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评审表
示范区名称:
考评时间: 年 月 日 一 月 日 考评组长:
项目
内容
总分
自评分
评审分
简述自评分与考核分
有差异的原因
一、组织保障 (60 分)
(1)*由示范区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工
作。政府领导任组长得10分,否则不得分。
10
(2)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慢性病防控职责。
10
(3)* 建立卫生、发改委、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育、文化、广电等多部门及乡镇、街道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制度,各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并与辖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设有联络员并通过会议等形式开展协调工作,具有履行情况记录。其中与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的部门达到3-5家得10分,6-9家得20分,10家及以上得30分,联络员进行工作协调每次5分。
40
二、经费保障
(50 分)
扩展分(20分)
(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中央投入提供配套项目经费。
20
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在1:1和2:1之间(含1:1)扩展10分, 2:1及以上者扩展20分。
扩展20
(2) *区/县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达到业务总经费的10%及以上。
无慢性病业务经费不得分,10%以下者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扣2分。业务总经费是指地方财政拨款除去人员费、公用费(办公、水电等)和计划免疫疫苗的购置费。
20
(3)慢性病防控经费专款专用,可查实。
10
三、政策保障
(70 分)
扩展分(20分)
(1)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
25
⑵*示范区出台慢性病防控规划及方案。政府出台规划及方案得20分,
多部门出台规划及方案得15分,卫生行政部门出台规划及方案10分。规划及方案各占50%分值。
20
(3)在社区诊断的基础上,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酒)、促进高危人群发现和患者管理方面每年有针对性地至少出台1项有关政策措施,并具体落实。每年出台3项及以上政策措施扩展20分。
25
每年出台3项及以上政策措施附加20分。
扩展20
四、队伍保障 (50 分)
(1)*区/县疾控机构有慢性病防控机构设置。有独立慢病科(所)且 人员达到3人及以上得20分,1-2人得10分;无独立慢病科(所) 但慢病人员达到3人及以上得10分,1-2人得5分。无疾控中心得区/县,评审承担该工作的市级机构。
20
(2) 区/县疾控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四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2.5分。
10
(3)建立示范区专家技术指导组,每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不少于4次。4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2.5分。
10
(4)卫生行政部门出台双向转诊制度,开展县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卫生机构的双向转诊工作;区/县级公立医院设置专门科室和人员,履行慢病防治工作职责(两项工作各5分)
10
五、社区诊断 (50 分)
(1)针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工作。每三年开展一次覆盖全辖区的社区诊断工作,有社区诊断实施方案和数据库各得5分。
10
⑵*完成社区诊断报告。报告应涵盖如下内容:当地人口、社会、 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5分);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12分);当地卫生服务提供情况的数据与分析(8分);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15分)。其中每部分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40
六、死因监测 (55 分)
(1)辖区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审核率达到95%以上。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医疗机构开展死因报告工作的个数/示范区内医疗机构总数×100%,死亡网络报告审核率=死亡报告已审核数/死亡网络报告总数×100%。两项指标各5分,其中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不得分,80-89%得3分,90%-99%得4分,100%得5分。审核率不达标者不得分。
10
(2)全人群死亡登记报告: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低于6‰且没有合理解释,则该指标不得分。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编码错误率5%以下(2项满分各7.5分)。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和编码错误率指标每增加1%减一分。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报告死亡数/平均人口数×1000‰,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死因不明的死亡数/总报告死亡数×100%,编码错误率=编码错误的个案数/已编码的个数案×100%。
15
(3)每年针对所有医疗机构开展漏报调查,漏报率小于5%;至少每三年开展一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县/镇)人群的漏报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当覆盖漏报死亡病例信息等相关重要内容(两项指标各10分)。其中,医疗机构漏报调查每年开展1次得10分,2年开展1次得6分,三年开展1次得3分;近3年开展一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乡/镇)人群的漏报调查,得10分,否则不得分。死亡报告漏报率=(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报告死亡数)/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100%。
20
(4)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并出具分析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每年出具1次报告得10分,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10
七、 慢性病及
危险因素监测
(45分)
(1)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科学、全面、合理,能反映当地实际情况。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包括自报疾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得10分、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得9分、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脂等)得6分
25
(2)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20
八、肿瘤登记 (45分)
(1)辖区内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覆盖率 100%),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MI Ration)在0.6和0.8之间,病理诊断率(MV%)大于66%,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比例(DOC%)低于15%,发病率与前一年比较浮动在10%以内。覆盖率达到100%,但四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标的得20分,有二项不达标的得15分,有三项不达标的得10分,四项均不达标的得5分。覆盖率未达到100%的不得分,报告发病率低于160/10万,且没有合理解释的不得分。肿瘤登记流程参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的要求。
25
(2)每年度开展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的分析。年度报告分析应涵盖背景、目的、信息来源、收集流程及步骤、登记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20
九、心脑血管事 件报告(20分)
(1)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提供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的发病率不低于死亡率。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达到100%得6分,90%-99%得4分,80%-89%得2分,小于80%者不得分;发病率高于死亡率,得4分,否则不得分。
10
(2)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近三年年度分析报告。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质控和统计调整修正后的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每年出具1次报告得10分,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10
十、媒体宣传
(35分)
扩展分(20分)
(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由宣传部门制定每年度慢性病宣传媒体传播计划(5分)。
5
(2)* 辖区主流媒体(当地电视、广播和报纸)设置慢性病健康教育专栏,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
10
设置2个及以上宣传专栏扩展20分。
扩展20
(3)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2块及以上户外广告牌(含电子显示屏),并提供有关方的合作协议、照片等。2块以下者每块户外广告5分。
10
十一、宣传资料 技术支持
(40分)
(1) 每年围绕本年度慢性病防控重点,每年提供8种及以上慢性病相关印刷资料和宣传栏模板。1-3种3分,4-7种6分,8种及以上10分。
10
(2)结合辖区的年度慢性病宣传计划,提供6组及以上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1-2组4分,3-7组7分,6组及以上10分。
10
(3)每年提供3种及以上慢性病防控相关的音像资料模板。1-2种5分,3种及以上10分。
10
(4)每年为基层卫生机构提供8次及以上健康知识讲座提供核心信息及参考教案。1-3次3分,4-7次6分,8次及以上10分。
10
十二、社区宣传 和支持性环境 (55分)
(1)健康教育活动室在当地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分,90%及以上得10分。覆盖率=有健康教育活动室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社区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单位。
10
(2)社区慢性病防控的健康讲座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4次以下每次讲座2.5分。
10
(3)宣传栏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至少2个月更新1次。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分,90%及以上得10分。覆盖率=有健康教育活动室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10
(4)居民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50%以下不得分,50%-70%得3分,7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高危人群标准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5
(5)人群体重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体重知晓率50%以下不得分,50%-70%得3分,7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自身腰围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5
(6)人群腰围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腰围知晓率50%以下不得分,50%-70%得3分,7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体重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5
(7)人群血压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血压知晓率50%以下不得分,50%-70%得3分,7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血压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5
(8)人群血糖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血糖知晓率15%以下不得分,15%-30%得3分,3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血糖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5
十三、儿童青少 年健康促进
(25分)
(1)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内容包括合理膳食、促进身体活动、控烟等)覆盖率达到100%。覆盖率=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的中小学校数/辖区中小学校总数×100%。每学期课程不少于2学时。覆盖率100%得15分,80%-99%得10分,80%以下不得分。
15
(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内容包括合理膳食、口腔卫生等)覆盖率达到100%。覆盖率=开设健康教育讲座的幼儿园数/辖区幼儿园总数×100%。覆盖率100%得10分,80%-99%得5分,80%以下不得分。
10
十四、宣传日活动(20分)
每年至少4次(包括全国高血压日、世界无烟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每次参与活动人数不少于300人。
20
十五、 工作场所 干预(30分)
扩展分(20分)
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学校)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工间操不少于20 分钟)并配备3种以上的健身设施。其中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覆盖示范区企事业单位30%及以上20分,配备健身设施10分。覆盖率=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10%以下不得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
30
工间操制度覆盖50%及以上的可扩展20分。
扩展20
十六、 群众社区 健身活动 (25分)
扩展分(20分)
(1)开展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1次。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得5分,非多部门组织集体性活动得3分。
5
(2)每个社区/村(居委会)有3个及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1-2个得5分,3个及以上得10分。
10
(3)每个社区/村(居委会)有健身场所,并配备至少1名健康指导员,其中,健康指导员1名扩展15分;健身场所扩展5分。
扩展20
(4)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以上(数据来源于危险因素监测)。5%以下不得分,5%-14%得4分,15-34%得7分,35%及以上得10分。
10
十七、平衡膳食 (30分)
(1)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达到30%(数据来源于危险因素监测)。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10%以下不得分,10%-30%者6分,30%及以上10分。
10
(2)低盐低油膳食(每人每天6克盐、25克油)的知晓率不低于50%(两个内容各5分)。
10
(3)辖区内超市设置低盐低脂食品专柜的覆盖率达到50%及以上。否则不得分。
10
十八、烟草控制(30分)
扩展分(20分)
(1)示范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为100%。覆盖率=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数/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覆盖率未达到100%不得分。
10
(2)示范区无烟政府办公楼覆盖率和无烟学校覆盖率均达到100%。
10
其他企事业单位每年创建5家及以上的扩展20分。
扩展20
(3)示范区成人现在吸烟率(数据来源于危险因素监测)低于25%。低于25%得10分,25-27%得5分,27%及以上不得分。
10
十九、示范创建
(40分)
扩展分(40分)
*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创建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食堂、健康餐厅,每年各类示范创建不少于2家,其中每创建1家得5分。
40
每年每类创建5家及以上的扩展20分。创建健康主题公园、健康酒店各2个扩展20分。
扩展40
二十、高危人群
发现(55分)
扩展分(40分)
(1)*县(市、区)辖属的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者首诊(当年第一次就诊)测血压率达到90%及以上。查阅过去一年医疗机构卫生机构的门诊记录,60%以下不得分,60%-74%得10分,75%-89%得15分,90%及以上得20分。
20
(2)每2年1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体检的单位覆盖率达到 50%。覆盖率=为职工提供体检的单位数/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覆盖率30%以下不得分,30%-39%得10分,40%-49%得15分,50%及以上得20分。
20
达到80%及以上的扩展20分。
扩展20
(3)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1年内建立至少10个。自助点可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测量。每个自助点2分,提供全部5种自助检测服务得1分。
15
(4)近3年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覆盖率达到5%,早诊率达到50%,扩展20分。覆盖率达到5%得10分,30%-49%得5分,低于30%不得分。
扩展20
二十一、高危人 群干预(30分)扩展分(20分)
(1)通过职工体检等途径主动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并建立高危人群健康档案。建档不足2000份不得分,2000份及以上得10分。
10
(2)对建档的慢性病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健康指导且完成1000人。
20
完成1000-2000人扩展10分,2000人及以上扩展20分。
扩展20
二十二、口腔卫 生(扩展40分)
(1)对以小学为单位的儿童龋齿的充填率应在上年度基础上,逐年增加30%(扩展20分)。递增1%-9%得5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机构覆盖率达到60%及以上者得20分。
扩展20
(2) 以小学为单位,符合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率达到50%以上(扩展
20分)。1%-9%得5分,10%-29%得10分,30%-49%得15分,50%及以上得20分。
扩展20
二十三、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均 等化(90分)
扩展分(20分)
(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50%及以上(15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35%及以上(15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30-40%得5分,40-50%得10分,50%以上得15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10%-24%得5分,25%-34%得10分,35%及以上得15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患者(估算)总人数×100%〕。
30
(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0%及以上(15分)。70%以下不得分,70%-79%得5分,80%-89%得10分,90%及以上得15分。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及以上(15分)。30%以下不得分,30%-44%得5分,45%-59%得10分,60%及以上得15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30
(3)管理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70%及以上(15分),50%以下不得分,50%-59%得5分,60%-69%得10分,70%及以上得15分。管理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35%及以上(15分),10%以下不得分,10%-24%得5分,25%-34%得10分,35%及以上得15分。控制率=控制达标的患者数/辖区内已登记建档管理的患者数×100%。
30
(4)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动态管理(扩展20分)。
扩展20
二十四、患者自 我管理(60分)
(1)开展活动的自我管理小组达到20个。其中,自我管理小组数达到20个及以上得10分,小组活动质量10分。
20
(2)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患者担任组长的比例达到80%。低于50%不得分,50%-80%得8分,达到80%及以上10分。
10
(3)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率达到30%及以上。30%以下覆盖率每1%得1分。覆盖率=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30
评审总分
核心分
示
范
区
工
作
亮
点
、
经
验
及
案
例
可
推
广
经
验
或
模
式
存
在
问
题
和
改
进
的
建
议
考评成员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