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成就中考科学专题训练七-植物的生殖与发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60920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就中考科学专题训练七-植物的生殖与发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就中考科学专题训练七-植物的生殖与发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就中考专题训练七: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一、选择题 1.大豆种子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豆种子是由下列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胚珠 B.子房    C.花瓣 D.受精卵 2.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贮存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 C.②表示种子的形成过程 D.大豆种子萌发只需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3.在上海世博园内,英国馆最大的高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无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曝光将透明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  ) A.空气、水  B.温度、光  C.空气、光  D.温度、水 4.下图是某种小麦在不同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的柱形图,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发育期是(  ) A. 返青期     B. 拔节期 C. 抽穗期     D. 灌浆期 5.福山大樱桃以其艳丽的外观、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风味走进世博会,享誉海内外。大樱桃食用部分是由(  )发育来的? A.子房 B.子房壁 C.胚珠 D.受精卵 6.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1C左右温度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7.可以用碘液检测的小麦种子中的营养成分及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 )  A.淀粉 蓝色 B.脂肪 蓝色  C.蛋白质 红褐色 D。淀粉 红褐色 8.学习完“种子的萌发”后,小明想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将两份等量的大米分别种在两个花盆中,浇足水后,一盆给予光照,另一盆放在黑暗中,保持二者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同,结果两盆中的大米均为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胚被破坏 B.光照太强 C.温度太高 D。水分太多 9.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10.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下面关于玉米的正确叙述是( ) 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一粒玉米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B.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而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C.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并且子叶出土 D.玉米为雌雄同株,借助风力完成异花传粉 11.甲、乙两组菜豆种子分别置于下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种子萌发,而乙组种子不萌发。乙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缺乏( ) A.适宜的温度 B.适宜的光照 C.充足的空气 D.充足的CO2 12.下列所示为无性生殖的几种方式,其中属于嫁接的是 ( ) 13.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A. B. C. D. (第13题图) 14.下表所列的哪一项是错误的( ) 15.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部分的性状最接近于(  ) A.甲品种    B.乙品种  C.丙品种    D.三个品种兼有 16.柳树的花是没有花被的,但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一事实说明了(  ) A、大多数植物的花没有花被 B、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C、大多数植物的花只有花蕊 D、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17.河南省某果农栽植的一株梨树上,结满了24种形状不同、滋味各异的梨,推测该果农使用的培养技术是( ) A、扦插 B、分根 C、嫁接 D、压条 18.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的花,叫单性花;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南瓜的花中,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因而,南瓜的花是单性花 B、白菜的一朵花中,有6枚雄蕊和1枚雌蕊。因而,白菜的花是两性花 C、能进行自花传粉的只能是两性花,不可是单性花;但两性花不一定进行自花传粉 D、单性花只能是异花传粉,且两性花一定进行的是自花传粉 19.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 ①用潍县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 ②诸城板栗和青州蜜桃的实生苗繁殖; ③试管婴儿的诞生; 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小明同学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实验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不同的条件是(  ) A.甲用20粒种子,乙用10粒种子 B.甲用子粒饱满的种子,乙用相对干瘪的种子 C.甲始终保持湿润,乙始终保持干燥 D.甲用小麦种子,乙用玉米种子 二、简答题 21.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_;胚芽发育成_______.胚轴发育成 。 22.下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填写有关结构名称和功能。 (1)①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功能是        ; (2)③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功能是         ; (3)⑦是__________,是新植物体的__________。 23.水蜜桃是大家喜爱的一种水果。请根据有关桃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桃花开发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正忙着给桃花进行__ __。  (2)受精完成后,桃花雌蕊中的____ 将发育成果实;____将发育成种子。 (3)种植期间,常见果农们给果树施肥.这是给桃树的生长提供 。 24.若如图是被子植物番茄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番茄一般用种子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2)①、②、③合称 ,它属于花的主要部分。 (3)受精作用完成后,④所示的 继续发育成种子。 (4)将某基因导人到普通番茄体内,培育出耐贮存的番茄,这项技术称为 技术。 25.阅读材料,结合玉米种植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美国等玉米生产大国,还大量使用玉米生产乙醇(酒精),作为辅助燃料,以应对能源的短缺。 (1)玉米是一年生植物,长成以后,茎就不再加粗,原因是 。 (2)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玉米的传粉,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此时,人们通常采取的弥补措施是 。 (3)农民常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即在每两行玉米之间种植几陇大豆),这样可以增强土壤的肥效,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其原因是 。 (4)用玉米生产乙醇,主要是因为其种子内含有丰富的淀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玉米粒内淀粉的存在: 。 26.下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甲 乙 (1)甲图中①是 ,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2)甲图中④是 ,能发育成乙图中的 (填标号)。 (3)⑤的名称是 ,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 。 27.如左图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如右图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 。 (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 ,结构【④】是 。 (3)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 。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⑦】是图7中 发育来的,结构【⑧】是由 图右中_ ___发育来的。(填图中代号) (5)某种桃的果实个大、味甜,要保持这一优良特性,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28.如图是花的种类,选择适当序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横线上。 ⑴只开花,不结果实的是_____,能结果实的是_____。 ⑵能进行自花传粉的是 ,经异花传粉后能结果实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9.小敏观察到长在向阳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即叶片的边缘)缺刻(即叶片边缘上的陷陷)小;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小敏猜想:蒲公英的叶型可能与阳光照射有关。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选取一根长在向阳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取相似的6段,埋入装有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 ②发芽后。分别移栽到装有沃土的6个花盆中,分为A、B两组,每组3盆; ③A组花盆放在向阳处,B组花盆放在荫蔽处,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管理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 如果蒲公英的叶型只与阳光照射有关,那么小敏的实验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小红认为小敏的实验设计不够严密,还应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进行实验。 【拓展】 (1)实验用蒲公英根培育幼苗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由于性状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因此蒲公英的叶型还与遗传因素有关。 30.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8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吏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 (3)为了在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31.马铃薯的食用部分——块茎,通常只生长在土壤中,这种现象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春季选择4组长势、大小等均 相似的不带泥土的马铃薯幼苗,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后,按图示方法在玻璃缸内用土壤浸出液进行 无土培养,图中黑色部分为黑色棉布遮光处理的部位。将玻璃缸放在向阳的地方,每周更换一次培养液。 (1)该实验研究的是 因素对马铃薯块茎生长的影响; (2)培养一段时间后,撤去黑色棉布,发现遮光处理的部位都有块茎着生,而未遮光处理的部位没有块茎着生。这一结果表明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AACB CAACD ACAAA BCDCC 二、简答题 21.胚根  茎  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22.(1)胚乳 储藏营养物质 (2)子叶  在种子萌发时,转运营养 (3)胚  幼体 23.(1传粉(或授粉) (2)子房 胚珠 (3)无机盐 24.(1)有性 (2)雌蕊 (3)胚珠 (4)转基因 25.(1)玉米的茎里面没有形成层 (2)人工辅助授粉(或人工授粉;或辅助授粉) (3)大豆(豆科植物)根瘤内的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或大豆根瘤内的根瘤菌可以固氮,提高土壤氮肥含量;只要意思表述正确即可得分) (4)将玉米种子纵剖,在剖面上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或将玉米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或在切开的玉米胚乳上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或将玉米磨碎做出糊状,滴加碘液,变蓝色;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26.(1)种皮 (2)胚芽 ⑥ (3)子叶 营养物质 27.(1)器官 (2)雄蕊 胚珠 (3)传粉 受精 (4)【3】 【4】(5)嫁接 28.(1)C  AB (2)B  AB 三、实验探究题 29.A组长出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的叶;B组长出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的叶 长在荫蔽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 (1)无性 (2)基因 30.(1) 2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或“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2)进行重复实验,即选择该品种的小麦种子再做1次或多次分组实验; (3)在20~30℃之间分别设置5组不同温度即21℃、23℃、25℃、27℃、29℃,重新进行以上实验并测得各组发芽率 31.光照  马铃薯块茎需在黑暗条件下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