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45802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

2、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

3、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

4、料的兴趣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第三课时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1齐读“不懂就问”。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

5、顺序观察。(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

6、,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5)留心处处皆学问。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1、 长江之歌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7、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三、课前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

8、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初学效果。(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

9、方读懂了?互相交流,并准备质疑。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2、指导写字:乳:左右基本等宽。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训练。1、 听长江之歌。这首歌让我们感受到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在歌词中说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5、精读第1节:(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

10、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交流。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边读边在脑海里展示长江健美而奔放的风姿。)(3)默读第1节下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

11、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表达出对长江的眷恋、热爱之情。(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再次喷薄“赞美”“依恋”的感情。(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6、精读第2节。(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远古”是指很遥远的

12、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中的“尘埃”指的是什么?(质疑2)接着引读“你用 的清流你用 的力量,并提出质疑,相机处理(“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能具体谈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13、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并说出诗人为什么称长江是“你”,而没有称“她”?(4)指导朗读第2节。(5)指导背诵第2节。四、练习朗读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热爱之情。3、练习背诵,找出上下两节在表达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并板书五、轻唱歌曲。六、作业设计:改病句。1、妈妈买了许多食品、苹果、

14、梨子和水果。2、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具。3、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4、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5、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七、板书设计:长江之歌赞美无穷的源泉依恋母亲的情怀 热爱 质疑:1生:我对“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不了解。师:你们是怎么理解的?生:这句是说长江气势磅礴,力量很大。生:长江气势宏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生:长江气势是很大,它能推动一个时代吗?怎样推动?师:长江是一条河流,水怎能推动一个时代呢?联系我们观看的系列图片,你想到些什么?生:我看到宽阔的长江波浪滔天,向东滚滚流去,经过我国十一个省市流入东海,这

15、是一条母亲河。生:如果再加上支流,覆盖面积更加辽阔。生:大江两岸矗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像武汉、重庆、上海、南京等都是我国特大型城市。师:谁来概括一下这几位同学所说,主要突出了长江的哪一点?生:长江的作用很大。师:是啊,在长江的孕育下有了人类文明,在长江的滋润下,祖国面貌日新月异。长江的作用多大啊,真是无穷的源泉。谁还能从其它方面谈谈吗?诗中称长江为生:长江具有母亲一样的情怀。生:长江哺育的是祖国各族儿女,她是无私的。生:这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师:是啊,长江就像一位母亲,为了她的子女在默默地无私奉献。生:长江自古到今,一直奔腾不息,从不间断。师:这就像哪种人?生:默默耕耘的人。生:不断奋斗的人

16、。生:自强不息的人。师:长江在默默地奉献,不断地奋斗。你会怎样?师:长江不再仅仅是条河流,流的也不再仅仅是江水,你流的是一种文明,一种精神!这是“长江精神”!她不断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创新的篇章。 2、“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中的“尘埃”指的是什么?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这尘埃指的是岁月的尘埃。”一言既出,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我接着问:“我是听懂了,你回答得太好了!不过,老师从同学们的脸上看出了迷惘,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朱昊远腼腆的说:“就是被岁月,被时间淘汰的垃圾。”我再问:“能举例说明吗?”朱昊远摇摇头。我转而将问题抛给大家:“朱昊远回答得很好,你们能补充他的理解

17、吗?”学生三五成群开始讨论,结果真出乎我的意料诸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君臣、父子之间的绝对服从礼制,我顺势就讲到了:“正是淘汰了这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尘埃,才使得新的社会、新的时代不断产生。社会在更新,时代在发展,这一切,长江一一见证了。不仅如此,推动我们这个社会更新、时代发展的中华儿女,正是受了长江母亲的哺育,受了长江奔流不息精神的鼓舞。所以说,长江用磅礴的力量,推动了新的时代。”教后记: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材简析: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

18、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 日友谊的使者”?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

19、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5、介绍故事背景: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1、

20、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聂、臻、拽、辜、勺、扎 多音字、束2、学习生词:(1)出示:惊恐 残忍 照料 至仁至义 无辜 和善 抚养 有始有终 小勺 拽着 聂荣臻(2)指名读齐读(3)理解词义:结合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残忍:凶恶、狠毒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 照料:照顾、料理惊恐:惊慌、恐惧和善:和蔼,温和善良。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4、生交流: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

21、孤女 孤女感恩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生交流分段及段义)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作业:1、完成生字书写2、思考:课后习题43、读熟课文,第三自然段读五遍。(家作)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抓住课后习题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聂将军的为人。2、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3、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默写生词二、讲读课文: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理解“菩萨”:指比佛低一些的

22、得道人,也泛指佛像,是心地善良、广渡好施之人。)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2、交流:(1)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先抱起马上让然后,又”“拉到怀里一口一口喂”讲读时,指点观察图,加深理解。)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宽广胸襟,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

23、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紧紧抓住:“虽然但一定要决不能”等词,反复诵读将军的话,从语意、语气、语感领悟其深刻含义,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3)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

24、久和平奋斗到底的决心。B、指导朗读指,体会将军的人道主义精神。 c、“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3、孤女谢恩。(1)、美穗子会说些什么,又有什么样的表现?组织学生表演,这一内容充分说明聂将军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2)、你能以一个日本人的口气给聂将军写封信吗?第三课时一、总结全文:课文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练习背诵:1、抓住表先后顺序的词和动作的词。如“先抱起然后开饭几天以后” 2、分层逐句练背。三、布置作业:1、理解词义:至仁至义

25、有始有终2、写出近义词:残忍()照料()惊恐()和善()拽着()抚养()3、加标点: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4、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并默写(家作)板书:2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质疑:交流汇报时,一个小组提出了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前面聂老对战士们说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后面为何又说决不与日本人了及士兵为敌呢?”“聂老为何要写为封信呢?”(没有对课文的深入探索,我想学生是提不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由此想到平时如果为了赶教学进度一味走马观花,学生对课文的

26、学习就都是停留在表面内容的理解上了)因我班学生已经养成不举手即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习惯,因而学生马上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生:写这封信只是想告诉日本军,我们是至仁至义的有始有终的。师:什么叫至仁至义有始有终?生: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他们,我们虽然救了两个孤女,但并非向你们投降;我们还是要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继续战斗的。生:写这封信是告诉他们,我们不会滥杀无辜,不想灭了他们的子孙后代。生:写这封信是告诉他们,我们不与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师:那么与谁为仇敌呢?生:我知道是与反法西斯组织,资料上有的。师:写这封信还有什么目的吗?从聂将军身上瑞想想。生:聂将军想告诉他们,我们是仁慈的,他想以自己

27、的高尚行为感动日本士兵不要再侵略残害我国人民。生:对的,我暑假在电视里看到有人去采访以前侵略我国的日本士兵时,他们都不愿意说这件事,都觉得后悔的。师:此时此刻你能以一个日本人的口气给聂将军写封信吗? 参考: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夺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于水正语)例: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就是这样的:指名朗读小姑娘与将军见面时的相关课文,一学生毫无感情地读着小姑

28、娘的话“妈妈死了,妈妈死了!”有几个学生发生窃笑声,我便让笑的学生说说为什么?有的说“妈妈死了是件很伤心的事情,怎么能读得毫无感情呢?应该读出伤心的语气。”有的学生说“我不认为是这样,小姑娘经受了炮火的惊吓,失去母亲的悲痛,遇到聂将军这样的陌生人应该很惊恐!应读出惊恐的语气!”还有的说“小姑娘这么小,就受了这么多的惊吓,肯定吓呆了,应该读出木纳的语气!”于是,我让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小姑娘这种情况下会怎样?是何种表现?学生纷纷发言,说自己的感受。最后一学生说:“刚才同学说的几种都对,其实不同的人在遇到突发事情时,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或许悲伤,有的则是无助,或木纳,或惊恐在教学

29、中,把这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民产、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学生在朗读体会中产生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自得充满灵性的感悟,进行乐此不疲的探索,充满激情的进行价值创造,学生的喜悦在体验中被唤醒。教后记: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认识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

30、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2、读课题,自由谈谈感受,提问。(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怎么会离开祖国的?为什么要离开?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二、自读课文: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三、读后交流:可能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埃斯内尔会以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2、面对盛在金杯里的泥土,肖邦为何会流下激动的泪水?3、肖邦那么爱祖国,可他为何不留下来反抗?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深渊肖邦消

31、逝概念蜡烛疾驰特殊勉励抗争四处奔波悲愤欲绝与世长辞雾霭催人奋起盛chng满绝:停止。辞:辞别,离开。催:叫人赶快行动。雾霭:雾气。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候。四、分段。根据读了课题后的提问,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一(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二(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三(34):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四(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五、精读指导。1、学生各自再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2、检查:a、我是谁?你怎么知道的?b、你从第一段中,还知道了什么?理解: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深渊:很深的水。文

32、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了苦难很深。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句,注意重点词满怀悲痛、不得不的含义?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朗读这一节。(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六、学习生字。老师范写生字。学生钢笔描红。七、作业抄写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第二教时一、复习1、你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波兰。)2、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过渡:那不得不离开的场面是怎么样的?一定令人难忘吧!二、学习第二段。1、自读。想:这一段中写

33、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3、学生再读这三个场景,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4、交流:a.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而且老师特地为他谱写了送别曲你远在他乡。(想像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情。b.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想像他当时的激动神情,指名、集体读。C.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请收下吧!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结合老师前面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5

34、、此时的肖邦怎么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抓住: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与难舍之情。6、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7、指导学生背诵。(告别亲友离华沙师生咏唱送别曲时老师叮嘱、送礼物肖邦接杯登车去)8、练背。检查。三、学习第三段。1.自读:肖邦在国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行动的?引导学生认识肖邦用深爱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抗争。朗读有关句子,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2.默读第4自然段,想这段写了什么?a.交流:肖邦忘我地工作。你从哪儿看出来?(全部倾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地、没有了时间的概念)b.朗读体会他的这种精神。c.他为什么

35、要这么做?引读这一节第一、二句。所以,引读最后一句。d.看插图小结:他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帮无论在钢琴的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就是这样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段。背诵第二段第三教时一、复习1.课文前三段分别讲了什么?2.读一读你喜欢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3.检查,背诵情况。先一凳相互检查,再指名背,集体背。二、继续精读第四段1. 学生自由读。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

36、的地下。a.理解:弥留之际。b.他为何得这样的重病?c.他为什么要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d.朗读,体会这段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2. 想像肖邦此时在想什么?3. 引读第6自然段。a.理解:与世长辞:辞:告别。永远离开人世。b.比较句子: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c.讨论后小结:第二句中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4、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节。三、总结课文课文通过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课题用把心脏带回祖国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不得不离开肖邦波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