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内容:教育培训与应急救援机制的有效运作是职业卫生防护管理体系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为:1、用人单位法人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2、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主动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掌握防范职业伤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本单位的职业伤害防治工作。3、用人单位
2、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二、个人防护管理的内容:1、厂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工人发放工作服、防护服。2、根据工作需要供给工作帽、安全帽、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3、在有粉尘场所工作的工人,厂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供给有关劳动防护用品。4、工作中发生有毒的粉尘或烟气,导致伤害口腔、鼻腔、眼睛、皮肤的,应供给防护药膏或保健。5、在噪音、强光、辐射和飞溅火花、碎片、刨削场所工作的工人,按规定供给防护用品或防护措施。6、经常站在有
3、水或其它液体地面上工作的工人,按规定供给水靴或防水鞋等。7、经常在露天工作的工人按规定供给防晒、防雨和防寒的劳动保护用品。三、厂区防护管理内容:1、人行道和车行道应平坦、畅通,夜间有足够的照明、道路和铁道交叉处必须有醒目的警告标志,信号装置和落杆。2、厂区应保持清洁,做好绿化工作。3、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损坏、危险的设施应及时修理。四、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管理内容:工作场所环境监测是职业卫生防护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19)的规定,企业需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粉尘、有毒气体、噪声等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这不仅能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
4、还能提升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五、工作场所防护管理内容:1、工作场所应保持整齐清洁、温度、湿度合乎劳动保护要求,光线应充足。2、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或烟雾不应超过国家规定标准。3、地面、墙壁和天花板都应保持完好。4、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员,由厂供给盐汽水或其它清凉饮料。5、工作场所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洗手设备。6、产生粉尘及各种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吸尘器或防尘设施。7、对产生噪音以及震动的工作场所,安装隔音板和减震设施。六、生产辅助设施防护管理内容:1、公司提供免费食宿,确保员工吃好、吃饱。2、设置更衣室、休息室、妇女卫生间等生产辅助设施,并保持完好和清洁。3、为更好的方便员工,更衣室内设有洗衣
5、机,以便员工清洁衣物。4、对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放可上岗。5、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行为,职工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6、对未成年工和女职工,特别是女职工经期、孕期要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不安排其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工强度的劳动。7、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8、依法对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职工的职业病情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七、健康监护体系的管理内容:建立健全的健康监护体系是对劳动者健康管理的具体体现。依
6、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企业在录用员工前应进行严格的岗前体检,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应岗位需求;同时,在职期间还需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此外,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也明确了职业病诊断的标准和程序,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八、检查与考核管理:经常检查车间生产安全卫生的防护工作,发现违反规定的给予记录档案,对于考核不及格的班组追究班组负责人的责任。综上所述,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涉及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执行、工作场所环境监测、健康监护体系建设、防护设施配备以及教育培调等多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共同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守护着每一位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只有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