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烙饼问题教学实践与反思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利用。本节内容的安排,基本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一种体现,为我们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和示范,由于长期的“应试”教学的影响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并且,教材安排直接从“烙3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切入教学,教学的起点就比较高。特别是把这个内容提到三年级来上,虽说在知识的连贯性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学生无论在认识与经验、抽象推导与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都和四年级
2、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教”的原则,适度降低了了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能拾级而上,有序地展开数学思维。具体做法就是: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3枚硬币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在准备这节课的那段时间里,自己曾查阅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也曾请
3、教听过此课的专家,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一般都会让学生自己准备三枚硬币代替要烙的饼,教学时,1张饼、2张饼、3张饼一路烙下去。课堂上很热闹,教学效果看似也不错。但我认为这样的操作活动降低了学生的思维水平,用动作水平的思维代替了本应达到的表象甚至符号与逻辑水平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更强调要求学生先想,再画,只有学生想不清楚,画不出来时,教师才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的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收获的是思维水平的提高,而不是低水准的操作活动。大家还记得课堂上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吧,当有一个孩子说出需要9分钟就能烙熟3张饼时,我并没有让他接着给同学们说出其中的理由,而是表示
4、了惊奇和疑惑:“9分钟能烙熟3张饼?这可能吗?”然后要求大家拿出自带的3枚硬币进行试验,最终的结果是“看到了同学们成功的喜悦”。如果在其他学生还没有充分思考的基础上,马上解读说9分钟的那个学生的思维过程,即使其他的学生能听懂,但由于缺少了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他们的认识也是不充分的,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也是“不公平”的。这样教学处理,避免了只关注个别学生的思维发展的情形。这应该是本节课教学中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总之, 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它不仅仅是承载数学知识的地方,它更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场所,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带给学生一个发展的课堂。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常常教然后知不足。愿我的这节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得到在场听课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点评,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