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命之舟》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如果单纯以阅读文本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解说词的一般特点,比较抽象、枯燥,也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可以采用以听、看带读的方法(声画合一),先让学生欣赏老师的演唱,边听边看一段电视画面,并要求学生思考老师的演唱和电视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学生更容易生成体验、深化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我来献丑,给大家演唱一首《为了谁》(演唱2分钟),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组画面,思考:这些画面揭示了一次什么历史事件?
这些画面揭示了1998年8月长江流域遭遇了54年以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出现了溃口: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湖南澧县、安乡溃院;江苏九江决堤……灾情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艘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
2、背景介绍
1998年8月1日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命之舟》。《生命之舟》是一则电视新闻。
3、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以画面……效果(注释1)
4、思考:结合书本内容,结合平时我们收看电视新闻的经验,说说电视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声画合一”
5、学生自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簰洲湾 迂回 溃口 肆虐
6、师生互动
师生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7、合作讨论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指出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展开报道的?
按照时间顺序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报道的主要事实
(3) 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些什么内容?
(4) 这则新闻主体部分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5)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声画合一”体现在哪些地方,请举例说明
8、想一想:文章标题“生命之舟”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板书:
生命之舟
电 声音 画面 综合性
视 按时间顺序报道 及时性
新 大众化 口语化 真实性
闻 简明 概括 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