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试举一课堂实例并进行评价 一堂好课有哪些特征?或者说一堂课符合哪些标准才能算是好课?许多教师、专家的意见都很值得我们思考。在“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上,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答案就会有所不同,这也正是“好课”问题常说常新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好课”的标准。这样,对“好课”的理解或许会更加全面。1主体性。以往课堂教学的突出毛病是学生在教师指定的轨道中运行,按教师制定的活动节律被动地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堂里没有学习欲望,完全被老师牵引着被动地学习,思维不活跃,怎么会学得好呢?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
2、,如果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既无广度也无深度,那这堂课也很难算是好课。“好课”一定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2有效性。“有效”就是学生上课以后有实际收获。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并且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达成状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尽可能全的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让优等生“吃得饱”,让学困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 3生成性。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如果教师完全不顾课堂的现场情况,一味地执行自己的教案,这样的课实则是教案剧。“好课”不仅需要教师有充分的预设,而
3、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过程及进度,与学生共同生成课堂内容和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有“生成”的课才是有创新的课,才是充满活力的课,才能算是“好课”。 4互动性。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好课”一定是互动的。好的课堂应当是教师创设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这样的环境里,课堂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是师生生命互动的过程,师生都能在教学中体现各自的生命价值。5反思性。严格说来,并没有完美无缺的课,即使“好课”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那种貌似完美的课,常常只是流利的表演,而真实的课堂总是会有“遗憾”的,总是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好课”应该令人回味无穷,促使教师、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以求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