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师表中考题选(一)2008年08月07日 星期四 11:162008 常州市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 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 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2、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相:担任国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自下:谦虚。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对:回答。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
3、受。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答案: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
4、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8D(2分)19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2008 年浙江省奉化市文言文阅读(一)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愿
5、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译文: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
6、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 二)哀溺文序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基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尽之甚,蔽之甚,里卫匹迎竺堂尘”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2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水暴甚( ) 乘小船绝湘水( ) 今何后为?( ) 益怠( )2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 身且死,何以货为。_25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
7、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一)19 . D 20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 . B 22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二)23 . ( 1 )涨(2 )横渡(3 )落后(4 )疲惫 24 . ( l )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进不了多少。( 2 )自己都将要死了,还要钱做什么呢?25 . ( l )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 ( 2 )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出师表中考题选(二)2008年08月07日 星期四 11:19 2004年沈阳市(一)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完成913
8、题。(11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1)咨:( ) (2)夙:( ) (3)攘除:( ) (4)损:( )10、翻译下面的句
9、子。(2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遂许先帝以驱驰。1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2分)12、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分)答: 13、选问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一)9、 (1)询问 (2)早 (3)排除,铲除 (4)减少 10、提示: (1)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翻译句子符合提示意义即可)11、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12、谨慎、才智过人、忠心13、报先帝而忠陛下 2006南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710题。(15分)
10、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
11、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悉以咨之( )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4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一叶知秋( )盖追先帝之殊遇( ) 殊途同归( )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_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_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答案:7、(4分)发扬光大 适宜、恰当 给予 询问,征求意见8、(4分)时候 秋天 特别(或特殊) 不同9、(4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
12、中而异。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意思相近即可。每句2分,加点字、词各0.5分。)10、(3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三项建议(各1分)。分)答:_ (一)(17分)(甲)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诸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13、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布衣 (2)卑鄙_(3)驱驰_(4)仰 9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2分)(1)咨臣以当世之事( )(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1(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 (1分)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13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14、)有什么评论?(3分)(一)8、(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依赖、依靠9、(1)把(2)以至10、(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11、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12、尽心为国 ,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13、褒贬不论,言之成理即可。出师表中考题选(三)2008年08月07日 星期四 11:22 2006黑河1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秋() 报() 光( ) 塞
15、()12“开张圣听”的意思是_,“引喻失义”的意思是_(2分)13翻译“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2分) _14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_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_。(2分)1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崩殂”“菲薄”两词分别读为“ ”“ ”B. 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C. 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D.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答案:11.时 报答 发扬光大 阻塞 12.广泛地听
16、取别人的意见 说话不恰当 13.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14.广开言路 以塞忠谏之路 15.D 2006武汉4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悉: 可计日而待也 计:4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每与臣论此事愿陛下亲之信之答案:46(1)都,全 (2)汁算 (共4分每个2分)47(1)每次和我评论这些事(2)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共6分。每句3分) 2006贵港48、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1分)A、苟全 /性命于乱世 B、先帝不 /以臣卑鄙C、受任 /于败军之际 D、至于斟酌 /损益4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
17、2分)A、(1)元方入门不顾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50、“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3分)答案:48、C 49C 50三顾茅庐。 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 2006泉州 文言文阅读A、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
18、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2翻译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文: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 , , ,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诸葛亮是智慧的化
19、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 。答案:1B 2略。(应注意“故”“寄”“所以”“职分”等词义的解释及句意翻译的通顺)3“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4报先帝忠陛下5例: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出师表中考题选(四)2008年08月07日 星期四 11:23 2006年湛江市(一)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821题。(14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0、,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21、的意义。(4分)(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3)亲贤臣,远小人 远: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悉以咨之 辍耕之垄上B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桓、灵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21、请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译文: 22、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
22、中的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3分)答: 18、(1)发扬光大 (2)挑选,选拔 (3)远离 ( 4)显示,表明(每小题1分,共4分。)19、D(D中的两个“而”字都表转折;A中两个“之”字分别用作代词和动词;B中两个“于”字的意思分别是“在” 和“对”;C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用来”、“以致”。)20C(“异同”在这里是偏义复词,指“不同”;今义:含“相同”和“不同”;“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门营业:“痛恨”古义:痛心遗恨,今义:非常憎恨。)21、如果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作奸犯科”、“有司”翻译错误
23、每个扣05分。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22、(1)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1分。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2)言之成理即可(2分)“建议”不对应的不能得分。) 2006年烟台市24结合已学过课文出师表的有关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_。25阅读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4分)诸葛亮 具有远大的志向 清正廉洁,坦然无私 A句 D句 B句 C句 26文段中“深深的遗憾”是指_。(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27赏析下面的句子,说一说它的表达效果。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
24、电。28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5分)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_的人格魅力,下联中的“_”两字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伟人”的巨大影响。请你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有哪些东西可以穿越“一千七百年”的时空而“得到永恒”?24本题答案只要与出师表内容相关,句式基本一致即可。示例: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25B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C句:治军严明,不徇私情。26出师未捷身先死。(答:“诸葛亮输给了曹魏”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满泪襟”得1分。)27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1分)表现出书写者慷慨激昂的心情和壮志凌云、精忠报国
25、的性格特点。(2分)28(1)知恩必报(或“士为知己者用”等) 千秋。(2)能从个人品格、聪明才智、民族气节、历史成就等方面,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中考复习出师表精细阅读A12008年08月07日 星期四 11:42出师表精细阅读之一一、文章内容(略)二、文学常识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三、语音四、通假字1、必得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疏漏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检,选拔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五、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2、由是感激 感激: 感
26、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4、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六、词类活用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时期 (时候,时刻)。 2、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3、猥自枉屈 猥 这里指:降低身份 4、此皆良实 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5、庶竭驽钝 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七、一词多义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i)陛下。(给予)(2)深追先帝遗(y)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2、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 (2)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八、重点词语解释1、遂许
27、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2、当奖帅三军(激励)3、臣本布衣:平民 。 4、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5、后值倾覆 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扩大。8、引喻失义 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10、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 刑:罚。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给予。 14、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15、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 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18、
28、以咨诹善道 咨诹:询问19、察纳雅言 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治。21、 九、特殊句式1、躬耕/于南阳2、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十、朗读节奏十一、理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1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
29、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
30、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遂许先帝以驱驰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
31、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中考复习出师表精细阅读A22008年08月07日 星期四 11:43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4、
3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
33、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在先帝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希望陛下把讨伐*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12、盖追
34、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大概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报答给陛下啊。十三、课文内容理解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3、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4分)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意思对即可)(
35、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答案要点: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为了汉室之隆十四、开放性试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写出文中任一名句,得2分。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对人物的把握能从文中章中找到依据,可得2分。如:忠君报国,深谋远虑。2、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
36、到横线上。(2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获(3)东和:东和孙吴(4)北拒:北拒曹魏(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5、回忆全文内容,从诸
37、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除此四点外,有新的感悟也可。)中考复习出师表精细阅读B12008年08月07日 星期四 11:44出师表精细阅读B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2、重点实词。臣本布衣:平民 。 躬耕:亲自。 以驱驰:奔走效劳 。 倾覆:兵败。 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大。 失义:适当恰当。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刑赏:罚。 以遗:给予。 夙夜:早晚。 驽钝:比喻
38、才能平庸。攘除排除、铲除。 以彰:表明。 之慢:怠慢、疏忽。 以咨诹(询问)善道, 雅言(正言) 之理:治。3、通假字:阙(通“缺”当“缺点、疏漏”讲)漏。 简(通“检”选拔)拔4、古今异义字: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由是感激: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1、 一字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i)陛下。(给予)深追先帝遗(y)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恐托付不效。(成效)。 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6、特殊用法:之秋:时。 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猥(这里指:降低身份)自。 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驽
39、(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7、 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8、翻译重点句子:(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翻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翻译: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
40、汉所以倾颓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1、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8、理解性背诵:(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
42、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作者向后
43、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44、闻达于诸侯。(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002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9)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 。由本文叙述某件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是 ,其原文是。本文中作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