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分数》教学案例
首义路小学 袁 敏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六册P53-55《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1.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2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1.3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4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分数
2.1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2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3、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1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2了解分数的简单发展史,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与学材料准备:
教师备:4个苹果图片,2瓶矿泉水图片,一个蛋糕图片;花瓶、脸谱、六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个;正方形一个。
学生备:花瓶、脸谱、六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个;正方形一个。水彩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春天来了,万木复苏,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学校组织同学们野外郊游。兰兰和笑笑这2个好朋友玩得可高兴啦!转眼到了中午,她们都饿了,我们来看看她们俩带了些什么食物?(出示小黑板)谁来说说她们带了些什么?(她们带了4个苹果,2瓶牛奶)
你愿意帮她们分一分吗?(愿意)怎么分比较好呢?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平均分也就是要让她们得到的食物同样多。
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CAI)用数字几表示?(2)
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瓶?(CAI)用数字几表示?(1)
他们还带了一个大蛋糕,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半个)(剪开,贴于黑板上)
半个蛋糕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像1,2这样的数字来表示吗?(不能)
那你想到了用什么方式或符号来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把你的想法写在草稿纸上。
说说你的表示方法是什么意思。(不肯定,噢,这是你的想法)
写了的说理由。
二、认识、操作深化
1、介绍
(1)我们数学上通常用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指出学生所写的)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边说边写分数线)
分成几份啊?(2份)(写上分母2)
其中的一份(写上分子1)是整个蛋糕(用手比划整个蛋糕)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看?(指名3个人说说)
(3)那另一份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呀?()
另一份是谁的?(另一份是整个蛋糕的)
说说另一个表示什么。
2、初识分数
我们所认识的数家族今天多了个新朋友,就是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3、操作中进一步认识
(1)过渡语:刚才我们用表示了半个蛋糕,你能不能找到花瓶、脸谱还有这些图形的,并用笔涂出来呢?
(2)巡视,(将展示纸交给涂完的学生涂,再贴于黑板上)
(3)说一说,(花瓶下)这里的表示什么?(把花瓶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整个花瓶的)
(4)没有涂色的部分是整个花瓶的几分之几呢?
(5)你还想说哪个图?没有涂色部分是整个的几分之几呢?
(6)选在一个你喜欢的图,和同桌小声地说一说1/2表示什么?
4、讨论正方形
这两个正方形是一模一样的(重叠比较一下)
这两种涂色方法都可以表示吗?(可以)
为什么呢?(因为都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
5、小结:
这些不同的物体都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整个物体的,这些都是,但是表示的大小和形状一样吗?(不一样)
三、加深理解,体会其他分数
1、找
(1)刚才大家很快地找到了,真能干!现在能不能找到你手中正方形的,并涂一涂?(给学生涂展示纸)
(2)说一说表示什么?(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整个正方形的)(板书)
(3)折法不同,怎么都表示的是?
(4)另一部分(指旁边的,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
2、找2/4
读读屏幕上的要求: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
涂完后思考,涂色部分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4表示什么?
空白部分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
1/4和2/4哪里不一样?(一个涂了1份,一个涂了2份)哦,他们涂得份数不一样,说明2/4里面有几个1/4呢?(2个)
3、3/4
刚才我们比较了1/4和2/4,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这个图的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吧!
刚才同学们都知道了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4,那空白部分是这张纸的多少呢?()
表示什么?(空白部分是整个正方形的)
4、看大屏幕
涂出4份,用分数表示。指名核对。
表示把这张纸涂满了,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这一整张纸。
5、介绍分数
把一个蛋糕、花瓶、脸谱等物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如
分数的各部分和我们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名称,请翻开书54页自学他们的名称。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分数线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表示其中的份数。
指着前面的3/4说。
6、练习
(1)判断
(2)写分数
(3)说分数:说一说54页三个分数的意思
四、体会生活中的分数,学会运用
笑笑和兰兰吃的蛋糕是她们购物后中奖的奖品,超市促销活动规定,买满50元可以参加转转乐得中奖活动,大家看,这就是超市的转转乐转盘,转盘转动起来时,射出飞镖,飞镖落在红色区域内就说明你中奖了。大家想想,这个超市设计的转盘中奖部分是整个转盘的几分之几呢?
请你也设计一个转盘,然后跟同桌说一说,你设计的转盘中奖部分是整个转盘的几分之几。
反思:
1、 “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动手操作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涂色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3、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最后设计了一个大转盘环节,就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动起来的转盘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动手设计转盘也让学生很感兴趣。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