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教处范文之小学财务预算治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财务治理,本着量入为出,事前操纵的原则,有计划的调配使用教育资金,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安排好费用支出,保障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预算实行“统一领导,分级治理,权责结合”的治理体制。学校预算编制要遵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依照学校事业开展规划和预算年度全校可能组织的收入情况,统筹合理安排支出工程,不搞赤字预算。
2.财务预算是依照学校教育事业开展计划和工作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设备购置计划、资金使用计划、依照学校的开展需要和财力结合单位工作任务安排所需资金,是学校筹集、分配、运用、操纵资金的依照。
3.做好预算编制前期预备工作。要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通过实际情况与预算的比照,探索收支规律,为本年度的预算编制打下根底;要理解和掌握预算年度事业开展计划及其资金供需情况,以便安排支出预算时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4.学校根底信息是做好财务预算的根本保障,各部门有义务向财务部门提供其职责范围内的数据材料,并对所提供的根底信息负责,关于严重数据过失,要追查其责任。
5.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稳健的原则,尽可能排除收入的不确定要素,不将上年非经常性的收入作为预算年度的收入依照。收入预算的编制按来源测算:在编制财政补助收入时应依照有关政策法规、人员工资标准及北京市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编列;在编制预算外资金收入(事业收入)时,应依照详细的收费工程确定,凡明确有收费标准的工程,要依照有关基数和收费标准计算编列;在编制其他收入时,应依照实际情况和结合上年情况编列。
6.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节俭节约的原则,各部门应依照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参照上年度本部门各项实际开支,考虑可能出现的变化要素,先自行作出本部门费用预算。财务部门汇总后编制学校年度预算草案。
7.支出预算分为根本支出预算和工程支出预算两部分,支出预算首先要保证根本支出。
8.编制根本支出时,应分为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和对个人及家庭补助支出三个两部分:人员支出应按国家有关政策、标准和编制人数等计算编列;公用支出有支出定额的,要按定额计算编列,无支出定额的,要依照实际情况测算编列。
9.工程支出的预算要与学校开展规划相结合,其安排要做到“量力而行”,关于不能短期完成的工程要制定工程规划,分步施行。在编制工程支出预算时,应分为“根本建立工程支出”、“行政事业性工程支出”和“其他工程支出”,在对申报工程进展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的根底上,按照轻重缓急进展排序,并及时上报教委计划财务科。工程支出实行工程治理,要有执行工程完成情况报告、招投标制度、严重工程审核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
10.学校应在每年11月31日前向财务部门报送本校下年度预算草案。财务部门依照学校下年度的事业开展规划和单位收支计划,汇总编制预算方案,并于12月底往常将预算方案报学校校务会议讨论,经校务会审定、校长批准后执行。
11.学校财务预算一经批准施行, 必须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部门应严格按预算进度执行,严格操纵超过预算及无预算开支情况,非经规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和打破。
12.但凡未报预算或未经批准执行的预算工程,所需支出必须写出书面报告,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后,报校务会审定、校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