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2 直线、射线、线段(1)
教学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2)能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3)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
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2.难点: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拉出线是直的?其关键是什么?
二、新授
学生活动:学生经过小组交流后,总结出结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其关键在于先固定墨盒中墨线上两个点.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活动,并请学生思考:这个现象符合数学上的什么原理?
1.探究直线性质.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第128页探究课题,学生动手按要求画图,并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出课题结论.
教师活动:巡视小组活动情况,并给出课题:板书直线、射线、线段,直线的性质.
2.寻找生活中直线性质应用的例子.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应用的直线的性质?
学生回答(只要答案合理,教师都给以肯定的评价).
3.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29页有关内容.
教师活动: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提出问题:下图中,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说出它们的名称.
注:此题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再行讲评,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适当、肯定的评价.
2.根据语句画出图形.
例:读下列语句,并按照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L经过A、B两点,点B在点A的左边.
(2)直线AB、CD都经过点O,点E不在直线AB上,但在直线CD上.
注:此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进行讲评.
3.完成课本第129页练习.
注:此练习请四个同学进行板书,教师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并请学生作出自我评价.
四、课堂小结
1.提问:直线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2.本节课还学习了根据语句画图,知道了每一个语句都对应着一个几何图形.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132页至第134页习题3.2第1、2、3、4、10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2页 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