杨树开始放叶时,在成虫上树活动期,可采用对环境友

7、好型的药剂,利用机动喷雾防治;成虫开始活动或下树越冬期,5 月中下旬或 9 月中下旬,地面喷药防治。 6 防治效果检查 6.1 检查内容 防治后的当年 10 月,调查对照区和防治区样株下方地块虫口数量。 6.2 检查标准 林分内虫口密度减退率 85 % 为合格。 6.3 检查方法 按 4.3 执行。结果记入附录 B.1、B.2。 6.4 检查结果 虫口密度减退率按公式(1)计算,检查结果记入 C1。 %100121WWWW.(1) 式中: W 虫口密度减退率,% ; W1 对照区虫口密度,头 / ; W2 防治区虫口密度,头 / 。 7 技术档案 应建立技术档案,内容包括:虫情调查、防治技术、

8、防治效果检查等。 DB23/T 31252022 4 附 录 A (资料性) 杨树等阔叶树种龄级组划分标准 A.1 杨树等阔叶树种龄级组划分标准见表 A.1。 表 A.1 杨树等阔叶树种龄级组划分标准 森林类型 幼龄林/a 中龄林/a 近熟林/a 成熟林/a 过熟林/a 天然 20以下 21-40 41-50 51-70 71以上 人工 10以下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A DB23/T 31252022 5 附 录 B (规范性) 梨卷叶象危害情况调查记录表 B.1 梨卷叶象虫情线路踏查记录表见表 B.1。 表 B.1 梨卷叶象虫情线路踏查记录表 踏查块编号: ; 踏查

9、面积 hm2; 林分密度: 株/hm2; 林分类型及树种组成: ;林龄组: ;发现的其他病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简述: 调查情况记录(数字代表样株编号,在有虫株后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调查总数(株) 有虫株数(株) 有虫株率(%)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DB23/T 31252022 6 B.2 梨卷叶象标准地样枝调查统计表见表 B.2。 表 B.2 梨卷叶象标准地样地调查统计表 标准地编号: ; GPS: ; 林班号: ; 小班号: ; 小班面积: hm2; 林分密度: 株/hm2; 林分类型及树种组成: ; 林龄组: ; 踏查所报有虫株率: %; 其他

10、病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简述: 。 样株地块号/2m2 虫口数量 样株地块号/2m2 虫口数量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合计 合计 单位面积虫口数量/(头/m2) 标准地面积/m2 标准地总株数 虫口密度/(头/株)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DB23/T 31252022 7 附 录 C (规范性) 梨卷叶象防治效果标准地调查表 C.1 梨卷叶象防治效果标准地调查表见表C.1。 表 C.1 梨卷叶象防治效果标准地调查表 林场(乡镇林业站)名称(盖章) 标准地编号 林班 小班 防治区 对照区 样株地块号 虫口数量

11、/头 虫口密度 样株地块号 虫口数量/头 虫口密度 防治区调查总株数 防治区虫口总数量 对照区调查总株数 对照区虫 口总数量 虫口密度减退率%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DB23/T 31252022 8 附 录 D (资料性) 梨卷叶象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D.1 梨卷叶象生物学特性见 D.1。 D.1 梨卷叶象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梨卷叶象Byctiscus betulae (Linnaeus)梨卷叶象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危害小叶杨、山杨、桦树、苹果梨。由于成虫卷叶危害,有碍树木的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mm左右(喙除外)。有2型:全体青蓝色,微具光泽;或豆

12、绿色,具金属光泽。全体被稀疏而极短的绒毛。头长方形,于复眼之后方稍向后扩大,表面隆起。两复眼间额部深凹。复眼很大,微凸出,略呈圆形。整个头部被以细而深的刻点;喙粗短,较头部长,但短于前胸,或与其同长,先端微扩大,触角着生处前方微弯曲。触角黑色,11节,棍棒状,先端3节密生黄棕色绒毛。前胸背板长不大于宽,侧缘呈球面状隆起,前缘较后缘为窄,前、后缘皆具横的皱褶,中央具1条细的纵沟,整 个胸部被细刻点。鞘翅长方形,侧缘肩的后方微微凹入;表面于小盾片后方缝合线的两侧微凹陷,整个鞘翅表面具不规则的深刻点列,间隔很窄,其间也密具细刻点。尾板末端圆形,密被刻点。雄虫喙较粗而弯,前胸背板宽大呈球状隆起。两侧各

13、具1个尖锐的伸向前方的刺突。雌虫喙较细而直,前胸背板显较雄虫为窄小,微隆起,两侧无刺突。 卵椭圆形,长约1.1mm,乳白色。 幼虫体长7-8mm,乳白色,微弯曲。 蛹略呈椭圆形。长8mm,黄白色,羽化前变灰褐色。生物学特性 在辽宁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地被物或表土层中越冬。4月下旬到5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成虫不善飞翔,有假死性,遇惊动即落下。当杨树展叶后,就开始产卵。产卵前先把叶柄或嫩枝咬伤,使叶萎蔫后,雌虫开始卷叶,在最初要卷的叶中产卵3-4粒,将叶层层卷起,每片卷叶的接头处都以粘液粘着,卷成雪茄烟状的圆筒。 卵经6至7天孵化, 幼虫即于其中危害, 叶逐渐干枯落下。 7月中旬至7月下旬老熟幼虫从卷叶中钻出,在入土约5mm处作土室化蛹,8月上旬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出土上树,啃食叶肉作为补充营养,食痕成一条条的刻纹;待天气较寒,便潜入枯枝落叶层下或表土层中越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