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635093 上传时间:2024-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农村小学教育的不足与对策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加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因而农村教育更应改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更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一 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一) 农村中小学规模逐年萎缩,许多学生离开学校 虽然,在我国,义务教育已经进展了十多年,但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并不像城镇这样普及

2、,这也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留守儿童也是造成此局面的一个原因。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5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 另外,日益增长的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难以接受教育。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人的孩子

3、也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前,我们必要先弄清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哪些方面问题。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生命。2、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学前儿童、小学生或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是由祖父母的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

4、,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位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其结果造成亲戚以为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照看的情况,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流。这样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3、学习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尤其在初中阶段,有些甚至对某些科目到了一无所知的地步。有调查通过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为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学业分档,结果显示:优为11.70%,良为22.08%,中为32.44%,差为33.24%,即这类学生中学业成绩中下达三分

5、之二,与正态分布相距甚远。(三)进城求学,造成农村学校生源紧张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农村一些中心学校条件也相应有所改善与提高。但是一些思想进步且有经济条件的农村学生的父母对孩子都寄予厚望,舍得教育投资。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许多家长纷纷送孩子进城求学,只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中小学的生源开始减少、好的生源也被城市吸收了,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办学压力。与乡村小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城区小学人满为患,。“学生少,课堂气氛弱,学生竞争意识差,同时也引发了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公

6、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那就是,如果读免费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优质的师资被抽调到城里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进城求学,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得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学校面临的冲击与日俱增。二、

7、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1、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据调查,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因而需要政府重视农村人口的教育,解决农村学校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修建教学需求的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鼓励广大的师范毕业生下乡服务农村基层,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2、学校得有点权利,别让管理流于形式,要知道,教育的发展,学校才是关键。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上班期间,甲校A教师到乙校玩,乙校B老师便问:你上班期间出来玩,你的学校不管吗?

8、A回答说:他管我?只有我管他的。B事后得知:A的一亲戚比A学校领导的“官儿”大多了,打过招呼的。这也许只是一个个例,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学校的管理太不容乐观了。埋头苦干的永远是牛,逍遥玩乐的随时调走。学校,一个教育的基层,如此下去,发展只是空谈。当然,我们得承认A学校的领导的懦弱,对上级领导的趋炎附势,从而导致个别教师捏准了你的软肋。作为学校的领导,你必须要敢于管理,大胆管理,对违背原则的人与事一查到底,严格惩处。因为学校管理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领导看出来的。人走正了,何必多些心思去管影子的歪与否。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县城小学把全县绝大部分的优秀教师都吸纳到了县城小学,教育投资也都到了县城,从而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调查中,我们也体会到农村教师的艰辛。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 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总而言之,当前农村教育要发展,上至领导,下到老师,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少做花样的检查,多些实惠的督导,干事情推己及人,想问题换位思考。相信,农村教育发展的曙光定会升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