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喜欢的鸟》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第四册第19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同时又有“欣赏、评述”和“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的综合能力,在内容上编排了了解鸟的一些知识,通过观察、分析、表现感受、体验鸟的姿态美、颜色美,以此激发学生爱鸟及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爱鸟的情感,同时感受画家非凡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达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设计理念:
本节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体验造型、表现活动的乐趣,表现美,创造美,注意贴近学生的年龄发展的身心特征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大胆交流与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有关鸟的知识及名作,在观察、分析、交流中发现鸟的组成部分,感受不同鸟的特点,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2、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一只自己喜欢的鸟,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 培养护鸟意识,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鸟的组成部分及不同鸟的外形特点,感受鸟的美感。 教学难点:
1、 表现鸟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优秀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 欣赏美鸟,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到鸟的王国去游一游,好吗?想去吗?(好)教师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学生边看教师边逐一介绍,看完后想说点什么?(美)喜欢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喜欢的鸟》,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自主的学习兴趣。】
二、 探鸟之美,品鸟之最。
播放鸟的图片集课件,问:鸟美在哪呢?学生探讨交流、、、、、、
介绍:这些美丽的鸟分布在世界各地,我们中国就有1186种,(播放鸵鸟、蜂鸟图片)其中最大的鸟是鸵鸟,雄性的鸵鸟身高2、75米,(2个老师那么高),身长2米,体重160公斤(大约80个小朋友那么重呢!),他每小时能跑70公里,连马都都追不上它。最小的鸟是蜂鸟,它可太小了。身长不过5厘米,体重仅2克左右(相当于2个黄豆粒的重量)。
【教学意图:与自然学科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 、审美能力,丰富学生鸟的知识。】
三、 观鸟之形,別鸟之异。
1、探究鸟的身体组成
出示丹顶鹤图片:同桌讨论,鸟的身体由那几部分组成?
生汇报,教师小结:头、嘴、颈、身、腿、足,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但是,不同的鸟它们长得都不一样,让我们再看看它们哪里长得不一样呢?
2、发现鸟的不同特点
播放课件:观察、发现、交流
头:大小,嘴:长短,颈:长短,身:大小,腿:长短足:有无蹼等
3、表现一只喜欢的鸟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鸟?随学生说教师板演。 怎样让它更漂亮?请生想办法:
小结:画花纹、涂色、、、、、、用上你自己的好办法。
【教学意图: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 、探究、审美能力,了解鸟的个性和共性,突破难点,为创作铺垫】
四、鉴他人之长,丰自己之作
1、欣赏齐白石的《和平鸽》,请生说鸽子之美。 师介绍寓意 .
2、欣赏学生的优秀作品,感受写实的和创作的鸟的作品,启发创作灵感。
3、请同学们画或制作自己喜欢的鸟,然后把你的鸟飞进美丽的大自然森林。
【教学意图:通过品评名作,培养欣赏评述的能力,感受鸟的优秀作品的魅力,启发丰富创作灵感进行自主创作 。】
五、展作品之彩,乐在其中
多种方式品评学生的作品:自己先说一说,大家再说一说,教师点评。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审美评价的能力。 】
六、保护鸟类,爱我家园
同学们,鸟能吃虫子,保护庄稼,它们是类是人类的朋友,你打算怎样对待你的朋友呢?是的,保护鸟类,保护鸟类的家园——大自然,就从此刻做起吧!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