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西夏二小 潘荣华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为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它以“异国风情”为专题,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教学时既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教育,又要综合运用本学期学过的阅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同时更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并加以运用,尤其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复习与巩固。
学情分析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本组课文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它们可以带领学生足不出户周游世界。由于认识世界的渠道很多,多元文化对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教学本组教材,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把自己积攒起来的阅读基本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尽情展示,让他们充分地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同时要进一步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拓宽阅读渠道,享受阅读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睹、弛”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 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词语提炼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在辨别与争论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泰国大象的特点,感受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体会大象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与象共舞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比较与欣赏中感受人象共舞的和谐画面,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将“读”作为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懂得——读要目标明晰,读要由浅入深,读要辨析比较。在一次次的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词语入手提炼主要内容,从词语入手感受和谐画面,逐步提升阅读质量。
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选取小学课文中介绍过的风土人情画面巧妙导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整体认识。结课前呈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升华主题。
使用教材的构想: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教材(五下)的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文章浅显易懂,学习中既要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激发对异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又要帮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分述的表达特点,提高欣赏语言的能力。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尊重学生,放手自学”的原则,逐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感受自我学习的快乐。为了有效完成学习目标,我将大胆取舍,只选取课文最高潮(第五段)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导入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
2、出示词语,简单理解,引入新课
3、快速浏览课文导语,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课文,再次明确本单元主题,读课题,读课文连接语,明确略读课文的学习目标,词语的出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积累词语)
二、初识泰国象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强调尴尬的字形和气氛的读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3、全班交流,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读两遍课文,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足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针对本文有着显著特征,找对方法很重要)
4、根据学生的回答,播放第一段图文资料,初步感受泰国,泰国人
三、感受人象的亲密无间
1、同学们,在泰国,大象随处可见,那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人和大象的关系的?请把这5个词放回课文的五个自然段中,去感受作者清新、温暖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感动。(出示自读提示)(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就是抓大放小,重视学生的欣赏、理解、感悟,让学生充分展示阅读的能力和水平,发表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2、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后就有两个思想,甚至更多的思想。”小组合作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相互说服,相互激发,相互补充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介绍,(播放第二段图文资料,感受泰国人和象的亲密关系)
4、小结,在泰国人和象的关系,完善板书
5、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
四、拓展、升华
1、迅速浏览课文,准备当导游和游客。
2、推荐阅读:《泰国七十一府新志》、《现代泰国》《异乡的天籁》
略读教学不粗略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教材(五下)的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文章浅显易懂,学习中既要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激发对异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又要帮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分述的表达特点,提高欣赏语言的能力。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尊重学生,放手自学”的原则,我考虑到略读课文的特点,大胆取舍,只选取学生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
所谓略读是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是学生在取得精读的经验和方法后的一种自主阅读实践。略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迅速地通过文本的阅读,获取信息,把握文本主旨从而为我所用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这句话道出了二者的关系,对我们来说真是醍醐灌顶。想想当前略读课的教学,无论是平常上课还是观摩课,老师们不敢放手把略读课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么还像精读课那样分析理解课文,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么利用琐碎的问题促动学生的理解感悟,学生说着老师想要的理解,感悟着老师所提供的感悟,不能放手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这是对略读课文极大忽视。我知道了略读课文教学要粗放些,教学目标要简约,教学流程要简洁,重点要突出。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弄明白课文讲了什么,再抓住学生感受最深的部分,自读自悟,充分交流。因为从三年级——六年级的略读教学提示中讲到每个年级都有“引导讨论、交流”的内容,可见小组合作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有效手段。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时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所以小组合作是学生提高语言表达,提炼思想的良好方式,可是因为小组合作存在诸多操作上的技术问题,这几年的公开课、观摩课中,老师们都不敢轻易尝试,生怕小组合作成为碧玉上的瑕疵,白纸上的污点,成为美中的不足,成为众矢之的。最后我采用当泰国导游的方式来“训练提高”。顾名思义,有训练才有提高。训练和提高的是学生字、词、句、段、篇的运用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回归,高明的老师会将这样的练习顺时顺势提出来,让学生愿意练,喜欢练,于无形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略读课尤其需要这样的训练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
以上就是我教学《与象共舞》的思路,也是我对略读教学的一点认识和看法。当然,我的教学中细节上还有许多不足,我会在今后的略读教学中逐步完善。
西夏二小 潘荣华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