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行为矫正临床干预方法.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666364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矫正临床干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行为矫正临床干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行为矫正临床干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行为矫正临床干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行为矫正临床干预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一章 临床行为疗法 本章要介绍的是两种在临床上运用较多的行为矫正方法,一是厌恶疗法,主要用于重复、刻板出现的行为;二是系统脱敏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焦虑、恐惧行为或者焦虑症、恐怖症的治疗。第一节 厌恶疗法一、厌恶疗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一)厌恶疗法的概念所谓厌恶疗法(aversive therapy),也称为厌恶技术(aversive techniques),指的是应用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运用厌恶刺激对个体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促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方法。例如,运用厌恶疗法治疗患者对儿童的性骚扰行为。通过让患者观看儿童裸体的图片引发个体的性反应,同时给予患者厌恶刺激如闻难闻的气味,直到患者

2、在观看儿童裸体图片时不会再产生性反应,而是产生恶心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也会运用这一方法来矫正个体的某些行为。比如,在为婴儿断奶的时候,妈妈在自己的奶头上涂上辣椒粉或者其他吃起来很苦的东西如黄连,这样,每当婴儿吸妈妈奶的时候,马上就会吃到辣椒粉或者黄连之类的东西,吃过一、两次之后,婴儿就不敢再吃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了厌恶疗法的原理。(二)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由于厌恶疗法采用厌恶刺激去对付原来的不良行为,因此也被称作为是“以毒攻毒”的矫正方法,之所以厌恶疗法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作用,其依据的原理是反应性的条件反射理论,即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对于行为当事人来说,个体所出现的不良行为是一种无条件

3、的反射。在前面所介绍的对儿童性骚扰行为的治疗中,患者对儿童裸体图片所产生的性反应就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儿童裸体图片同时也成为了个体性反应的强化物,但这种性反应却是错误的,因此,儿童裸体图片成为了一种不良强化物。另外,个体对厌恶刺激所产生的厌恶反应也是一种无条件反射,比如,让个体闻难闻的气味,个体就会产生恶心的感觉,这也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厌恶疗法要通过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的反复结合,使得不良强化物逐渐失去强化作用,同时诱发出和厌恶刺激相同的反应,从而达到制约不良行为、改变不良行为的目的。在此例中,研究者通过儿童裸体图片与难闻气味的结合,让患者不再对儿童的裸体图片产生性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行

4、为干预中,厌恶疗法常常是万不得已才采用的一种矫正方法。在过去的20年中,此种方法被采用得很少,而且即使被采用,也常常因为患者和家长的反对而中途放弃。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厌恶疗法程序中,训练者是依靠厌恶刺激的使用来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使个体产生负面的情绪。另外也与厌恶疗法的治疗过程比较复杂有关。厌恶疗法的使用对矫正者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矫正者对行为矫正的原则和实施过程有很好的把握,同时也要求矫正者接受过非常正式的督导下的行为矫正培训以及诊所内开展干预的工作经验(Cooper, Heron,Heward,2007)。二、厌恶疗法与惩罚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厌恶疗法与惩罚都使用厌恶刺激来

5、改变个体的行为,且实施过程有相似之处,因此会让人产生一些错觉,以为厌恶疗法就是惩罚,但实际上,两种技术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其主要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所依据原理的不同从依据的原理来说,厌恶疗法与惩罚所依据的原理是不同的,前者所依据的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将两个刺激物(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进行紧密结合,继而促使引发不良行为反应的刺激物能够产生与厌恶刺激相同的反应。而惩罚所依据的原理是操作条件反射,其对行为产生的作用是通过行为结果而发生的,当个体做出某个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者不再享受正强化物,继而使个体的行为减少或者消失。(二)实施的过程不同在厌恶疗法中,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或者

6、不良行为等几乎是同时出现的,通常是不良强化物或者不良行为出现的同时厌恶刺激马上出现,通过两者的反复结合,使得厌恶刺激所产生的厌恶反应也迁移到不良强化物或者不良行为上,从而导致行为的改变。而惩罚是在个体出现不良行为之后,再给予厌恶刺激或者剥夺其正在享受的正强化物,以此来消除不良行为。因此,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两者是有所不同的。实施的过程不同还体现在:厌恶疗法的使用过程中治疗者往往要指导个体主动地去从事伴随厌恶刺激的不良行为,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治疗者主动地让患者看有关儿童裸体的图片,因此,患者不良行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是由治疗者所引导的。但是在惩罚程序中,个体是主动地产生不良行为,随后才

7、受到惩罚的。(三)产生的结果不同采用厌恶疗法所产生的结果主要在于减少从事不良行为所得到的强化作用,比如,当患者看到儿童裸体的图片时,感受到的不再是兴奋的感觉,而是体会到由难闻的气味所带来的恶心感,因此,厌恶疗法让从事不良行为的个体体验到的是由厌恶刺激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而惩罚则让个体为自己的不良行为直接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之所以产生效果两者的途径有所不同。三、厌恶疗法的类型厌恶疗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基本的类型:(一)一般厌恶疗法一般厌恶疗法即实物性厌恶疗法。在一般厌恶疗法中,个体所体验到的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都是真实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使不良强

8、化物逐渐失去强化作用,同时诱发出和厌恶刺激相同的反应。前面所提到的治疗患者对儿童性骚扰行为的方法就是一种一般的厌恶疗法。在这个例子中,患者需要真实地观看儿童裸体的图片,也要真实地体验到难闻气味所带来的恶心感。在心理学的治疗历史中,一些研究者曾经用一般厌恶疗法帮助吸烟者戒烟、酗酒者戒酒。比如Wilson、Oleary(1980)对烟盒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得抽烟者一打开烟盒,就会遭受电击,而且电击强度也可以进行调整。他们的研究发现,烟盒打开时受到的电击强度越强则抽烟率也就越低。美国普林斯顿精神神经病医院研究所的人员也曾经发明过一种机器用于帮助吸烟者戒烟。当个体坐在这个机器面前,并用放在机器中的打火机

9、点燃香烟。当个体点完香烟将打火机放回原来的位置,此时就会自动启动开关,装在机器内部烟筒里的烟就对着个体的鼻尖大量排出,抽烟者就会被熏得眼泪直流,且不断咳嗽,非常难受。此时,抽烟者需要做的就是将香烟在烟灰缸里拧熄,弄熄香烟时所加的压力正好使另一个自动开关门打开,就会有新鲜的薄荷味道的空气大量排出,烟也不见了,戒烟者的不舒服感也会逐渐消失。实验者就是通过这一厌恶疗法和区别强化的程序,来帮助抽烟者戒掉抽烟的不良习惯。我国赵耕源(1987)曾经运用橡皮筋的方法来治疗一位13岁女中学生的强迫观念。在该案例中,这名女中学生两年来总是一见到男性就出现可能与其谈恋爱、结婚的看法,虽然明明知道不可能,但是脑海中

10、总是不由自主会出现这些念头,无法控制,严重影响到其生活和学习。另外,凡是到商店去或者经过商店的门口,都会产生被售货员说少付了钱的想法,明明知道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却无法控制,以致非常害怕去商店。心理学家对其病情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决定采用厌恶疗法对其进行矫正。其具体方法是:预先在当事人左手腕上套一根橡皮圈,当见到男性或者经过商店出现上述强迫性观念时,要求当事人用力拉弹橡皮圈,每次拉弹要求一定要产生痛感,直到强迫观念消失为止,并要求当事人每天做好记录。结果发现,第1周,每天出现上述强迫观念3-6次,每次拉弹橡皮圈在最初3天达到30-50次,以后3天下降到拉弹3-5次;第2周,每天出现强迫观念2次,要求

11、拉弹橡皮圈2-5次;第3-8周,每天有1次强迫观念出现,要求拉弹橡皮圈5-10次;从第9周的第3天开始,强迫观念不再出现,橡皮圈也就从手腕上去掉了,偶尔有轻微的关于性的想法,也很容易被控制,且很快地就消失了。之后,对其跟踪观察了3个月的时间,该女中学生强迫观念没有再出现,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运用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在一般厌恶疗法中,个体需要实际体验或者感受到不良强化物和厌恶刺激。而在运用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中,个体体验的不良强化物是一种符号表征,而不是实际强化物本身,例如图画、幻灯片和录像、电影资料等符号表征,也可以是用语言或文字来唤起个体对不良强化物的听觉、嗅觉、触觉以及运动感觉等其他内

12、部的表象。比如,如果让个体戒烟的话,不是像前面程序中所介绍的让个体真的去抽烟,而是采用让个体观看别人抽烟的镜头、阅读有关别人抽烟的文字描述或者浏览一包包香烟的图片,来引发其烟瘾;如果让个体戒酒的话,可以让个体看别人喝酒的镜头、看很多酒瓶子的照片或者图片、让其听别人喝酒时酒滑下喉咙时咕噜的声音或者其他人喝酒猜拳时的吵闹声,来引发其产生酒瘾。在本章开头所介绍的关于治疗患者性骚扰的案例,实际上采用的就是这种符号表征的治疗方式。治疗者让患者所看的是儿童裸体的图片,而不是真的让其去摸儿童的身体。在这一类型的厌恶疗法中,不是实际的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多次配对,而是不良强化物的符号表征与厌恶刺激多次配对,促

13、使个体在思想上对不良强化物逐渐失去好感,并诱发出和厌恶刺激所引起的相同的反应。比如,有研究者曾经使用这一符号性厌恶疗法成功地减轻了一位年轻人的吸毒行为(参见吕静,1992)。该年轻人由于每周要打好几针吗啡,因此感到非常痛苦。在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治疗时,治疗者首先让该年轻人生动地想象吗啡注射的五个步骤。每当年轻人产生某一步骤的生动表象时就告诉治疗者,此时治疗者马上给予年轻人电击,电击一直持续到年轻人表示头脑中关于吗啡注射的视觉表象消失为止。每一疗程3此治疗,每个星期2个疗程,在开始的16个疗程中,每一步骤都给予电击,然后改为间歇电击。经过跟踪发现,该治疗方案很好地治愈了年轻人吸食吗啡的不良行为。相

14、比一般厌恶疗法,运用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更容易实施。运用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比一般厌恶疗法更容易实施。厌恶疗法的使用要求每次都进行不良强化物和厌恶刺激的结合,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每次都真实地呈现不良强化物,比如不能每次让酗酒者喝酒、吸烟者抽烟、吸毒者真的吸食毒品,因此,可以采取用录像、录音、图片、幻灯片、照片等符号表征的形式来替代各种实物。而且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幻灯片以及照片等资料很容易保存,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因此应用范围更广。2、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更能适应个体的需要。在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的实施中,可以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要不断更换不良强

15、化物的符号表征形式,比如在开始的时候采用很容易诱发表象的录像材料,逐渐地改用图片、文字等材料,使治疗发挥更好的效果。3、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程序更容易被控制。在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的实施过程中,矫正者能够更容易按照特定程序来控制不良强化物符号表征与厌恶刺激的结合。矫正者可以根据患者行为的变化让符号表征以特定的间歇或持续时间的形式与厌恶刺激相结合,也就是说,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的结合,可以是每次都结合,也可以是间歇式的结合,运用符号表征的形式有利于矫正者对之进行更精确的控制。4、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可避免由真实不良强化物所引起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不良强化物的符号表征,可以避免运用真实的不良强化物所

16、可能引起的各种问题,比如,如果每次都吸食毒品,可能会引发患者对毒品更多的依赖。(三)想象性的厌恶疗法想象性的厌恶疗法也称内部敏感法或内隐的厌恶疗法。这种厌恶疗法的实施不仅要求个体在想象中体验不良强化物,而且还要在想象中体验厌恶刺激,即厌恶刺激也是不真实的。在这一过程中,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的结合都是只发生在个体的想象中,都不是真实发生的。通过个体在头脑中想象不良强化物,同时想象厌恶刺激,使得个体在体验不良强化物时所产生的反应是厌恶刺激所引发的厌恶感觉,从而让不良强化物的强化效果消失。有人曾经运用想象性的厌恶疗法来矫正吸烟者吸烟的不良习惯(参见吕静,1992)。让个体生动地想象下列情景:在饭馆里

17、,吃完饭后点燃一支烟,吸上一口,然后就突然地感到不舒服,呕吐起来,吐到自己身上、桌子上,甚至同桌吃饭的人身上,且一直吐到自己胃里再也没有食物为止,并想象自己呕吐时旁边的人是如何用一种惊奇、讨厌的眼光看着自己,体会自己是如何厌恶这种情境。当厌恶的感觉达到顶点时,让个体随之想象,如果不抽烟,将香烟扔掉,自己马上感到舒服起来,并想象自己怎么洗澡将身上的脏东西洗掉的情境,体会自己此时所感受到的舒服感。四、厌恶疗法的有效实施运用厌恶疗法对个体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其过程和控制比较复杂,且要随时注意厌恶刺激可能引发的负面作用。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实施。(一)确定目标行为在制定行为的矫正计划过程中,

18、矫正者首先要确定行为矫正的目标,即个体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并用清晰的语言将之描述出来。(二)选择确定厌恶疗法实施的程序在前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厌恶疗法。当确定了需要矫正的不良行为之后,就可以根据不良行为的特点考虑干预采用什么程序比较合适。由于一般厌恶疗法中,不良强化物和厌恶刺激都是真实呈现的,矫正者要仔细斟酌不良强化物和厌恶刺激真实出现的可能性,类似吸烟、喝酒、吸食毒品这样的行为,通常让个体每次都有真实的体验,就要考虑是否可以采用不良强化物的符号表征或者采用想象厌恶疗法。一般来说,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首先尽量运用想象性的厌恶疗法,其次选用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最后才考虑一般厌恶疗法。但是

19、从效果角度来说,通常想象性厌恶疗法所产生的效果与患者是否能够在干预过程中生动、逼真地去想象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不能生动、逼真地想象不良强化物的厌恶特性,则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三)根据所选定的厌恶疗法类型设计相应内容选定厌恶疗法的类型之后,矫正者需要根据所选类型进一步确定相应的内容。如果选用的是一般厌恶疗法,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能够与不良强化物结合的厌恶刺激,以及在具体实施中应该如何结合。比如,在前面橡皮筋的治疗方法中,治疗者采用拉弹橡皮筋的方式来给予厌恶刺激。如果选用的是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则需要进一步考虑可以用来替代真实的不良强化物的符号表征有哪些,是选择影像资料还是声音

20、、文字材料,以及如何获得或者制作这些材料。还需要考虑可以与这些符号表征结合的厌恶刺激是什么。如果选用的是想象性的厌恶疗法,则需要设计一个让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结合的情景。前面我们介绍了一个运用想象性厌恶疗法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治疗者设计了一个吃饭后吸烟然后呕吐的情境,来让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进行结合。对于想象性厌恶疗法来说,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四)按照预定程序实施厌恶疗法制定好厌恶疗法的矫正计划之后,就可以根据设想的程序实施厌恶疗法了。在实施过程中,矫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l 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厌恶刺激出现的时机。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厌恶疗法,在实施过程中都要把握

21、好厌恶刺激出现的时机。矫正者要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时候以及怎样使用厌恶刺激,同时在实施中严格控制厌恶刺激出现的时机,保证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同时出现,尽快地让个体建立起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个体将厌恶刺激的厌恶性转移到不良强化物上。l 当个体经受厌恶刺激时,鼓励个体尽可能地去体验不良强化物的厌恶性。在实施过程中,当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结合之后,个体也不会立即对不良强化物产生厌恶的体验。要让厌恶刺激的厌恶性更快地迁移到不良强化物上,干预者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鼓励个体去体验不良强化物的厌恶性。虽然一般来说,厌恶刺激都有一定足够的强度,但是如果要将这种厌恶的效果传给不良强化物则需要一

22、定的时间,而个体的想象通常可以加快这种效果的传递速度。l 通过区别强化的方式加强不良强化物的厌恶性。在厌恶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区别强化的程序来让个体更深刻地体验到不良强化物的厌恶性。区别强化的程序通常是在个体停止不良行为(即停止不良强化物)之后停止使用厌恶刺激,并立即伴随出现强化物来对良好行为进行强化。与单纯的厌恶疗法相比,区别强化的程序不仅可以帮助个体减少或者消除不良行为,而且也可用来建立良好行为,但强化物要尽可能在自然环境中挑选,强化过程也最好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在前面介绍的想象性厌恶治疗的案例中,要求个体想象停止抽烟之后自己洗澡、身体变得很舒服的情景来对不吸烟这一行为进行强化。如果考

23、虑采用区别强化的程序,那么应该在制定计划时就应对该项内容有周密的安排。l 要谨慎使用厌恶刺激。在实施过程中,运用厌恶刺激时要十分谨慎,特别是强烈的厌恶刺激。由于厌恶刺激有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矫正者要事先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了解应该如何避免厌恶刺激可能带来的危险。(五)退出厌恶治疗的程序当通过厌恶疗法的治疗,个体的不良行为减少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考虑结束厌恶疗法的程序。但是,在退出时,要考虑如何将治疗的效果迁移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可以将原先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的每次结合调整为间歇地或者偶然地结合,并逐渐地减少结合的次数,来开展支持性的厌恶治疗。支持性的厌恶治疗有助于维持个体对不良

24、强化物的厌恶感觉,从而使个体不再出现或者减少出现不良行为。在退出的过程中,也要定期开展追踪的观察,以确定个体有没有必要进行支持性的厌恶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第二节 系统脱敏法一、系统脱敏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一)系统脱敏法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在遇到某些看起来没有厌恶性的刺激时会产生严重的恐惧反应,比如,害怕登高的人仅仅只是站在二楼的阳台往远处或者下面看,就感到非常害怕;害怕与人交往的个体在与人说话尤其是与陌生人说话时,会紧张得全身冒汗、颤抖。对于很多人来说,上述所提到的这些刺激物都不太具有厌恶性,属于中性的刺激。因此,如果一些人为之出现过度焦虑或者恐惧情绪时,人们

25、常常会觉得非常奇怪,会认为产生这样的情绪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理解的。他们也会采取说理解释的方式希望这些个体不要再产生这样的情绪,但是结果往往徒劳。当事人虽然常常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却总是无法控制自己。对于这种不由自主产生的强烈的、非理性的情绪,心理学家常常采用系统脱敏法的方法进行矫正。所谓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指的是当个体身体处于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让个体逐渐地接近所害怕或焦虑的事物,或是逐渐地提高此类刺激物强度,以逐渐降低个体的敏感性,从而减轻和消除对该刺激物的恐惧或焦虑情绪。比如,如果是患恐高症的个体,一楼通常是他感到最放松

26、的位置;如果让他登上二楼并站在窗口往下望,就会引发他的焦虑情绪,不过二楼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应该是很轻微的,此时引导个体深呼吸、并进行身体放松,直到个体站在二楼窗口边不再出现焦虑,继而让个体继续登高到三楼,同样沿用前面的放松策略引导当事人放松,让他学会站在三楼的窗口边也不会再产生恐惧焦虑,按此方式,让个体逐渐地对高度不再感到害怕和焦虑,从而克服恐高症。(二)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与厌恶疗法一样,系统脱敏法所依据的也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只不过系统脱敏法引导个体产生的反应刚好与厌恶疗法相反,厌恶疗法希望通过治疗使厌恶刺激的厌恶作用迁移到不良强化物上,从而帮助个体克服不良行为习惯,而系统脱敏法则是希望原

27、来感到害怕焦虑的刺激物不会再引发这些情绪,而是产生放松的反应。从神经生理机制的角度来说,放松反应与焦虑、恐惧情绪是一组不可同时存在的反应,因此,系统脱敏法除了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之外,还依据了沃尔普所提出的“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的原理。沃尔普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在同一时间及其同一空间只能有一种神经活动倾向,即在兴奋时不可能平静,在平静时不可能兴奋,换句话说,紧张时不能放松,放松时就不会紧张。因此,作为一种习得行为的神经性焦虑症和恐怖症,也可以利用另一种与此行为相对立的行为来进行抵制。延伸阅读:沃尔普关于猫的实验沃尔普将一只饿猫置于笼中,当食物出现而猫准备

28、取食的时候,实验者突然给予猫强烈的电击,多次实验后,猫对食物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反应,并拒绝进食。同时,这种恐惧反应也迁移到猫笼以及实验室的环境。一方面,猫因为饥饿非常希望进食,但是又害怕因取食被电击,因此,猫对食物产生了非常矛盾的心理,由此出现了实验性的神经症。随后,沃尔普又对猫所产生的实验性神经症进行了治疗。他先在非实验环境给猫食物,此时,猫虽然有恐惧反应,但由于不在实验情境,因此,猫所产生的恐惧反应比较轻微,而饥饿所产生的对食物的欲望占据了上峰,所以猫出现了进食的行为反应。然后,沃尔普逐步地将食物移到原来的实验情境,只要不再给予电击,原来猫所学会的在实验情境下对食物的恐惧反应也就逐渐消失了。

29、沃尔普认为,这是一种交互抑制的反应。饥饿的猫能够在进食之后获得满足和愉悦,这种满足和愉悦能够克服原先的焦虑紧张反应,但是也仅仅是只能克服轻微的焦虑紧张反应,因此,需要逐步地将食物从非实验情境移向实验情境,循序渐进,让猫最终克服对食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另外,Jacobson (1942)年所提出的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也为焦虑和恐怖行为的矫正提供了启示。英国生理学家谢灵顿把Jacobson所提出的这一原理运用到了系统脱敏法中,他认为神经性焦虑、恐惧都是一种习得而来的行为,可以利用另一种与此相对立的行为进行抵制。他认为神经性焦虑和恐惧只是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体现在生理上,就是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

30、增高、肌肉紧张等。因此,他设计了一套完全能够放松肌肉的活动作为不相容行为来抵制焦虑或者恐惧情绪。二、系统脱敏法的有效实施 开展系统脱敏法治疗个体的恐惧和焦虑反应,主要有三个过程,即肌肉放松训练、焦虑或恐惧等级量表的制定以及对个体实施系统脱敏法。前两个步骤是系统脱敏法具体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系统脱敏法成功实施的先决条件。(一)肌肉放松训练对于刺激物存在过度恐惧或者焦虑的个体,其主要的一个问题在于面对刺激物时无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放松。因此,在实际实施系统脱敏法之前,首先要教个体学会如何放松自己的身体,即要开展肌肉放松训练。身体放松也是催眠疗法、沉思、瑜伽以及生物反馈等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在日常

31、生活中,人们常常在紧张或者疲累的时候采用一些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放松,比如穿上宽大的衣服,以大字形的方式躺在舒适的床上;找一把舒适的椅子,将后头颈搁在椅背上,双手搁在椅子的扶手上,闭上眼睛;听着舒缓的音乐冥想;深呼吸或者轻声哼自己喜欢的曲子。这些方法都有助于人们放松身体,平静心情。但是对于有过度恐惧或者焦虑的个体,上述的方法可能仍旧难以让他们处于放松的状态,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训练让他们掌握身体放松的方法。Jacobson (1942)年所提出的方法成为目前常常使用的放松疗法的基础。Jacobson的放松训练一般是从某一部位的肌肉训练开始的,当这一部位的肌肉放松之后,再训练另一部位的肌肉,如

32、此依次展开,直到全身的肌肉都得到放松。任何一个部位的肌肉放松都是通过先紧张该部位的肌肉,然后再放松的方式来开展训练的,比如先用力握紧拳头10秒钟,然后慢慢张开手指,让个体体会手指缓慢张开过程中肌肉放松所带来的感觉。该训练方式的原则是肌肉紧张的动作要快速,而放松动作则要缓慢,并用心体会。下面详细介绍了Jacobson肌肉放松训练的步骤。l 紧握你的左拳,注意手和前臂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紧握右拳,注意手和前臂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自左腕关节向上弯曲你的左手,尽量使手指指着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自右腕关节向上弯曲你的右手,尽量使手指指着肩部,注意手背

33、和前臂肌肉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举起双手,用力将手指触至双肩,注意双臂肌肉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耸起肩膀,越高越好,注意肩膀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皱起额头,注意紧张,(5秒钟后)放松,并略为闭上眼睛。l 紧紧地合上眼睛,体验紧张的感觉,(5秒钟后)放松,并轻轻闭上眼睛。l 用力将舌头抵住口腔上部,注意口腔内肌肉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紧闭双唇,注意口腔与下颚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用力向后仰头,注意背部、肩膀以及颈部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用力低头,尽量将下巴靠住胸部,注意颈部与肩膀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作弓形弯曲背部、并离开椅背,双臂向后推,

34、注意背部和肩膀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作一次深呼吸,并持续一段时间,注意背部和胸部的紧张,吐出空气,放松。l 做两次深呼吸,并持续一段时间,吐出空气,放松。l 用胃部吸入空气,尽量使其膨胀,注意腹部的紧张,放松,感觉到你的呼吸更加稳定。l 抽紧腹部肌肉,注意到腹部肌肉紧张,(5秒钟后)放松。l 臂部用力并压住椅座,注意到臂部紧张,(5秒钟后)放松。l 抽紧腿部肌肉,伸直双腿,注意到腿部肌肉的紧张,将双腿放回原来姿势,(5秒钟后)放松。l 双脚脚趾向上,并逐渐抬起双脚,注意双脚和小腿肌肉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l 向下弓起脚趾,犹如要将脚趾埋入沙土一般,注意双脚弯曲时的紧张,(5秒钟后)

35、放松。按照这一过程进行训练,要求个体在收紧某一部位的肌肉时,要去深深地体会肌肉的紧张,并持续5秒钟,直到感觉紧张达到了极致之后,方可将肌肉松弛下来,此时一般肌肉会显得很无力,个体还要特别去体会放松后的这种无力感。整个放松过程中,治疗师可采用口语或录音的方式对个体进行积极的语言暗示,让个体进行放松延伸阅读:Laguaite (1981 a,b,c,d)和Knepflar (1981a)将放松技术用于交流和行为有问题的儿童。其训练的过程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让儿童想象自己正在看一个电视屏幕,电视屏幕中出现了彩色的气球,慢慢地浮上蓝天。下面一段文字就是磁带中用于鼓励身体放松的暗示性语句。现在,当你看

36、着蓝天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只黄颜色的气球,这只气球是你刚才没有注意到的。这只气球不是越升越高,而是掉下来了。这只气球里的气漏掉了,所以它再也不能升上去了。你仔细地看着它,而气球离你越来越近了。而且越离你近,这只气球看起来越大。-丝丝丝丝-现在所有的气都漏光了,气球就掉在你前面的地面上-松松垮垮的,软绵绵的。你碰了碰它,然后将它捡起来。在你的手里它也是这样软绵绵、松松垮垮的,这个感觉就像是你的感觉,因为现在你感到很放松。你感到你脸上的肌肉放松了。你感到你的舌头、嘴唇、下巴也变得软软的,你感到你脖子也放松了。你的胸部和腹部的肌肉也放松了,你的后背也放松了。你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让你觉得松松软软的,你的肩

37、膀、你的胳膊,你的手一直到你的指尖。你的腿和脚,一直到你的脚趾都有这种松松软软的感觉。现在你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让你觉得松松软软的,就像这支泄气了的黄色的气球。(二)制定焦虑或恐惧等级量表系统脱敏法实施过程中,第二个关键的准备工作是制定焦虑或者恐惧的等级量表。等级量表中所列举的不同焦虑或者恐惧等级的刺激物是开展系统脱敏的依据,因此,等级量表的制作质量关系到系统脱敏是否能够成功。一般来说,焦虑或者恐惧等级量表就是要按照个体所引发的焦虑或者恐惧情绪的强度不同,将个体所感到焦虑或者恐惧的刺激物列成一个等级,或者排一个序列,通常都是将引发焦虑或者恐惧情绪最小的刺激物排在最上头,然后依次由弱到强向下排列,将

38、最强的刺激排在最后。制定焦虑或者恐惧等级量表的关键在于收集引发个体焦虑或者恐惧情绪的刺激物材料,简单地说,就是要知道哪些东西引发了个体的焦虑或者恐惧情绪,程度是怎样的。1、收集引发焦虑或者恐惧情绪的刺激物材料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这些信息。(1)访谈矫正者可以通过与行为当事人的面谈来直接了解当事人所害怕或者焦虑的东西是什么、发生的情境以及所产生的情绪的强烈程度是怎样的。如果个体所害怕或者焦虑的事物来自于同一刺激物,那么就需要围绕这一刺激物进行深入的访谈,以了解此刺激物的什么特征与当事人的情绪强烈程度有关系。例如,如果个体报告对考试感到焦虑,那么访谈中,个体可能会告

39、诉你,距离考试的时间越近,他的焦虑情绪越容易被激起,也就是说,考试时间的不同与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要制定关于考试焦虑的等级量表,就可以针对距离考试的时间来对当事人进行更深入的访谈,以了解不同的时间当事人的焦虑程度有何不同。如果个体所害怕或者焦虑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访谈的内容就会很广。干预者需要了解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状态,以确认其出现不良情绪的各种情境。总之,访谈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的、确切的信息,以便为制作焦虑或者恐惧量表打好基础。(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也是一种不错的调查方式。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引起当事人不良情绪反应的焦虑或者恐惧对象。干预者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

40、所获得的信息来设计调查问卷,要求个体回答自己焦虑或者恐惧的对象是什么,以及程度是怎样的。2、进行焦虑或者恐惧的等级排列对访谈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找出引起个体焦虑或者恐惧的原因,并根据引发焦虑或者恐惧的程度轻重,建立相应的焦虑或者恐惧的等级量表。如果引起个体焦虑或者恐惧的原因是单一的刺激物,那么可以根据某一纬度进行焦虑或者恐惧的等级排列,比如,如果个体对考试感到焦虑,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离考试时间的远近进行等级排列。考试焦虑的等级系列1、老师宣布两周后考试。2、离考试还有一周时间。3、离考试还有5天。4、离考试还有3天。5、离考试还有1天。6、离考试还有12个小时。7、

41、离考试还有8个小时。8、离考试还有6个小时。9、离考试还有4个小时。10、离考试还有2个小时。11、离考试还有1个小时。12、离考试还有45分钟。13、离考试还有30分钟。14、离考试还有15分钟。15、离考试还有10分钟。16、离考试还有5分钟。17、老师开始说考试注意事项,发试卷。18、面对试卷,但老师还未说开始。如果是对社交尤其是异性交往感到恐惧的个体,那么与交往对象的熟悉度以及是否是异性可以作为衡量恐惧情绪程度的纬度。如果这是一名在大学就读的学生,那么,这个恐惧的等级排列就可以这样:1、与同班比较要好的同学(同性)说话。2、与同班关系一般的同学(同性)说话。3、与同班关系比较熟的同学(

42、异性)说话。4、与同班关系一般的同学(异性)说话。5、与同班比较陌生的同学(同性)说话。6、与同班比较陌生的同学(异性)说话。7、与同系比较熟的同学(同性)说话。8、与同系比较熟的同学(异性)说话。9、与同系不太熟的同学(同性)说话。10、与同系不太熟的同学(异性)说话。11、与同系陌生的同学(同性)说话。12、与同系陌生的同学(异性)说话。13、与校内陌生的同学(同性)说话。14、与校内陌生的同学(异性)说话。15、与马路上陌生的人(同性)说话(如问路)。16、与马路上陌生的人(异性)说话(如问路)。(三)具体实施系统脱敏制定了焦虑或者恐惧的等级量表之后,就可以实施系统脱敏了。不过,在具体实

43、施中,有两种不同的操作形式,一种是让当事人实际暴露在所害怕或者焦虑的刺激物下进行脱敏,另一种是让当事人想象自己所害怕或者焦虑的刺激物,然后再实施脱敏。前者可称为现实脱敏,后者称为想象脱敏。1、现实脱敏现实脱敏就是按照等级表中的序列,让当事人真实地一步步接近所害怕或者焦虑的事物,每一步只引起个体极少的焦虑或者恐惧。当个体的不良情绪被引发出来之后,引导个体用已经学会的身体放松方法对自己进行放松,让自己紧张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前面让恐高症的个体通过逐层登楼来克服对高处的恐惧情绪的做法就是一种现实脱敏。延伸阅读对于太过于害羞的女生,采用现实脱敏的方式矫正其与男生交往时所产生的过度焦虑。那么治疗时,首先

44、需要列出一张焦虑情境的清单,将情境按照最不会引发焦虑到最后引发焦虑最严重的情境依次排列。这位女生列出第一个情境是和班级里的男生在校园里打招呼,接着是在下课后和班级里的男生聊天、谈论自己。实施时就是从焦虑程度最低的情境开始行动。首先她可以不慌不忙地走过校园,并与擦身而过的男生打招呼。最初,她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渐渐地,她就感觉比较自在,一旦她能够自如地应付这一情境,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步骤。当她在等电梯或者尚未上课时,她可以加入到男生们的讨论中,最初她也会感到不自在,但是慢慢地她也会感到习惯。然后如此循序渐进地引入各个引发焦虑的情境。这样,她原先和异性相处时的焦虑也慢慢地会被平静、愉快的感受所取代

45、。2、想象脱敏想象脱敏程序中,当事人并不真实地体验所害怕或者焦虑的事物,而是在脑海中对这些刺激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不过也同现实脱敏一样,要求每一步只想象只会引起个体极少焦虑或者恐惧的事物,当个体出现清晰表象并引发不良情绪之后,再引导个体放松自己的身体,并心情平静。在想象脱敏程序中,每一步都要求引发个体对所焦虑或者恐惧的事物的真实想象。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可能出现虚假报告的情况,即个体虽然报告自己有害怕或者焦虑情绪出现,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体验。因此干预者要注意分辨当事人的身体反应,如个体的面部表情是否出现紧张或者害怕。只有在确认个体的不良情绪出现之后,才能给与语言指导,让其放松身体。Wolpe(

46、1958)曾使用想象方式来引导焦虑症患者去面对负面的刺激。患者因为车祸而不敢在马路上行走。在治疗过程中,干预者首先让其想象最弱的负性刺激,如在公园内的林荫大道上独自行走,等到患者表示对这一情境不再感到焦虑之后,再让他逐渐想象较强的负性刺激,如让他想象自己正在乡村道路上行走,最后想象的情境是他正在交通繁忙的市区马路上行走。通过这样的想象脱敏,最后该患者不再惧怕在街道上行走。本章小结及关键概念本章详细介绍了厌恶疗法以及系统脱敏法的概念、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以及实施过程。本章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厌恶疗法的概念及实施厌恶疗法也称为厌恶技术,指的是应用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运用厌恶刺激对个体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47、,促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方法。包括一般厌恶疗法、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以及想象性的厌恶疗法三种类型。一般厌恶疗法中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都是真实体验的,而在符号表征的厌恶疗法中,与厌恶刺激配对出现的则是不良强化物的各种符号表征,想象性的厌恶疗法则是个体在脑海中想象不良强化物与厌恶刺激的结合。厌恶疗法所依据的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它与惩罚不同,在厌恶疗法的操作过程中,厌恶刺激几乎是与不良行为同时出现的,通过将厌恶刺激的厌恶性迁移到不良行为上来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运用厌恶疗法对个体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实施:确定目标行为;选择确定厌恶疗法实施的程序;根据所选定的厌恶疗法类型设计

48、相应内容;按照预定程序实施厌恶疗法;退出厌恶治疗的程序。系统脱敏法的概念及实施系统脱敏法指的是当个体身体处于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让个体逐渐地接近所害怕或焦虑的事物,或是逐渐地提高此类刺激物强度,以逐渐降低个体的敏感性,从而减轻和消除对该刺激物的恐惧或焦虑情绪。系统脱敏法也有两种操作形式,一种是现实脱敏,二是想象脱敏,前者要求当事人真实地逐级体验各种刺激物,而后者则是要求当事人在头脑中逐级想象引发焦虑或恐惧情绪不同的刺激物,然后再进行脱敏。系统脱敏法所依据的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和交互抑制的原理。在操作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过程,即肌肉放松训练、焦虑或恐惧等级量表的制定以及对个体实施系统脱敏法。思考题1、什么是厌恶疗法?厌恶疗法的原理是什么?2、请举例说明厌恶疗法的几种形式?3、什么是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是什么?4、请举例说明系统脱敏法的具体实施过程?2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