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学题库1 发布时间 :2007-08-17 来源:网友提供 一、A1型题 (1)中药的作用包括: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B药物的副作用 C药物的治疗作用 D药物的不良反应 E以上均不是 答案A (2)中药性能的主要容包括: A升降浮沉和有毒无毒 B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C功效与不良反应 D药物的偏性 E气味、归经 答案B (3)中药的性能是: A中药治病的原理 B中药的偏性 C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D每味药的功效特点 E以上都不 答案C (4)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 A用药部位 B用药后的反应 C药物的加工方法 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5)药性理论的基础是: A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B脏象理论 C脏腑、经络学说 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6)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 A消除病因 B扶正祛邪 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7)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答案D (8)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多属于: A热性 B温性 C平性 D寒、
3、凉之性 E温、热之性 答案D (9)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 A.温性 B.热性 C.平性 D温、热之性 E寒、凉之性 答案D (10)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 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 D性味甘淡的药物 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答案E (11)五味是指药物的: A最基本的滋味 B五类基本作用 C全部味道 D五种不同的滋味 E部分味道 答案A (12)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 A辛、甘、酸 B辛、甘、淡 C甘、淡、苦 D辛、苦、酸 E酸、苦、咸 答案B (12)五味中属于阴的是哪一组: A辛、甘、咸
4、B辛、甘、淡 C酸、苦、淡 D酸、苦、咸 E甘、淡、酸 答案D (13)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 答案A (13)甘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 答案C (14)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 A温中止痛 B活血止痛 C缓急止痛 D祛风止痛 E行气止痛 答案C (15)淡味药物能: A.软坚散结 B利水渗湿 C活血祛瘀 D泻下通便 E.疏肝理气 答案B (16)酸味药具有的作用是: A收敛、固涩 B收敛、补虚 C收敛、清热 D收敛、软坚 E收敛、温中 答案A (
5、17)酸味药物与下列何种味的药物作用有相似之处? A苦味 B辛味 C咸味 D甘味 E涩味 答案E (18)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A行气、活血 B软坚、泻下 C和中、缓急 D收敛、固涩 E通泄、降泄 答案E (19)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 A甘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 答案B (20)咸味药的主要作用是: A清热泻火 B引血下行 C降逆止呕 D利水渗湿 E软坚泻下 答案E (21)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 A.甘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 答案B (22)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 A.淡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 答案A (
6、23)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甘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 答案E 二、B1型题 A发汗、解表、行气、活血 B补中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E渗湿利水、利尿通淋 (1)甘味药的作用是: (2)辛味药的作用是: 答案(1)B(2)A A苦 B甘 C辛 D咸 E酸 (3)五味中能缓、能和的是: (4)五味中能燥、能泄的是: 答案(3)B(4)A A通泄作用 B发散作用 C升提作用 D收敛作用 E补益作用 (5)苦味药的作用是: (6)酸味药的作用是: 答案(36)A(37)D A能散、能行 B辟秽、化湿、开窍 C能燥、能泄 D能缓
7、、能和 E能软坚、润下 (7)咸味药的作用为: (8)甘味药的作用为: 答案(7)E(8)D A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B十九畏 C中药“七情” D十八反 E配伍 (9)中药的性能包括: (10)单行属于: 答案ABC A发散 B固精 C生津 D降火 E降气 (11)涩味药的作用为: (12)辛味药的作用为: 答案(11)B(12)A 归经 一、A1型题 (1)中药归经指的是: A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B药物寒热温凉四性 C药物的五种滋味 D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答案A (2)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寒热温凉四性 C脏腑经络学说 D
8、药物的四气五味 E药物质地轻重升降浮沉趋向 答案C (3)归经的依据是: A脏腑经络学说 B所治的具体病证 C辛甘酸苦咸五味 D炮制所用的辅料 E寒热温凉四气 答案B (4)酸枣仁具有较好的安神功效,能治失眠、心悸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 答案B (5)麻黄能发汗、平喘,用以治疗外感风寒、喘咳等病证, 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 答案E (6)柴胡能疏肝解郁,用以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病证, 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 答案A (7)白术能补气
9、健脾,用以治疗食少便溏,脘腹胀满等病证, 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 答案D (8)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 A羌活 B柴胡 C细辛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C (8)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 A独活 B柴胡 C细辛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E (9)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 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D 升降浮沉 一、A1型题 (1)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 A.药物有无毒副作用 B.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C.作用趋向性 D.药物有无补泻作用 E.药物作用的峻猛与否 答案:C. (2)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A甘、辛,
10、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 D甘、淡,寒 E.酸、咸,热 答案:C. (3)作用趋向于沉降的药物气味多是: A苦、甘,温 B酸、苦,寒 C辛、苦,热 D甘、咸,温 E辛、甘,寒 答案:B (4)酒炙药物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 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 答案C (5)醋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 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 答案A (5)盐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升提 B下行 C发散 D收敛 E无影响 答案B (6)升浮药的作用趋向是: A向上、向外 B向下、向里 C向气、向血 D向阴、向阳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7
11、)沉降药的作用趋向是: A表示发散、上升 B表示能降逆、泄利 C表示向气、向血 D表示向阴、向阳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8)病变在上在外在表时一般宜选用药性属()者: A沉 B降 C升浮 D沉降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9)肝火上炎时宜选用药性属()者: A上浮 B发散 C降逆 D升提 E以上都不宜 答案C (10)病势下陷者宜选用药性属()者: A凉 B寒 C降 D升 E以上均不宜 答案D (11)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 A,明朝时代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金元时代 E宋朝时代 答案D 二、B1型题 A病势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呃逆 B病势表现为向下,如泄利、脱肛、子宫下垂 C病
12、势表现为向外,如自汗、盗汗 D病势表现为向内,如表证不解 E以上均不是 (1)具有降的作用趋向的药物能治疗: (2)具有升的作用趋向的药物能治疗: 答案(1)A(2)B A病变在上在表的疾病,如头痛、头晕 B病变在下在里的疾病,如腹痛、腹泻 C病势逆上者,如肝火上炎头痛、目赤 D病势陷下者,如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 E以上都不是 (3)升浮药可治: (4)沉降药可治: 答案(3)D(4)C 中药配伍 一、A1型题 (1)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指的是: A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伍应用 B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 C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降低的配伍 D一种药物
13、能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或丧失的配伍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中药配伍中的相杀指的是: A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有某些相同功效的配伍 B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 C两种性能或功效相似药物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3)相须、相使配伍的共同点是什么? A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 B拮抗作用,使疗效降低 C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二、B1型题 A性能功效相似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 B性能功效有部分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 C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减轻或
14、消除另一种药毒性的配伍 E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 (1)相恶的定义是: (2)相须的意义是: 答案(1)E(5)A A生南星与生姜配伍 B黄芪与茯苓配伍 C石膏与知母配伍 D黄芩与生姜配伍 E以上都不是 (3)相使配伍是: (4)相恶配伍是: 答案(3)B(4)D A药物配伍时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 B药物配伍时能互相拮抗而抵消、消弱原有功效 C药物配伍时能减轻或消除原有毒副作用 D药物配伍时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5)在用药时应避免的是: (6)在用药时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答案(5)B(6)D A黄芪配知母 B当归配桂枝 C乌头配半夏 D干姜配细辛 E丁
15、香配郁金 (7)属相反配伍的是: (8)属十九畏内容的是: 答案(7)C(8)E A石膏配知母 B当归配桂枝 C乌头配半夏 D干姜配细辛 E黄芪配茯苓 (9)属相须配伍的是: (10)属相使配伍的是: 答案(9)A(10)E 中药禁忌 一、A1型题 (1)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 A鱼、虾、蟹等腥膻发物 B油炸粘腻食物、寒冷固硬食物、不易消化食物 C胡椒、辣椒、大蒜 D脂肪、动物内脏 E葱、蒜、萝卜 答案B (2)临床应用属禁忌的是: 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单行 答案D (3)为配伍禁忌的是: 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大戟与芫花 E白及与瓜蒌 答案A (4)中药配伍
16、禁忌包括: A相畏 B十九畏 C相须 D相杀 E相使 答案B (5)与乌头相反的药: A白及 B天南星 C大戟 D甘草 E瓜蒌 答案E 二、B1型题 A川乌、草乌、三棱、莪术 B黄连、桂枝、党参、山药 C肉桂、附子、枳实、枳壳 D木香、香附、柴胡、前胡 E麦冬、玉竹、阿胶、杜仲 (1)妊娠慎用药是: (2)妊娠禁用药是: 答案(1)C(2)A A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B生冷食物 C肥肉、脂肪、动物内脏等 D鱼、虾、蟹、辛辣刺激性食物 E不易消化的食物 (3)胸痹患者最应忌食的是: (4)皮肤病患者应忌食的是: 答案(3)C(4)D 中药的用法 一、A1型题 (1)需先煎的药是: A薄荷、大黄
17、、番泻叶 B蒲黄、海金沙 C人参、阿胶 D川乌、附子 E以上均不是 答案D (2)需后下的药是: A磁石、牡蛎 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C蒲黄、海金沙 D人参、鹿茸 E芒硝、阿胶 答案B (3)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A功能峻下逐水者 B对胃有刺激性者,作为消食者 C用于驱虫者 D用于安神者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4)宜饭前服用的药是: A矿物类药品 B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C用于驱虫的药物 D用于安神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5)胶类药应当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答案D 二、B1型题 A磁石、牡蛎 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C蒲黄、海金沙 D阿胶、竹沥 E人参
18、(1)宜先煎的药是: (2)当后下的药是: 答案(1)A(2)B A驱虫药、攻下药 B安神药 C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 D截疟药 E以上都不是 (3)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4)宜空腹服用的药是: 答案(3)C(4)A 一、A1型题(1)需先煎的药是:A.薄荷、大黄、番泻叶B.蒲黄、海金沙C.人参、阿胶D.川乌、附子E.以上均不是答案D(2)需后下的药是:A.磁石、牡蛎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C.蒲黄、海金沙D.人参、鹿茸E.芒硝、阿胶答案B(3)宜饭后服用的药是:A.功能峻下逐水者B.对胃有刺激性者,作为消食者C.用于驱虫者D.用于安神者E.以上均不是答案B(4)宜饭前服用的药是:A.矿物类药品B.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C.用于驱虫的药物D.用于安神的药物E.以上均不是答案C(5)胶类药应当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答案D二、B1型题A.磁石、牡蛎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C.蒲黄、海金沙D.阿胶、竹沥E.人参(1)宜先煎的药是:(2)当后下的药是:答案(1)A(2)BA.驱虫药、攻下药B.安神药C.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D.截疟药E.以上都不是(3)宜饭后服用的药是:(4)宜空腹服用的药是:答案(3)C(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