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乐手教学反思小乐手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的教学内容,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极富儿童情趣。全曲歌词简单易懂,形象生动,富于想象,特别是“沙沙沙”“嘭嘭嘭”“的的哒”“叮叮叮”等象声词的运用,形象生动的模仿出沙锤、铃鼓、双响筒、碰铃四种乐器的声音,使全曲显得更为轻松活泼。根据歌曲的情绪和歌词的特点,我将本课设计为一堂以学唱、认识乐器、律动参与和乐器演奏参与的学唱课。 本堂课,我将识乐器放在歌曲学唱之前,在识别每样乐器时,加入歌曲的演唱,如认识沙锤时我会边演唱:“摇起沙锤沙沙沙沙沙,好像春雨遍呀遍地撒。“,并同时加入乐器演奏的动作,要求学生一起模仿,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乐器,学会了演奏,也解决了
2、歌曲的部分学唱。 小乐手这首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旋律较复杂,多次出现后半拍起音,歌词也较长,因此在歌曲的学唱中,我采用了多次的“角色互换”,在交换角色中反复的演唱,并在演唱中通过肢体动作,模仿各类乐器的演奏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根据低年级小朋友喜欢表现的心理,这节课的第三个部分,我将歌曲中的几样乐器搬进了课堂,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整堂课下来,收到的效果总感觉还是有些欠缺。比如,在认识乐器的部分,花去的时间太长,导致后面的歌曲学唱时间不够,虽然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但听着孩子们唱歌的声音,总感觉他们还没有完全学会演唱。由于初次在课堂上让所有孩子都接触到乐器,课堂也有点活跃过头,以致自己差点就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